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构件生产工艺浅析

2021-01-18 21:22冷守彦
商品混凝土 2021年6期
关键词:脱模剂垫块预制构件

冷守彦

(亚泰(大连)预制建筑制品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0 引言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叠合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近年来,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也开始摆脱低谷并且以全新的技术水平走向上升的趋势,与上一代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提升,然而作为当前装配式建筑上使用最为普及的是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构件(俗称预制板),本文结合了深化设计、施工流程及质量保证为叠合板构件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及指导。

1 工艺要点剖析

1.1 施工前准备

(1)模台清理:对生产区域模台进行除尘清理,确保无任何锈迹、油渍和杂物。

(2)钢筋加工:结合设计深化图及钢筋配料表提前对钢筋半成品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尺寸应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 (+10,0)mm。

(3)模具清理:叠合板模具残渣需清理干净,保证模具内侧无油污、无明显混凝土残渣。

(4)生产方案的制定: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模具制作方案、生产工艺计划、成品保护、转运、堆放及运输。

1.2 施工流程

(1)缓凝剂涂刷

如构件侧面设计要求为粗糙面,模具内侧则需涂刷缓凝剂,涂刷时应将模具内侧面朝上涂刷,防止其堆淌到底模,如构件侧面要求为清水面则需涂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

底模台涂刷脱模剂(水性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无堆积、无流淌且无明显痕迹,流淌的多余脱模剂,须用抹布或海绵吸附清理干净后并重新涂刷,涂刷范围应超出合模尺寸以保证构件混凝土能充分与脱模剂接触。如冬季施工脱模剂需使用温水按比例进行勾兑。

(3)模具组装

叠合板的模具应有足够的载力、刚度、稳定性并应满足周转次数要求,模具与底模间的定位可使用螺丝、磁盒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确保模具牢固、接缝紧密,附带的埋件或工装需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防止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造成模具工装的偏移或漏浆,此环节要求模具工装等尺寸偏差不得超出规范要求(合模尺寸长、宽±5mm,厚±3mm,对角线±3mm)。

(4)钢筋骨架绑扎

钢筋的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网片绑扎长、宽±5mm,厚(0, -5)mm;网眼尺寸±10mm;钢筋骨架长、宽偏差长±10mm,宽±5mm),钢筋表面不得有油污及锈蚀,保护层垫块宜选用轻质、高强、耐用的材料(叠合板桁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桁架弦杆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 15mm)。绑扎钢筋前应仔细核对图纸尺寸,钢筋网片除边缘两排钢筋外均采用梅花状绑扎,并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绑扎制作完成的钢筋骨架禁止再次切割。

(5)水电点位、预埋件安装

根据叠合板深化图,做好埋件定位安装并固定牢固,严禁出现点位的漏放、错放,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确保所有固定装置无损坏、变形现象,水电点位及预留孔洞的中心线位置±3mm,尺寸 (+10, 0)mm。

(6)混凝土浇筑、振捣

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流动性、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5℃ 以下时水泥的水化热将停止反应,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会增加),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5。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棒时,应遵循“快进慢出”的原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避免碰到钢筋骨架和预埋件。振捣设备应根据混凝土品种、工作性、预制构件规格型号等因素确定,要有振捣成型操作规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模具有无漏浆、变形及预埋件有无移位等现象。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 500mm,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 40min,叠合板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mm。如振捣处无连续大气泡出现、混凝土在模具内无明显下沉、混凝土表面有浆体上浮、无石子外露视为振捣完毕,振捣完成后用工具把高出的混凝土铲平,并将模具、外露钢筋、模台及地面清理干净。

(7)复检工作

专人对点位预埋件进行初凝前的复检工作,对振捣过程中点位的偏移现象及时调整。

(8)外露筋调整

复检人员在振捣后需按照图纸尺寸对外露筋进行复检并做最终调整(禁止在混凝土初凝后对外露筋进行调整)。

(9)抹面作业

抹子初次找平后,使用塑料抹子粗抹,粗抹后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无外漏石子、外表面无凹凸现象,使用铁抹子找平,混凝土如果高出模具上沿要及时压平,保证边沿不超厚并无毛边,保证叠合板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3mm 以内。

(10)拉毛处理

对构件表面做人工拉毛处理并预留出构件喷号区域,拉毛深度不小于 5mm,粗糙面的面积不小于结合面的 80%。

(11)构件喷号

喷号区域需进行压光抹面处理,喷号方式分人工喷号和机械喷号,喷涂内容主要为构件型号、生产日期、企业 LOGO、吊装顺序号等构件信息。

(12)蒸汽养护

目前预制构件的养护方法主要有:覆膜保湿养护、喷涂养护剂养护、太阳能养护、蒸汽养护,目前较常用的为蒸汽养护,养护前应制定养护方案对静停、升温、恒温、降温时间进行控制,升温速度宜控制在 10~20℃/h、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10℃/h,梁、柱等较厚预制构件养护最高温度不宜高于 40℃,楼板、墙板等较薄预制构件或冬季生产预制构件,养护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0℃。

(13)拆模起吊

蒸养棚内外温差小于 15℃ 方可进行脱罩作业,如果温差过大,脱罩后应立即对预制构件进行覆盖保护。脱模起吊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 15MPa,构件的运输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强度的 75%。起吊吊具应根据构件形状、尺寸、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宜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吊具,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 60 度,且不应小于 45 度。构件起吊前,应检查模具及工装是否拆卸完全,如未拆卸完全,不允许起吊,检查吊环、吊具及钢丝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问题不允许使用并及时上报。检查完毕后,将吊具与吊环连接固定,等待吊车起吊。指挥人员与吊车工配合好,保证构件平稳起吊,不允许磕碰,起吊后先将预制构件提升到 300mm 左右高度后,停稳构件,对起吊工具进行检查,再次确保没问题后进行构件转运工作。

(14)粗糙面冲洗

目前对于粗糙面的冲洗方式主要以高压水枪冲洗为主。

(15)成品构件堆放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力确定,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的措施。

(16)出厂资料信息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合格出厂前,应在构件表面粘贴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合格证编号、构件编号、构件类型、重量信息、材料信息、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构件厂、监理单位)。

2 结论与展望

装配式建筑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传统建筑模式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筑行业转型发展需求。“十三五”规划指出,力争在10 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对于企业来说,各地政府也积极通过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方法给予产业发展装配式充分激励,各种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工艺也将是装配式生产企业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各企业共同响应国家“绿色建筑”的号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能耗、高能效的生产方式全面建设绿色建筑体系,改善施工现场的建设环境,守护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中国。

猜你喜欢
脱模剂垫块预制构件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族库管理研究
脱模剂MK529/11在轮胎生产中的应用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菜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性能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高温沥青船独立货舱隔热垫块安装新技术
独立式液货舱沥青船支撑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某发电厂2×600MW超临界汽轮机水泥垫块配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