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泥坡水电站调压井监测资料整编及反馈分析

2021-01-19 23:05张忠举周克明钱亚俊
山西水利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竖井井筒高程

张忠举 周 楷 丁 波 周克明 海 涛 钱亚俊

(1.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2.湖北省宜昌市鼎诚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3.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29;4.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29)

1 枢纽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善泥坡水电站位于北盘江干流中游河段,贵州省水城县境内,工程任务为发电。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 920 km2,多年平均流量为129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8 亿m3。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885 m,总库容0.850 亿m3,调节库容0.428 亿m3,属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大机组2 台,单机容量90 MW,小机组1 台,单机容量5.5 MW,总装机容量185.5 MW,多年平均发电量6.788 亿kW·h,年利用小时3 659 h,保证出力20.78 MW。

1.2 调压井地质条件

调压井位于渡船寨Ⅵ号冲沟边,调压井平台地面高程918~933 m,场坪标高910 m,开挖边坡高20 m左右。调压井处地表相对平缓,坡面向北盘江缓倾,自然坡角20°左右。调压井上部为覆盖层,成份为黄色黏土夹少量碎石,厚度5~15 m;下部基岩为C3-P1 中厚层炭质灰岩。

调压井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至910 m高程后覆盖层边坡已切脚,导致上部覆盖层边坡发生蠕滑变形,后缘拉裂面位于上部公路后土中,张开宽度10~20 cm,前缘沿覆盖层与基岩界面有明显的剪出,施工期对调压井后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墙进行支护处理,对调压井进行了锁口处理,现边坡整体稳定。调压井井筒开挖揭露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其中:886~910 m 高程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灰白色、褐黄色薄至中厚层石英砂岩夹黑色炭质泥页岩及薄煤层,强风化岩体,岩体多呈松散砂状结构,强度低,井筒壁面见多个渗水、滴水点,围岩极不稳定,属Ⅴ类围岩;855~886 m 高程地层岩性为石炭-二叠系过渡层(C3-P1)中厚至厚层炭质泥岩、砂岩及炭质泥灰岩,强风化岩体,岩体呈碎裂-散体结构,围岩极不稳定,属Ⅴ类围岩;855 m 高程至调压井底板地层岩性为石炭系马平群(C3 m)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其中,850~855 m 高程岩体溶蚀严重,岩体破碎,属强溶蚀带,围岩极不稳定,属Ⅴ类围岩;830~850 m 高程为弱风化岩体,裂隙及岩溶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块状碎裂结构,不稳定,属Ⅳ类围岩;830 m 高程以下为微新岩体,裂隙发育中等,呈块裂结构,局部稳定性差,属Ⅲ类围岩。调压井筒总体上岩体风化严重,强风化最大深度达60 m,围岩不稳定,一期支护采用系统锚杆喷混凝土支护,大多数井筒段还增加钢拱架加强支护。

2 调压井监测仪器的布置

调压井布置在渡船寨崩塌堆积体中的Ⅵ号冲沟旁,井筒衬后直径23 m,底板高程840 m,调压井平台高程913 m。井筒段上部约10 m 厚岩性为C3-P1 中厚至厚层炭质灰岩,10 m 以下为C3 m 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进口及之下13 m 高井筒处弱风化基岩中,以下至井底为微新岩体。根据钻孔波速测试,调压井区C3 m 地层新鲜岩体波速平均值5 178 m/s,完整性系数为0.73,为较完整岩体。岩溶较发育,主要岩溶形态为小溶洞、溶隙。调压井围岩岩质坚硬,岩体呈次块状结构,以Ⅲ类围岩为主,局部稳定性差,开挖后需及时支护。

调压井围岩变形监测具体为:选取在902.0 m 高程(距进口之下8 m)的弱风化基岩处设置断面1-1、调压井井筒中部877.0 m 高程处设置断面2-2 以及井筒下部858.5 m 高程处设置断面3-3 进行井筒围岩变形监测和衬砌结构监测。每个断面均设置2 套4 点式多点位移计进行围岩内部变形监测,多点位移计钻孔深度取1~1.5 倍洞径25 m;在每个断面布置1 支锚杆应力计,监测支护措施受力情况。

调压井结构监测具体为:选取调压井井筒上的1-1 断面和3-3 断面布置钢筋计、应变计、无应力计监测衬砌结构应力情况,布置测缝计监测围岩和混凝土二者结合情况,布置渗压计监测围岩外水压力情况。选取在调压井阻抗板上布置钢筋计、无应力计对阻抗板结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在阻抗板底部布置渗压计监测其承受围岩外水压力情况。

共计6 套多点位移计,2 支锚杆应力计,15 支钢筋计,4 支单向应变计,4 套无应力计,2 支渗压计;4支测缝计。

3 调压井监测资料分析

3.1 围岩稳定

调压井在竖井段布置了4 套4 点式多点位移计和2 支锚杆测力计进行开挖变形监测。

3.1.1 调压井竖井段多点位移计

调压井竖井共布设了4 支4 点式多点位移计,编号分别为M4TYJ-1~M4TYJ-2、M4TYJ-3~M4TYJ-4,分别埋设在调压井竖井段高程902.00 m 和高程877.00 m断面处。其中多点位移计M4TYJ-2 自2014年11月9日起仪器失效。

1)特征值分析

竖井段多点位移计最大值为21.63mm(2014年3月13日),发生在竖井段高程877.00 m 断面处(多点位移计M4TYJ-3 距孔口25.0 m 处),最小测值为-0.22 mm(2012年11月5日),发生在竖井段高程877.00 m 断面处(多点位移计M4TYJ-3 距孔口2.0 m 处);位移平均值小于5 mm 的测点占62.50%,位移平均值介于5~10mm的测点占18.75%,位移平均值介于10~20mm 的测点占18.75%[1]。

2)变化规律分析

从特征值表看,多点位移计的测值均在20 mm 以下,位移均不大,且都指向调压井井筒内。从多点位移计的过程线看,测点测值连续,仅在特殊的施工情况下(2013年7月,竖井段混凝土浇筑完成;2014年6月,调压井灌浆结束),测值有相对较大的波动;同一多点位移计不同测点之间位移差相对稳定,岩层之间没有错动和脱离趋势,竖井段围岩稳定。

3.1.2 调压井竖井段锚杆应力计

调压井竖井段共布设了2 支锚杆测力计,编号分别为PRTYJ-1 和PRTYJ-2,分别埋设在调压井竖井段高程902.00 m 和高程877.00 m 断面处。锚杆测力计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1)特征值分析

锚杆测力计最大测值仅为100.19 MPa(2014年1月19日),发生在调压井竖井段高程877.00 m 断面处(锚杆测力计PRTYJ-2 处);两侧点的平均值分别是51.52 MPa 和63.37 MPa 之间。

2)变化规律分析

从特征值可以看出,竖井段锚杆的应力均不大,且都是受拉应力。从过程线可以看出,在2013年7月,竖井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和2014年6月,调压井灌浆结束两个时间点,锚杆测力计的测值变化较大,与相应位置的多点位移计变化规律一致,后期锚杆应力趋于稳定,且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变幅不明显。

3.2 结构监测

3.2.1 测缝计

调压井测缝计共有4 支,编号分别为JTYJ1-1、JTYJ1-2、JTYJ3-1~JTYJ3-2,分别布设在调压井高程902.00 m 和高程858.00 m 下游侧、右侧衬砌与围岩接触缝处。其中测缝计JTYJ3-2 自2015年1月11日不能正常观测。

1)特征值分析

调压井测缝计最大开合度为1.99 mm(2014年6月17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902.00 m 右侧衬砌与围岩接触缝处(测点JTYJ1-2 处),最小开合度为-0.48 mm(2015年3月29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902.00 m 下游侧衬砌与围岩接触缝处(测点JTYJ1-1 处),各测点的平均值介于-0.26 至1.12mm 之间,变幅在0.22 至2.17mm之间。

2)变化规律分析

从特征值表看出,调压井缝位移均较小,仅有调压井高程902.00 m 右侧衬砌与围岩的接触缝(测点JTYJ1-2 处)是张拉的,且最大张拉值在2 mm 以下。其余测点处缝均受挤压。从过程线看,调压井右侧衬砌与围岩的接触缝变形(测点JTYJ1-2 和测点JTYJ3-2)受温度影响较小,其中,测点JTYJ1-2 在2014年6月份测值存在突变,该时间段调压井灌浆结束,后期测值平稳,位移维持在2 mm 左右,波动小。调压井下游侧衬砌与围岩的接触缝变形(测点JTYJ1-1 和测点JTYJ3-1)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降低,缝挤压的趋势越大[2]。

3.2.2 钢筋计

调压井共布设钢筋计14 支,编号为RTYJ1-1~RTYJ 1-4、RTYJ3-1~RTYJ3-6 和RTYJ4-1~RTYJ 4-4。

1)特征值分析

调压井钢筋计最大测值为38.43 MPa(2015年1月4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858.00m 下游侧调压井衬砌内层钢筋上(钢筋计RTYJ3-3 处),最小值为-9.52 MPa(2013年7月9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902.00m 下游侧调压井衬砌内层钢筋上(钢筋计RTYJ1-2 处);测点的平均值介于3.97 至25.96 MPa 之间,最大变幅为38.43 MPa。

2)变化规律分析

从钢筋计的当前值和平均值可以看出,调压井的钢筋几乎都受拉力作用。从过程线可以看出,调压井钢筋计的测值变化规律都相对稳定,波动小,且钢筋的应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外层的钢筋尤为明显,呈周期性变化,且变幅相对较大,如外层 钢 筋 测 点RTYJ1-1、RTYJ1-3、RTYJ3-1 和 测 点RTYJ3-4,而竖井段内层钢筋和阻抗板的钢筋测值波动小,周期性不明显。

3.2.3 渗压计

调压井共布设2 支渗压计,编号分别为PTYJ3-1和PTYJ4-1,对应埋设在高程858.50 m 上游侧调压井衬砌与围岩结合处以及阻抗板底板入围岩0.3 m 处。

1)特征值分析

渗压计最大水头为21.22 m(2014年12月29日),发生于阻抗板底板(渗压计PTYJ4-1 处),最小测值为-5.10 m(2013年5月29日),发生在上游侧调压井衬砌与围岩结合处(渗压计PTYJ3-1 处),两支渗压计的水头平均值分别为0.83 m 和0.63 m。

2)变化规律分析

由其过程线可以看出,调压井渗压计的测值在水库开始蓄水过程中测值变化较大,库水位稳定之后,渗压计的测值变化规律较为平稳,且值较小,水头分别维持在2 m 和1 m 左右,可推断调压井围岩和阻抗板底部渗压均较小,不存在渗流问题。

3.2.4 无应力计及单向应变计

调压井共布设4 支无应力计和4 支应变计,编号分别 为:NTYJ1-1、NTYJ3-1、NTYJ4-1、NTYJ4-2 和STYJ1-1、STYJ1-2、STYJ3-1、STYJ3-2,埋设在同一位置的无应力计和应变计分别有:NTYJ1-1 和STYJ1-2、NTYJ3-1 和STYJ3-2。无应力计NTYJ4-2 自2014年4月6日以后无观测值。

1)特征值分析

应变计最大应变值为322.22 με(2013年7月9日),最小应变值为-222.24 με(2015年2月9日),均发生在调压井高程902.00 m 下游侧衬砌靠外墙处(应变计STYJ1-1 处),各测点的平均值在-72.16 至166.22 με 之间。

无应力计最大应变值为232.95 με(2013年5月29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858.50 m 右侧调压井衬砌内(无应力计NTYJ3-1 处),最小应变值为-191.78 με(2016年2月13日),发生在调压井高程902.00 m 右侧调压井衬砌内(无应力计NTYJ1-1 处),各测点的平均值在-100.18 至-7.39 με 之间。

2)变化规律分析

从过程线可以看出,调压井衬砌的应变计和无应力计的测值连续,规律稳定,不存在异常突变,混凝土衬砌受力正常;从同一位置的应变计和无应力计对比来看,调压井的荷载相对较为稳定,变形主要受温度和混凝土自身的体积变形引起。

3.2.5 表面观测墩

表面观测墩共有7 个,编号为TPTYJ-1~TPTYJ-5、TPTYJ-6~TPTYJ-7,分别布设在调压井调压井开挖平台边坡和调压井井口边缘。其中观测墩TPTYJ-2 损坏不能观测。

从观测墩TPTYJ-1~TPTYJ-5 过程线可以看出,调压井开挖平台边坡表面观测墩位移前期变化较大,后期测值相对平稳,不存在增长趋势,且X 向位移都指向河床方向,Y 向位移都指向下游,观测墩的矢量位移大小在10 至50 mm 之间;其中观测墩TPTYJ-1 的X向位移在2012年7月底测值突然增大,但是后期位移基本保持不变,调压井边坡不存在失稳问题。从观测墩TPTYJ-6~TPTYJ-7 过程线可以看出,调压井井口边缘的X、Y 向位移均较小,X 向变形存在增大趋势,但是目前矢量位移的大小在2 至8 mm 之间跳动,井口变形较小,不会发生失稳问题,后期宜加强对这两个观测墩的监测即可[3]。

4 结论

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调压井竖井段变形和锚杆受力均不大,竖井段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及调压井灌浆时期,围岩变形和受力有所波动,但是岩层之间没有错动和脱离趋势,围岩稳定;调压井结构监测测值变化规律相对较为稳定,波动小,结构安全,调压井在施工及运行期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调压井结构是在安全、正常的状况下运行的,同时各种观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调压井当前状况的科学数据,对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校核验证,并为今后的设计积累一定的经验[4]。

猜你喜欢
竖井井筒高程
再谈满井放矿
环境风作用下浅埋隧道自然排烟竖井组高度研究*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8848.86m珠峰新高程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纵向通风对隧道火灾特性及竖井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
会泽铅矿2#竖井延深工程监理管控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