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型日本栗良种“大丹波”选育研究

2021-01-19 06:33郑瑞杰王德永郑金利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普栗树盛果期

郑瑞杰,王德永,邵 屹,郑金利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31)

日本栗Castaneacrenata为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朝鲜及我国辽宁等地,具有丰产、果大、适宜加工等优点。辽宁省栗树资源90%以上为日本栗,栽培面积15万hm2以上,年产量12 t以上,产值近10亿元,已经成为辽东山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1]。

辽宁省是我国栗树栽培北界,抗寒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选育出一些栗树良种,但是在辽东山区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良种并不多,目前主要以金华、大峰为主[2]。因此培育丰产、果个大、加工品质优良、抗寒的栗树品种仍是栗树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

通过国外引种驯化,经过10 a时间,选育出大果型日本栗新品种大丹波,2019年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辽R-SV-CC-013-2019)。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果个大、加工品质优、抗逆性强、抗栗瘿蜂的特点。高接5年生以上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7.39 kg,单位面积产量6 000 kg以上,平均单果质量23.53 g,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风味香甜,加工品质优。在辽宁大连地区9月下旬果实成熟。适宜在辽宁省丹东、大连等年均温8 ℃以上地区推广[3]。

新日本栗良种大丹波的选育,对于丰富辽宁省栗树良种资源,促进我省栗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品种比较及区域试验园选建在大连金普新区、凤城市、宽甸县等地。栽培地区海拔高度70~400 m,年均气温8.0~10.0℃,年积温3 200~3 700 ℃,年日照时间2 300~2 800 h,年降水量500~1 000 mm,无霜期144~180 d。栽培区域地处长白山山脉余脉,属温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土层厚度40~100 cm,有机质含量10~20 g·kg-1,pH值5.5~6.5。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来源

品种比较及区域试验所用试材为大峰、大国、秋峰、大丹波、农林8号、大福、9211共7个无性系的接穗。

2.2 试验方法

2.2.1 丰产性研究

利用7个无性系接穗,2012年在大连金普新区寨子沟村通过高接方式建立了品种比较试验园。以大峰(2009年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个小区6株,3次重复。2014年在凤城市红旗镇永兴村、丹东宽甸县石湖沟乡双岭子村、大连金普新区松木岛试验园以高接方式建立了3处区域试验园,以大丹波为主栽品种,以大峰作为对照品种。

各品种比较园结果后对各品种(系)连续4 a进行产量调查,包括单株结苞数及树体冠幅,并调查各品种苞内粒数及单果质量等果实指标,使用SAS与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2.2.2 生物学特性调查

对大丹波和大峰的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进行调查记录;对栗果含水量、水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VC含量进行分析;对树体抗寒性、抗栗瘿蜂等抗逆性进行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丹波丰产性

从2013年开始,连续4年对栗品种比较园进行产量调查。每品种(系)每年每区组调查生长结果表现较好的2株树,各品种(系)平均单株产量见表1。

表1 品种比较园嫁接2~5年生平均单株产量 kg

单株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嫁接树龄、品种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均对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影响(表2)。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系)每年单株产量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嫁接2年生,大丹波单株产量低于大峰,且差异不显著;嫁接3年生,大丹波单株产量高于大峰,差异显著;嫁接4~5年生,大丹波单株产量高于大峰,差异极显著(表1)。

经调查,盛果期大丹波平均冠幅面积为5.11 m2。结合田间观察,大丹波树冠中等,树姿较开张,因此建议采用3 m×4 m的株行距。

对各区试园大丹波及对照品种大峰产量进行调查(表3)。

从表3可以得出:大丹波嫁接第2年结果较少,平均单株产量较对照大峰低71.18%;嫁接3~4年生大丹波平均单株产量较对照品种大峰高9.55%~9.63%;嫁接5年生以上大丹波平均单株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大峰,高于大峰29.39%~44.39%。进入盛果期的大丹波(嫁接5年生以上)平均单株产量为7.39 kg,较对照品种大峰平均单株产量提高32.99%。

表3 各品种比较园嫁接2~7年生大丹波、大峰单株产量比较 kg

综上所述,盛果期大丹波(嫁接5年生以上)平均单株产量7.39 kg,按照株行距3 m×4 m计算,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 080 kg。

3.2 生物学特性调查

大丹波结果后,对其花期、成熟期及栗果经济性状进行连续多年观察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2010-2018年大连地区栗果质量调查

大丹波树体中等,树姿较开张;1年生枝条黄褐色,枝条粗壮,皮孔中等;每母枝平均着生刺苞2.2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3.1个;叶片浓绿色,披针形,锯齿较小;刺苞椭圆形,黄绿色,成熟时“一”字形或“十”字形开裂,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苞皮中等,出实率43.8%;刺束中等且硬;坚果圆形,红褐色,有光泽,底座较小,整齐度高,平均单粒质量23.53 g;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风味香甜,加工品质优。

在辽宁省大连地区4月上中旬萌动,花期6月,9月下旬坚果成熟,11月上旬落叶。

3.3 栗果营养成分

2015年10月对大丹波、大峰栗果水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VC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丹波栗果含水量高于对照品种大峰,干物质中水溶性总糖含量高于大峰,淀粉含量也高于大峰,蛋白质含量低于大峰,VC含量低于大峰(表5)。

表5 栗果品质分析测定结果

3.4 抗逆性

3.4.1 抗寒性

在大连金普新区湾里街道寨子沟村,据观察,大丹波嫁接10年来均无冻害现象发生;在大连金普新区松木岛园区试验园内,极端低温年份,嫁接在低洼地上且冬季风大的大丹波,嫁接初期1年生枝外皮层易发生轻微冻害而变黑,但不影响结果,而在同地块嫁接初期的大峰1年生枝条出现抽条现象,可见大丹波抗寒性方面优于大峰,且大丹波抗寒性随着树龄增加明显增强。在凤城中南部地区与宽甸中南部地区,低洼地上的大丹波抗寒性与大连金普新区松木岛园区试验园表现结果相当。初步得出,大丹波抗寒性优于对照品种大峰。地势较高、冬季风较小的栗园冻害轻。

3.4.2 抗栗瘿蜂情况

大丹波对栗瘿蜂抗性强,还没发现栗瘿蜂危害的现象。

4 结 论

日本栗大丹波是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良种编号:辽R-SV-CC-013-2019)。该品种有丰产稳产、果个大、加工品质优、抗逆性强、抗栗瘿蜂等优点。

在丰产性方面,大丹波高接第2年结果较少,嫁接3~4年生大丹波平均单株产量(3.95 kg)高于对照品种大峰(3.60 kg),5年生以上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大丹波平均单株产量为7.39 kg,高于大峰32.99%。按照株行距3 m×4 m计算,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 080 kg。在抗逆性方面,大丹波抗寒性优于大峰,对栗瘿蜂表现出高抗性。

大丹波树体中等,树姿较开张;每母枝平均着生刺苞2.2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3.1个;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出实率43.8%;平均单粒质量23.53 g;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风味香甜,加工品质优。在辽宁省大连地区9月下旬果实成熟[3]。

大丹波耐瘠薄,抗寒性较强,适宜在辽宁省丹东、大连等年均温8 ℃以上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金普栗树盛果期
栗树叶面喷肥喷药关键技术
◆ 焊接材料
园林苗木
保温及绝热材料
塑料管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阿克苏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油茶盛果期施肥技术研究
复活森林
栗树站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