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庙底沟型彩陶纹样初探

2021-01-20 10:24◎刘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彩陶彩绘陶器

◎刘 涛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庙底沟型彩型陶处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据碳十四测定距今5230±100年,是在半坡型彩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分布区域主要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辐射山西西部、河南西部、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以及青海东部。庙底沟型彩陶主要的器型有碗、卷唇曲腹盆、罐、小口尖底瓶、釜、夹砂罐、器座和器盖等。盂、甑、灶、杯等数量较少,陶器的造型主要以平底的器皿为主,少部分为尖底器和圆底器。陶器的纹样有彩绘纹样、篮纹、线纹、弦纹及堆纹等。庙底沟型彩陶的制作方式绝大部分为泥条盘筑,少数为用手捏制,部分器物在成型后采用慢轮修整。彩陶的质地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少部分为泥质灰陶。

一、庙底沟型彩陶纹样

庙底沟型彩陶的颜色多为黑色,很少红彩或红黑两彩,极少数有白色陶衣,其绘制部位在陶器的外侧上腹部和缘面,器壁内无彩绘。纹样有自然纹样和几何型纹样。段宏振先生将其总结为15种母体分别为:(1)花瓣纹;(2)回旋勾连纹;(3)垂弧纹;(4)凸弧纹;(5)网格纹;(6)窄带纹;(7)豆荚纹;(8)平行条纹;(9)弧三角纹;(10)菱形纹;(11)羽状纹;(12)月牙纹;(13)绳索纹;(14)蛙纹;(15)鸟纹。(见图)极个纹样为火焰纹、马鞍形纹、瓣状形纹以及类似蜥蜴的动物纹样等。

庙底沟型彩陶纹样图

二、纹样来源探析

(一)自然纹样来源

庙底沟型彩陶自然纹样有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考古界一致公认的有花瓣纹、花叶纹、豆荚纹、旋花纹等,动物纹样有蛙纹、鸟纹等。这些纹样的最初源为自然界的动植物,单从形态上我们也能够很直观地发现。中国文字为象形文字,文通“纹”即图案,“象形”本身的含义即对客观事物外形的描绘。利用简练的笔画刻画出自然物的形态特征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岩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庙底沟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制作者更具备这样的能力。从这些动物纹样来看,这种自然纹样取其“意”象,而不是形象,体现了古人的艺术想象力。

抛开这些自然纹样的最初来源不论,在这一特定时期,庙底沟型彩陶自然纹样很大一部分是在继承东周村一类遗存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文化类型的因素发展而来的,比如花瓣纹早在东周村遗址中就有发现。段宏振先生认为庙底沟型纹样的很多母体都是由花瓣纹和回旋钩连纹演化、分解、重组而来。这也能够体现出彩陶纹样在部落之间相互影响、继承、创新的时代特征。此外,还有一部分纹样是部落的图腾比如鸟、蛙、鱼等,此种纹样的来源则是本氏族内部文化的传承。

(二)几何纹样来源

庙底沟型彩陶几何纹样除了回旋勾连纹、垂弧纹、凸弧纹、网格纹、窄带纹、平行条纹、弧三角纹、菱形纹外,花瓣纹、花叶纹、豆荚纹、旋花纹因其形态较为概括化、几何化,因此也可以算作是几何纹样。这些纹样名为植物纹,但最初来源不一定就是植物,也可能动物。因这些几何纹样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形态的变化,而离最初的形态越来越远,从功能上来讲,探讨其最初来源已变得毫无意义,解析其出现的时代因素显得更为重要。庙底沟型彩陶几何纹样最直接的来源不是自然形态的变形,而是对当时其他工艺品纹样或装饰的借鉴以及彩绘者主观性的创作。

庙底沟型彩陶几何纹样的出现受当时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新石器时代,氏族部落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宗教信仰、审美感受等都会对彩陶的几何纹样产生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其他工艺比如编织物、石雕、服饰以及纹面等也会对其产生借鉴作用,比如网格纹是对编织纹理的模拟,绳索纹是对绳子形态的模仿等,在人类艺术处于稚嫩期的新石器时代,这种相似艺术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彩绘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几何纹样的形成更为直接。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作者可以利用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自己的审美来任意组合,从而形成对比与调和、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感。这种几何形的装饰美感是自然形所不及的,这种美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之中,当作者感受到这种美感之后,就会促使他们更偏爱几何纹样。主观能动性也表现为同一创作者不同时期纹样风格的差异化,以及不同人之间作品的差异性,这也就能够解释,庙底沟型彩陶几何纹样多不相同的原因。彩绘者的主观能动性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几何纹样更适合陶器的器型,更符合大众共同审美感受。此外,几何纹样也更便于绘制,有利于扩大陶器的生产。再者,几何纹样也便于形成统一的风格,使得陶器价值能够形成标准化,从而利于部落间的物物交换。彩绘者基于几何纹样的各种优势,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最终形成了庙底沟型彩陶几何纹样的风格面貌。

人类的创造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需求变得多样化,从而形成人们创造新器物动力。图形的发展也是如此,新的社会形态和需求定会出现新的形式,庙底沟彩陶纹样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不可忽视的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庙底沟型彩陶纹样来源于自然界事物,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比如山川、动植物,同时也受到部落宗教思想、生活习惯、审美特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几何纹样的大量出现,除了继承之外,更多的是受该时期同类艺术品装饰的影响以及彩绘者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探析彩陶纹样的来源及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对传统纹样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的图形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彩陶彩绘陶器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漂亮的陶瓷彩绘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甘肃彩陶真伪辨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