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内涵、策略与路径*

2021-01-20 07:02文传浩张智勇曹心蕊
区域经济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流域生态发展

文传浩 张智勇 曹心蕊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承载着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然而,由于多年来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一度不堪重负,传统落后产能呈现出体量大、风险高等特征,动能疲软,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满怀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视察调研,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站在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历史视角,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的要求,系统谋划了长江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为此,对于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研究是一项影响重大而意义深远的时代课题,有必要对其内涵、策略和路径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从而为长江上游实现生态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一、长江上游的界定

围绕长江上游的空间范围界定,学界从自然地理、生态功能、经济地理及文化功能等不同学科视角给予了辨析。一是长江上游自然地理区范围。赵松乔(1983)以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为基础,将长江上游自然地理区范围确定为包括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藏东南川西北高原、藏东川西山地高原的区域。二是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范围。综合生态功能区与长江上游水系的相关性,傅伯杰(2001)以中国生态区划方案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将四川盆地农林复合生态区、三峡水库生态区、武陵-雪峰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秦巴山地落叶与常绿阔叶林生态区、黔中部喀斯特常绿阔叶林生态区、江河源区-甘南高寒草甸草原生态区、川西南-滇中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藏东-川西寒温性针叶林生态区等8个生态区划为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范围。三是长江上游经济区范围。从经济地理的学科视角出发,以白志礼(2009)对长江上游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的划分界定,基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把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滇中经济区作为长江上游流域经济区。四是长江上游文化区范围。以王会昌(1994)提出的中国文化地理区划方案为基础,参考长江上游流域范围,将该方案的巴蜀文化区、云贵高原山地农业文化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区划到长江上游文化区范围。综上,立足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研究实际,本研究基于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功能系统性考量,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4个子系统,对长江上游流域生态大保护的范围(见图1)定义为:西起青藏高原各拉丹东,东至湖北宜昌,北到甘肃和陕西南部,南至云南以及贵州北部的广大地区,范围为长江上游流域九个省市自治区所涵盖的区域。

图1 长江上游流域生态大保护范围图

二、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基本内涵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生态大保护在艰难中起步、探索,逐步走向完善,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有序发展,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和生态大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大保护的内涵演进主要体现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实践中,其演进历程主要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大水利工程治理和发出“绿化祖国”号召为起点,后续在城市绿化和美化生活环境领域,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领域,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领域进行了有效探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生态大保护情怀,这一时期的许多战略和构想仍是今天落实生态大保护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引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视为生态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擘画着让中华民族永葆生机活力的发展之道,持续关注着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首次公开强调长江流域的发展问题,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发源。2016 年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首次做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决定,也是生态大保护的理论根源。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生态大保护的内涵要求。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这一要求不仅为生态大保护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而且深刻阐释了生态大保护的目的和归属。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云南滇池、浙江余村、陕西秦岭、宁夏黄河、山西汾河、安徽淮河等地区,多次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说实干充分释放出了坚定不移加强生态大保护的信号,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生态大保护的高度重视,不断深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顶层设计上修正了从理念转变到发展方式的变革,折射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从量变到质变”的变迁,从而为长江上游实施生态大保护指明了方向。

1.生态大保护的内涵特征

生态大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具体实践,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能够穷尽的手段和措施,其核心目标就是保护,而且是“大保护”。当前,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制约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走好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须把握好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继承性、发展性、统筹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等五大特征。一是继承性。生态大保护理念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凭空提出的。作为生态保护的“升级版”,生态大保护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螺旋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供了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遵循,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生存规律、自然变化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二是发展性。对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而言,其内涵、外延以及建设内容和体系,都没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参考和借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都具有发展性特征的新体系。三是统筹性。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统筹性体现在统筹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统筹协调生态大保护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辩证关系上。生态大保护是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高水平、高质量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也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故而,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具有统筹性特征。四是系统性。生态文明分为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行为、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社会、生态管理、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建设等若干个子系统,生态大保护是生态文明的现实体现和决策路径,因此也涵盖了意识、伦理、道德、文化、行为、产业、制度、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是一种超越政域、区域、民族、阶级、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的系统性大保护。五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生态大保护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生态大保护有别于历史上其他生态保护形态的区别所在,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在不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发展状态,强调的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以及国家或地区内部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一种动态发展平衡。五大特征赋予了生态大保护独特的内涵特征,是生态文明在新时代的新体现,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人类与自然实现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内涵延展

从“治理长江”“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长江的大保护体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也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长江的生态大保护关键在长江上游,涉及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环境、建设与生态等多重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根和魂。开展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大保护,须以流域为基础,突破行政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开一体化的战略视野,以全流域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流域,共抓大保护,培育大平台,实施大开放。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大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须以流域生态文化为灵魂,以流域生态经济为物质基础,以流域生态安全为重点,以生态目标责任管理为手段,以流域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以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为支撑,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层多元协调机制、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区域协作与产业分工相并重、生态补偿与环保联动相促进的流域协同机制,切实构建基于流域的生态大保护政策机制。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流域生态大保护,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可持续基础。

三、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推进策略

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根本是“生态”,关键是保护范围要“大”。因此,推进策略的重点是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基本准则,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作为推动生态大保护的重要载体,从全方位、全地域、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六全”维度去构建生态大保护可持续机制。

1.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基本准则

“大保护”才能“大发展”,“绿色化”才是“现代化”,“含绿量”才有“含金量”。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为基本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保护的要求,全面统筹、上下衔接、区域联动,对各类生态系统实行统一保护和监管,增强生态保护的制度性和协调性。二是以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为根本目标。严格实施生态空间管控,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监督,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从而构筑起生态安全屏障。三是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逻辑主线。生物多样性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只有强化和保障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算是有效地、完整地落实好生态大保护。四是以加强统一生态监管为重要措施。建立一个全面、严格、及时、有效的监督体系是加强生态保护统一监管的重要基础。五是以生态保护示范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创建生态大保护示范区或者示范城市为平台和契机,将生态大保护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创新保护模式,提高示范效果,激发保护活力。

2.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作为推动生态大保护的重要载体

生态大保护为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提供了实践基础,生态空间是生态大保护的基本底色,生产空间是生态大保护的根本动力,生活空间是生态大保护的重要载体,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关系是生态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本目标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首次明确国家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发展的要求和导向。魏伟在探索国土空间优化路径时认为主体功能区属于“过去时”,已完成历史使命;国土空间规划属于“现在时”,是当前阶段进行国土空间优化最有力的政策手段;“三生空间”属于“将来时”,承载着城市居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现实呈现,为生态大保护提供了学理铺垫和理解框架,是生态大保护一以贯之的内在线索,有助于更系统地理解生态大保护及其重大创新。因此,“三生空间”是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重要载体。

3.从全方位、全地域、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六全”维度来解构生态大保护

“生态大保护”不等于传统意义的“生态保护”,而是更加突出“大”的维度。生态大保护的首要在生态保护,基础在科学发展,重点在有序发展,核心在高质量发展。生态大保护是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论升华和实践指引,更为强调“立个规矩”,给生态设立禁区,制定可持续的政策及体制机制,以此更好地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是对复合系统的保护,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全方位、全地域、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六全”维度来诠释生态大保护。一是全方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岸下”“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中生态治理的“肠梗阻”。二是全地域:生态大保护是跨政域的行动,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构建有效推进长江上游跨政域的综合协同治理体系。三是全产业:探索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打通长江上游地区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终端服务部门之间的“断链层”。四是全链条:推动形成长江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短、小、散问题,助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到市场环节,实现供需协调、企业互联,让身处长江上游的各个成员共存共荣。五是全要素:探索构建协同共商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覆盖到长江上游地区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矿物、海洋、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等人工物质要素。六是全过程:探索建立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生态大保护系统工程,以解决单独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进的弊端,有效地把生态大保护贯穿于长江上游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三生空间”和“六全”维度共同成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重要领域,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三生空间”和“六全”维度与生态大保护的关系图

四、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总体路径

强化举措推进长江上游形成生态大保护,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范围涵盖了长江上游流域流经过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贵州、甘肃、陕西、湖北等9个省(区、市),以长江上游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为纽带,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行政区与流域区之间的主体功能关系,采取与长江上游历史、长江上游文化、长江上游特情和长江上游民心相适应的独特发展方式与实践路径,从战略到理论,从理论到政策,从政策到体系,最终指导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实践。

1.构建以生态大保护理念为支撑的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

战略路径是战略和路径的结合,战略强调的是具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胸怀大局、审时度势的思维能力,路径强调的是具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操作手段,战略和路径融合在一起,就是指既要有战略思维,也要有操作路径。长江上游要落实生态大保护要求,“不搞大开发”是底线,“共抓大保护”是指南,这是长江上游地区站在历史转折关口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路径。具体而言,一是重视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把握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深刻认识、科学分析、有效解决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二是重视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局部发展要服务、服从于大局,大局发展不能忽视局部的利益,高度重视整体的统筹性、坚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关联性。三是重视辩证思维。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实践路径中,应承认和正视矛盾的客观存在,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结合上进行对立统一思考,从历史方位、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重视前瞻意识。面向未来,把握好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应时而为,顺势而行,趁势而上,超前谋划,科学预见,趋利避害,赢得主动。五是重视问题导向。把问题意识贯穿于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全过程,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找准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切实解决问题。

2.升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大保护中的理论路径

生态大保护的理论根源来自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发展和完善于习近平对流域的思考和探索。因此,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理论路径,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坚持和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保持战略定力、长远眼光、底线思维,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以更高标准、更开阔眼界、更高质量建设长江上游,积极实施“生态+”和“+生态”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生态负债,发展生态经济,运用中国智慧促进生态自然优势与生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以指导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实践。具体而言,一是贯彻“两山”理论。把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有机统一在一起,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财富的可持续转化。二是发挥好自组织理论。推动长江上游自动形成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和发展机制。三是协同治理理论。充分发挥治理主体的动力与执行力,借助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推力,克服体制机制阻力,从而实现协同治理对象的内部各方和外部相关方,以及治理体系上下、左右、内外的行为协同。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本地区和其他地区乃至全球之间的协同进化,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回馈平衡、当代与后代的贡献平衡、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乃至全球的利益平衡。

3.建立从点到面、从面到流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政策路径

从1996 年国家把“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等纳入重点治理领域开始,中国便实现了从点源到流域和区域环境治理的转变,流域生态保护政策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亲自谋划和部署指导下,中国流域生态大保护被推向了新的制高点。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路径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需要统筹协调多个部门和利益主体。具体而言,一是在政治政策路径方面。强化党和国家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中的政治领导力,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党强大的动员能力,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长江上游地区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二是在经济政策路径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经济绿色转型政策、产业优化布局政策、政府环保投入和科技攻关政策、生态经济市场机制等,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速转化。三是在社会政策路径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人民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机制和法治体系,创新流域社会管理模式,提高人民群众在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中的参与程度,使社会公众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参与主体。四是在文化政策路径方面。把基于流域的生态大保护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建立生态大保护的道德文化机制,最终形成广泛持久的价值观、执政观、政绩观和文化观等社会意识形态。五是在生态政策路径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以解决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治理中的流域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等难题,探索以“政域”和“流域”相辅相成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是理念、制度和行动的综合,须通过科学理念指引制度设计,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和引导行动,从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稳定性和分享性等6 个标准出发,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等5 个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完整的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体系。

4.完善生态大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构筑好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而且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做好长江上游生态格局与大保护实践演化研究。从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入手,基于“三生空间”的识别划分,在生态“格局—过程—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上游生态格局的变迁和演化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研究,为实现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提供实践依据。二是做好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基于“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发展理念,以及“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展要义,结合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评价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从而分析得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提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三是做好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可持续机制构建。运用系统论和整体观的方法对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可持续机制进行解析,在机制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从机制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驱动力等多个角度对可持续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而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可持续政策工具包,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复杂反馈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为进一步优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可持续治理路径提供决策支持。

五、结语

生态大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实现长江上游“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长期遵循,是保住“绿水青山”存量、做大“绿水青山”增量的根本保证。“三生”是中国特色流域可持续的理论空间,是长江上游生态政策演化的时空格局;“六全”是政策可持续性评价的维度,是构建可持续政策体系的重要指标;“三生空间”和“六全”维度是打开生态大保护体制机制构建的核心钥匙。

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约制端和难点区,也是未来更多生态产品的创新创造主产区,在维系长江生命线、保障战略资源供给、筑守生态基底、加实空间联系、拓宽内陆消费市场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三生空间”和“六全”维度阐释了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基本内涵、总体路径和推进策略,把“三生空间”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空间载体,把“六全”维度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的理论维度,认为只有把握好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坚守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底线,统筹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才能有效地激发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长江上游多年来的无序利用、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等生态大保护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流域生态发展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