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今天

2021-01-20 03:11
生物进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生物学李四光古生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科学院最早筹建的研究所之一。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建所以来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南京古生物所的前身为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等。20世纪初,丁文江、李四光等一批知识分子赴海外学习地质,学成归国后组建了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机构,拉开了中国地质古生物事业的序幕。

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于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其内部业务机构有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古生物3个组。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李四光曾经说过:“本所的研究工作,应特别注重讨论地质学上之重要理论……目的在解决地质学上之专门问题,而不以获得及鉴别资料为满足。”

从1928年起,地质研究所先是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上海宝通路合租一所民房作为临时所址,再购名流廉泉夫妇在上海曹家渡的旧居小万柳堂办公。至1933年秋,由李四光亲自选址设计、杨廷宝监盖的办公楼在南京鸡鸣寺路(也即南京古生物所今址)建成,地质研究所的办公场所才稳定下来,科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才有了安置之处。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当局策划南京、上海的科学研究机构迁至台湾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引发了科技界反搬迁的统一斗争。李四光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阻挠无法回国,他虽然身在国外,但依然心系国家科技事业,数次写信给地质研究所的同事,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并提出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同仁提供工作和生活补贴。地质研究所的同志拟定反搬迁誓约,做有组织的抵制;地质调查所的同仁也积极开展反搬迁迎解放的活动。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南京的地质机构的人员、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新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南京古生物所已走过70年峥嵘岁月。作为《生物进化》杂志的主办单位,她是本刊的有力后盾,在古生物学的科学传播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杂志输送了数百稿件。本期的封面文章以上海小万柳堂为主体,带领大家回顾南京古生物所前身之一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建立之初在上海的那段历史。在历史与今天的鲜明对照下,激励古生物界的同仁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古生物学李四光古生物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基于工艺美术视角的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研究
中国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家风
古生物地理学和宏演化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
恐龙的宏观进化与生态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从穷孩子到地质学家
原角龙

生物进化2021年4期

生物进化的其它文章
数字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