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认为:中国成功抗疫显示创新实力

2021-01-20 10:08
参考消息网
关键词:抗疫病例新冠

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8日报道,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保罗·罗默认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所取得的成功表明,中国在包括公共卫生政策在内的一些创新领域已经赶上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全文摘编如下:

罗默提醒说,西方对这次疫情的反应体现了其在创新领域的自满心态,尤其是在公共政策方面。

罗默当地时间周一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说:“在应对疫情方面,我们在亚洲的政策响应中看到了比欧美更多的有效创新。”

他说:“如果一些国家失去了发展的势头,那么那些(有能力真正创新的国家)可能会成为领导者,也许会是即将到来的世纪的新领导者。”

不过,身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罗默也提醒中国,前方的道路是崎岖的。他说:“随着(中国)进入在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时代,真正的创新会变得越发重要和艰难。”

他说:“在美国和欧洲,危险之处就在于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们会去做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这正是扼杀创新的心态。”

他表示,此次疫情突出显示了,中国通过大范围检测来定位感染病例并对其加以隔离,这比欧美的做法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

【延伸阅读】西媒文章:中国抗疫战略成绩优异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2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中国零病毒战略成果杰出》的文章,作者为巴勃罗·加尔韦斯·罗尔丹,全文摘编如下:

截至2020年12月7日,中国内地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约为8.66万例(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12月8日公布数据,本网注),同时美国确诊病例约为1520万例。在欧洲,法国累计确诊病例为230万例,西班牙为170万例,意大利为174万例,德国为120万例。在亚洲,印度的疫情最为严重,累计确诊病例达到970万例。如何解释如此巨大的差异?

医学杂志《柳叶刀》此前发表一篇文章,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的抗疫策略。文章指出,最重要的是具备信息、控制和监控系统,同时还需对检测到的确诊病例建立有效诊断和隔离程序,搜索、追踪和隔离确诊病例的接触者,建立支持(隔离酒店)和控制(报告系统、定位工具等)系统。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协调和管理。此外,文章还指出了公民参与和承诺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明确而果断地选择了这种模式,并以坚定的意志实现和推进“消灭”或“消除”(新冠病毒)策略,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的抗疫战略包括以下基础措施:通过地方的严格封控措施控制人口流动;“封闭式管理”使当局能够限制有风险地区的人员出入,精准程度达到小区和建筑物;通过移动设备和公共空间体温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做好个人预防措施;进行大规模免费并且能够快速得出结果的核酸检测等。

必须指出的是,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在大流行初期,中国建立大量临时医院以应对可能增加的医院护理需求,并以此作为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差异化护理的一种方式。由于控制新冠病毒策略的成功使得入院人数急剧减少,这些临时医院已经在4月关闭。

总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政府通过采取足够时间的严格封控措施,通过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措施得当的有效协调机制来确保识别、追踪和切断传染链的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抗疫成绩,避免了不必要的死亡,减轻了公民的痛苦。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采取的这一战略让该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积极的复苏。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一季度收缩6.8%之后,恢复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经济活动的增长和恢复在整个国家层面已经非常快速,工业活动已迅速恢复,服务业的情况正在好转。正如西班牙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采取的卫生战略在经济复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12-22 16:10:37)

【延伸阅读】外媒盘点:高科技成中国抗疫“良方”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拉美社12月25日发表题为《中国:疫情的5G经验》的观察报道称,高科技成中国抗疫“良方”。全文摘编如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如何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遏制新冠病毒、阻止疫情扩散、挽救生命的?除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和社交纪律以外,新技术的运用组成了中国抗疫药方的重要部分。

天上无人机,地上机器人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中国启用了一支无人机部队,在各个城市上空巡逻,并前往隔离区域执行消毒以及提醒市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任务。

还有设备支持向隔离社区提供食物和必需品,并且有很多设备被用来测量体温,准确、迅速且没有接触风险。

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和湖南等地的医院,机器人负责向轻症患者分发食物和药品。广州用机器人从5米外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上海和温州使用机器人对医疗设施尤其是重症监护室进行消毒;深圳用机器人清洁街道收垃圾。成都、上海和深圳使用机器人在地铁和商场测体温。

网课和远程办公

封控期间数百万人隔离在家,上网课、远程办公都离不开互联网。教育部在一系列在线平台上启动了2.4万个在线课程,每天免费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内容。

远程办公因为直播和视频会议得以顺畅进行,甚至能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同事互相沟通。在这方面,文档编辑、文件管理、位置和健康监控的各种解决方案脱颖而出。

大数据和健康守则

维护14亿人的健康并非一件易事,中国通过电话网络问诊、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以及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来节省时间。

在这方面,大数据至关重要,并有助于将导航地图与社交软件联合在一起,后者是检测从国外进口的冷冻产品和物流分销、个人行程轨迹以及健康码的基础。

创纪录时间内研发出疫苗

中国研发了15种使用不同技术的候选疫苗,其中5种即将完成最后阶段试验。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经过严格监测和追踪观察,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初步结果表明,这些疫苗具有6个月以上的免疫力。

到2020年底,中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将达到6.1亿剂,中国首批一亿剂新冠疫苗预计将为5000万人进行接种,首针将于2021年1月15日接种完成,第二针于2月15日完成。

(2020-12-26 10:56:46)

【延伸阅读】全球民调:中国人展示“最强抗疫凝聚力” 美国最分裂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据卫星社12月4日报道,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和剑桥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在新冠疫情面前表现出最强的凝聚力。

据报道,社会学家指出,新冠疫情对全球人民带来压力,但是一些国家人民能够团结一心,一些国家的民众在面对新的危险时却更分裂。本次民调对全球25个国家的2.5万多人展开。受访者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的国家在面对疫情时更加团结。

报道指出,面对疫情最有凝聚力的是中国居民:6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疫情暴发后,社会凝聚力在提高。其次是巴西(64%),泰国排名第三(51%)。

报道还指出,凝聚力最低的为美国,只有19%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暴发后国家变得更团结;55%的人认为,社会变得更分裂。

(2020-12-07 08:55:16)

猜你喜欢
抗疫病例新冠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病例”和“病历”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