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教学

2021-01-21 02:19姚世璐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

姚世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授课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成为时代洪流中的必然趋势。就实际情况来看,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现代化有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手段。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为了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培养人才、带动科技发展的目标,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教育信息化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成为教育发展中讨论的热点,甚至在有些方面开始用教育信息化水平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二)国内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析

对于始终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我国而言,紧跟国际步伐、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关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礎设施作为支撑。为此,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例如,2010 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12年9月,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要以“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为重要因素,这也是目前我国各地区正在齐心协力实现的信息化发展目标。2015年,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概况——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乡及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

(三)国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析

综观国际社会,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而这些组织的存在主要是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制定标准和原则。总体来看,这些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机构,另一类是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其主要任务基本相同,都是为研究教育信息化而生。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障碍,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习惯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缺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平常事务也较为繁多,作业的批改及其他业务占用了一些空余时间,使得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其中包括相关部门对教师的培训不是非常到位,使得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备使用技术;尤其对于乡村教师而言,消息闭塞、获取资源的渠道单一更加降低了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自信。

二、信息化与教学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这个词是伴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应用而逐步产生的,它最初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学术词典中。随着各类信息化技术教育的应用,我国学者也围绕“教育信息化”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研究工作。在这里,我也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事实上,从字面上来理解,“信息化”“现代化”“工业化” 等词语之中的“化”字本身,可以理解成一个事物在发展中的状态,一种人们所追求的状态和境界。因此,教育信息化不是“完全独立和完全融合”的两种极端状态,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更不是一个局部的技术应用,而是整个教育系统与其所属系统的互动变革;教育信息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优化教育效果,为实现教育教学升级、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习型社会而不断变革探索的动态的系统过程。

(二)信息化与课堂整合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使下,人们的教学观念也随之转变,课堂开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中,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传统的接受知识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发现知识。而教师摇身一变,也从传统的教书匠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求教师应该紧跟潮流,做一道奋勇而上的水柱,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终身学习,提高自我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教学工具的变化要求教师具有应用基本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提前做好充足的设想与准备性工作,事先做好各种课堂情景预设,从而在面对学生的偶发情况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离开书本的同时又扎根于书本知识,开拓思维眼界,感受课堂的神奇有趣。

三、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暴发于人间,而学校又是人口密集地,使得我国的教学秩序难以正常进行。病毒肆虐,教育不能中断,为了保障教学进程的稳步推进,同时也使得疫情伤害降到最低,我国果断部署、迅速落实,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停课不停学”,打响了在线教育保卫战。广大学生足不出户,可以居家安全在线学习,在保证获得新知的同时,也将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大学生学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究其根源,自2000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这带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在疫情期间居家通过钉钉等软件进行网上上课和网上作业,这些都与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教师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的号召,调整状态,进行在线教学。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发展,其关键是教师,核心是教师要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始终高举教育大旗,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其主旨在于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部还专门组织建设了2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让教师通过对共享课的学习,在脑海中形成体系,加以消化,将其转化为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力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现代化极其重要,想要运用信息技术快速实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创新,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因此,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能力成为我国教师应该具备的时代教育素养。为此,国家层面上也出台了多种政策,开辟了一系列通道,让教师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将研究创新与改进提升推上更高的层次。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也越发丰富多样,而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仍然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和学校一样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场所,其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在孩子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家庭和学校应该积极挖掘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统筹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2]王健.谈谈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J].教育信息化,2014(08).

[3]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37).

[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05).

[6]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9).

[7]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04).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