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对耀州窑陶瓷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作用*

2021-01-21 13:11
陶瓷 2020年12期
关键词:耀州陶瓷博物馆

高 黎 康 磊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 710021)

1 炉火不夜耀州窑

1.1 历史文化深厚

铜川制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在铜川市黄堡镇吕家崖南侧,考古人员发现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发现了烧制陶器的陶窑,发掘出大量陶器用具。耀州窑的名字由来要追溯到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始设立耀州,因此得名,在此之前,因为耀州窑创烧于黄堡镇,也称“唐黄堡窑”。

耀州窑博物馆是以古陶瓷展示为专题的博物馆,耀州窑辉煌的制瓷历史在博物馆内一览无余,是耀州窑陶瓷文化的集中地。耀州窑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时期,每个时期陶瓷风格发展受到社会影响都各具特色,是中国陶瓷发展史重要组成部分。耀州窑制陶历史文化可达上千年,对现代人们对陶瓷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文化资源支撑。

陈炉古镇是目前耀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古镇,也是历史上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州瓷基地。现在镇上家家户户大多都在进行陶瓷制作,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的陶瓷乡,堪称“东方陶瓷古镇”,在国内外知名度高。陈炉古镇还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地区唯一尚存的制瓷旧址,如今依然延续着烧制耀州瓷的传统,千年的坚守,是其陶瓷文化发展的见证。

1.2 探究发展不足之处

每个地区文化各具特色,耀州窑区域文化魅力通过其陶瓷制品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地区文化特色最为全面的公共机构,也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最佳起点。耀州窑博物馆在大学生实践团来之前,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还并未进行系统专业开发,开发的产品大多为文物等比例陶瓷仿制品。面对在艺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创新设计人才的不足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为高校与博物馆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机遇。

由于陈炉古镇历经千年一直生产瓷器,所以陈炉古镇瓷坊遍布,几乎家家户户都延续了烧制陶瓷的传统。作为国内独具特色的陶瓷村,想全面了解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还需亲自到此进行现场观摩才能有所收获。虽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陶瓷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各个瓷坊产品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产品展示平台,所以整体文化创意产业分散,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与推广。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是陈炉古镇所要面临的问题,各个瓷坊制作工艺各具特色,产品质量监控不一,规格也具有差异。要改变这一现状,利用高校优质大学生人才资源,通过专业的学术研究、开发设计,对目前陶瓷产业商业模式进行转型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2 高校教育助力耀州窑发展

2.1 注重陶瓷创新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良机,同时也是发展耀州窑陶瓷创新人才难得机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特色高校,历来把培养人才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早在70年代就开始参与耀州窑古陶瓷修复仿制与创新陶瓷产品的研发,并设置陕西科技大学陶瓷文化与产品实训中心,注重陶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在历经“三创两迁”悠久发展历史,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以高校资源带动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为耀州窑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工程技术与艺术人才。因此校方根据国家政策积极与地方进行合作,以设计与艺术学院为主要平台,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来为耀州窑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助力耀州窑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与地方合作,贯彻《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响应“一带一路”总体战略部署,推动耀州窑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项目是陕西科技大学主持,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耀州窑博物馆等单位参与承担培训项目,汇聚了国内知名的耀州窑陶瓷传承人、耀州窑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领域内学者、教授等担任主讲老师。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传承耀州窑陶瓷文化,培养陶瓷创新技术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项目结项汇报展览经过学校老师精心准备,将学员的成果进行充分的的展示,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办,并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对耀州窑陶瓷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是高校与地方合作培养陶瓷创新人才的重要案例参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人才素质水平密切相关,本次项目高研班通过汇报展览的方式,将研学期间的设计创意作品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此次项目丰硕的教学成果,见图1。

图1 汇报展部分作品展示

本次展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体现了高校与地方合作进行耀州窑陶瓷技艺文化传播的价值。因此加强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陶瓷创新人才,积极带动耀州窑地区文化产业向着更为高层次方向发展。

2.2 以学生实践团队持续助力

高校与地方合作是双赢,地方提供区域传统文化资源,高校提供专业优秀的人才团队。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研发团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团队可以在项目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社会经验,为之后继续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2016年,陕西科技大学名窑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手工艺暨信息可视化及资源创新研究”,借助设计与艺术学院平台,组建“名窑重生”1.0团队,到2016年,已经持续升级为3.0团队。见上图2。这三年持续帮扶成果显著,项目多次获奖,团队根据考察调研为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陶瓷公司制定了景观设计方案。从基于纹样数据库的论文和专利到耀州窑陶瓷展示体验交换APP,再到耀州窑主题文创系列设计。如何用设计,让经典重生!是耀州窑陶瓷设计开发创新实践团一直所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立足“精准扶贫”目标的实践历练。

图2 陶瓷设计开发创新创业实践团宣传海报

高校助力耀州窑文化产业发展从未停歇,2019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万乡耕新”众创团队,以陈炉古镇为服务对象,结合耀州窑特色陶瓷文化为当地文化市场经济发展助力。团队成员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充分发挥了高校艺术设计人才优势。团队通过对陈炉古镇李家瓷坊等地进行考察,积极了解当地需求,发现了游客无法一天内完成游览,住宿是主要问题。因此团队积极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意识到民俗宣传与改造的重要性,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打造融合陈炉陶瓷历史文化特色的青年旅舍。

3 成果实例体现作用

3.1 开发新产品推动发展

博物馆是展现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最佳门户,耀州窑博物馆是陶瓷文化集中展示平台,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最佳地点。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成为了主流。陕西科技大学“名窑重生”大学生实践设计师团队汇聚了艺术设计等众多领域的优秀学生对耀州窑博物馆进行创作实践,通过与博物馆方积极沟通,努力发掘历史文化,找寻优势所在力求开发设计出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的文创纪念产品。

团队以耀州窑陶瓷产品为文化创意核心,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资源优势,进行博物馆品牌形象策划与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图3为耀州窑文创室内设计,用耀州窑标志性的文化造型进行墙面装饰,“耀州窑文创”也进行了专业字体排列设计,营造出一种大气简洁的室内布局氛围。图4为耀州窑博物馆文具设计,白色背景加黑色字体,视觉效果醒目,将青釉提梁倒灌壶造型剪影进行排版设计,整体效果和谐美观,古朴大气。图5和图6为博物馆文创印章系列设计,通过方形和圆形造型设计,形成方形与圆形视觉对比效果。同时将耀州窑博物馆文字与标志性器物青釉提梁倒灌壶造型通过印章的形式将博物馆文化进行传播,体现了产品的文化性与实用性以及便携性和美观性。

图3 实践团部分设计成果

图4 实践团部分设计成果

图5 实践团部分设计成果

图6 实践团部分设计成果

3.2 重视宣传优势资源

陈炉古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进行耀州窑陶瓷制作,技艺高超令人叹服。在“名窑重生”3.0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实践团走访多家知名瓷坊详细调研,并与负责人积极沟通探讨合作方案,并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方案中实践团通过申请“耀州名窑联盟”网络平台,通过大学生的维护和运营,为耀州窑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本次实践项目实现了校企合作方案,通过对耀州窑考察发掘优秀陶瓷文化资源,计划打造“耀州名窑联盟”网络平台用以实时宣传耀州窑陶瓷技艺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专栏,以名窑推广的方式,内设电商销售模式,助力耀州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见图7。

图7 实践团设计开发成果——“耀州名窑联盟”订阅号平台

融合研发设计以丰富的原创设计带动耀州窑经典陶瓷器型发展。提出了建立“名窑主题青年设计师扶持基金”的计划,用于鼓励青年设计师踊跃参与设计与规划。此举可以将陈炉古镇陶瓷手工艺人和社会各界丰富的原创陶瓷设计方案和内容进行集中展示,整合优秀陶瓷文化资源。利用公众号影响力,积极带动耀州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为社会各界陶瓷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研学的平台。

3.3 发挥高校推广平台

发挥高校丰富教学资源,是助力耀州窑陶瓷技艺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的开发是前提,而对课程进行宣传是对课程价值传播的重要体现。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不但进行了汇报展览进行宣传展示,校方后续还创建了“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公众号宣传平台。见图8。

图8 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公众号平台界面图

平台将项目期间培训内容的推送和学校开设的陶瓷创新设计课程进行展示宣传,通过对国内知名陶瓷领域知名高校教授、工艺美术大师以及相关研究学者为项目高研班进行的专题讲座,对耀州窑陶瓷技艺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探讨,成果丰硕。对耀州窑陶瓷技艺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也体现了校方对传统陶瓷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4 结论

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益于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导为耀州窑地区发展开拓思路。高等院校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过程中较为核心的环节。制造企业的合作、良好的市场营销是发展方案能够顺利落地的重要保障,通过以上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体现出高校在区域文化发展与传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侧面反映出人才培养的关键性。

高校依托丰富的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同时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获得政策上的积极引导,在发挥高校科研平台优势的同时,也为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校企合作是发挥各自优势最佳途径之一,为高校创新人才提供了方案实现的可能性。高校将设计方案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生产制造平台优势,将方案实施落地,同时也检验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而企业通过高校所提供的设计方案,生产制造完成后,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也体现了企业在推动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体现的价值。最终以市场营销方式为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经济收入,将耀州窑陶瓷文化进行推广,与市场接轨,积极探求合作,见图9。

图9 笔者绘制耀州窑文化产业发展关系图

在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拥有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发展平台的高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耀州窑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在社会教育资源方面与大城市相比明显不足,导致创新人才欠缺,短时间内无法找到专业的团队进行合作。而高校依托源源不断的与地方合作项目,不断地将专业的大学生研发团队输送到耀州窑进行锻炼实践,将所学知识和创意付诸于行动,积极推动耀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持续为陶瓷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长安北望,炉火不夜,落日余晖,五彩绚烂。烟青火红,窑炉遍山,这形容的是千年前耀州窑“十里窑场”入夜时分的壮观景象。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发挥耀州窑陶瓷文化优势,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合作融合发展,传承传统陶瓷文化,发扬工匠精神,为耀州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耀州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耀州瓷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