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在改善肿瘤便秘患者QOL的应用研究

2021-01-21 03:59君,张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胃肠道穴位情况

廖 君,张 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5%,而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50%-70%。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毒素蓄积,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或排便频率减少。可引起患者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烦躁,焦虑等症状。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4月1日~2019年9月31日入院的50例肿瘤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4月1日~2019年9月31日入院的50例肿瘤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4~71岁之间,平均年龄则为(54.6±3.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①不愿接受中医治疗患者及家属;②烦躁,不能够配合中医护理操作的③意识恍惚,有精神障碍者。④严重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通便药+护理,即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肠道水疗等;观察组则为穴位贴敷+护理,贴敷的药物为:大黄,白术,桃仁,延胡索,火麻仁,枳实,研细末,调匀成药膏。将药膏均匀涂抹神阙穴,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护理措施:

(1)观察排便情况。每周记录排便次数、时间,收集粪便观察颜色、形状等。

(2)生活护理。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翻身、更换体位及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血栓发生。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多做运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消化,缓解便秘。多温水泡浴、多饮水,使胃肠道保持充盈状态,达到预防便秘目的。

(3)饮食干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提升胃肠道蠕动效果。

(4)养成定期排便习惯。根据患者需求,提供舒适、放松的排便空间,促进排便。

1.3 评价标准

(1)在2019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查,发放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PAC-QOL量表(包括日常生活,对治疗的态度、疲乏、疼痛、食欲等项目,满分为60分,得分越高是,生活质量越好)。调查问卷采取自填或访谈方式完成。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愿意接受治疗的程度,并建立健康档案。

(2)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其中包括每周排便次数、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困难度。

1.4 统计方法

对肿瘤便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数据资料,SPSS 10.0统计软件包分析。针对QOL和排便情况采用计量统计,在护理依从性上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QOL总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比较

从护理质量上看, 观察组患者的Q O L 总评分为(55.4±2.0)分,对照组为(47.6±2.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从问卷调查结果中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48/50),对照组则为%82(4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

观察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困难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 ±s)

组别 n 每周排便次数(次) 排便时间(min) 排便间隔时间(d) 排便困难度(VAS)观察组 50 4.21±1.21 5.14±1.35 2.11±0.34 3.04±0.53对照组 50 3.12±1.01 7.48±1.22 4.84±0.94 4.35±0.97 t-4.890 9.093 19.312 8.380 P-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针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而言,阿片类药物会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导致便秘;据统计70%%以上肿患者最终会遭受中度或重度疼痛而需要接受止痛药物的治疗。化疗患者用抗肿瘤药物存在神经毒性作用而产生便秘。化疗过程中也可因胃肠道反应患者呕吐使大量的水分及食物的摄入减少而引起便秘[1]。长期便秘会影响食欲,出现恶心呕吐情况,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负担,严重情况下可诱发冠心病、高血压及心理衰竭等并发症,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缓解便秘,提高预后效果。

在西医治疗中,采用的各种方法虽然达到了排便的目的,但同时会使其药物敏感性降低。如果滥用泻剂易导致很多不良反应和泻剂依赖,并导致肠道末梢损伤而加重便秘症状。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优点: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避免药物有效成分被各种酶类及消化液的分解破坏;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肠道,见效快。在现代药剂学中穴位贴敷疗法又称经皮给药,它避免了口服给药的“首过消除”及“胃肠灭活”效应[2],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作用到皮肤上后会从制剂中释放出来,透过表皮进入到内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到体循环,药物与穴位两者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激发而产生整体效应,可以获得单纯用药或者针灸所不能达到的疗效[3]。此外,中医治疗便秘无副作用,无创伤,使病人易于接受。因此,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疗法之一,与内治法一样,运用时必须依据中医的理论指导,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4]。

研究结果显示,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总QOL评分为(55.4±2.0)分,对照组为(47.6±2.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困难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肿瘤便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能显著提升QOL评分,改善排便情况,对预防便秘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肿瘤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道穴位情况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夏季穴位养心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脱发 养“老金”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