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后装治疗及其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2021-01-21 03:59王海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

王海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鼻咽癌属于我国常见性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南部发生率相对较高。鼻咽癌因为在疾病部位解剖位置方面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学的基础特性,放射治疗属于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1]。治疗的剂量提升可以有效提升肿瘤本身的局部控制效果,但是单纯的提升外照射剂量会导致患者发生口干、张口困难以及放射性脑病等多种后遗症,从而形成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2]。近些年有研究认为,借助体外照射作为补充性治疗方式,可以更好的强化局部肿瘤控制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不仅可以实现生存率的提高,还可以强化肿瘤控制、远处转移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多方面的优化作用。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近距离后装治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开展研究同时选取鼻咽癌患者6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不同治疗方式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组结果为实验组30例患者,年龄中位数53.64岁,T1分期患者13例、T2分期患者15例、T3分期患者2例;常规组30例患者,年龄中位数54.87岁,T1分期患者12例、T2分期患者12例、T3分期患者6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对比,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单纯应用外照射治疗方式。外照射治疗直线需要先对患者的面颈联合野加下颈、锁上切线野进行方式治疗,采用60Coy射线,DT36到40Gy。之后更改为耳前野放射治疗。全颈切线野的放射治疗到DT50Gy。对于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可以增加至DT70Gy。少部分患者可以直接实行耳前野结合前颈切线野放射60到70Gy。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近距离后装治疗机治疗。按照患者的肿瘤情况以及浸润的范围明确剂量,治疗期间通过中鼻道达到后壁,在模拟机下借助旋转施源器调节方向与位置,并通过气孔注入空气并固定。按照肿瘤的浸润与大小情况明确参数剂量。计量参考点普遍为黏膜下1 cm。通过TPS处理后提供合理的剂量并分布打印,将数据输入到治疗机后,采用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机实现腔内后装治疗。腔内后装治疗在外照射后期进行治疗,普遍为DT50Gy以后,每周实行2次,参考点的剂量为每次5Gy,整体参考计量为2次或3次DT15Gy。

1.3 评价指标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

病灶消失判断或最大直径减少30%判断为显效,最大直径减少不足30%或增大不到20%则判断为有效,其余患者判断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软件录入期间百分比与均数,分别应用x2、t值进行检验,检验实行2次,检验结果不一致则由2名人员完成校核并录入数据。数据记录中P<0.05则代表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整体疗效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2.2 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的并发症对比显著低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如表2。

表2 并发症对比

3 讨 论

鼻咽癌属于临床中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以及检出率的持续提升鼻咽癌的年轻化特征越发突出[3]。鼻咽癌普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在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加入放疗治疗,因为治疗本身存在毒副作用特征,所以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甚至部分患者会因为治疗期间过于严重的并发症而放弃或杜绝治疗,从而对整个治疗计划形成阻碍。因为鼻咽癌肿瘤所处部位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学的特性,放射治疗属于临床中的常规方式。但是,在常规足量放射治疗之后,部分肿瘤仍然会出现远处转移或瘤体控制作用不突出的现象,并且治疗后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综合预后水平并不理想。对此,探讨在常规放射治疗基础上进行优化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的近距离治疗属于放射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是将放射源直接插入到瘤体内部或借助人体体腔、管道将放射源置入到瘤体的周边实现肿瘤组织的杀灭[4]。近距离后装治疗本身具备远距离放射治疗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也就是在短时间内以高射线剂量、集中化的分布方式集中在肿瘤靶体积中,并实现靶体积内根治剂量的提升,同时减少靶体积以外的正常组织以及器官的损伤问题。近距离后装治疗的治疗特征促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放疗设计、放射剂量的分布以及放疗时间等方面的掌握要求比较高。整体来看,近距离后装治疗可以有效应用于鼻咽癌,其可以实现对肿瘤区域的照射剂量提升,促使肿瘤抑制作用得到显著发挥,同时治疗期间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的推动作用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整体疗效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近距离后装治疗的治疗作用显著,对于鼻咽癌的干预作用较高,疗效尚可且安全性较高,可以作为临床中的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近距离后装治疗可有效应用于鼻咽癌,对于患者的综合预后改善作用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基于实战化条件下的后装训练
战区联合作战后装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舒适护理在宫颈癌后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