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地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21-01-21 03:59马淑琴何英顺张凤坤钟小玲陆晓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脑电脑电图皮层

马淑琴,詹 清,何英顺,张凤坤,钟小玲,陆晓辉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内二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多见的脑血管相关疾病,患病几率比较大,死亡风险性比较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存在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及忽然眩晕表现,具有复视症状,存在两眼黑矇现象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采取颅脑检测方法、CT检测方法、MRI检测方法等评估病情及预后,但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难以准确检出脑内组织受损情况[2],及评估近远期继发不典型表现癫痫可能。视频脑电图监测方法则能够准确反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组织受损程度以及恢复后状况。因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06月-2020年03月我院收治的5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同期567例无缺血性脑卒中健康者,探索阿拉尔地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6月~2020年03月本医院诊治的5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567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男306例,女261例;年龄31岁到78岁,平均年龄(60.25±2.36)岁;实验组男302例,女265例;年龄32岁到79岁,平均年龄(60.31±2.4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于夜间实施长程(6个小时以上)视频脑电监测,采取数字化视频脑电图仪实施脑电监测,维持室温度20℃到30℃,运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摆放方法,选用单级16导联方式,监测后存储脑电图像。

1.3 观察指标

记载两组夜间监测阳性情况、监测异常情况,统计实验组皮层病变天以及脑实质病变监测异常情况。

监测阳性:脑电监测图像出现不正常表现。

轻度异常:脑电监测图像出现低幅到中幅α活动表现或是β活动表现,不同区域散布存在比较多的中幅θ活动表现;中度异常率:脑电监测图像出现中幅缺乏规则性θ活动表现占据优势,存在少许δ活动表现,α活动表现或是β活动表现出现减弱现象;重度异常:脑电监测图像出现弥漫性中幅及高幅缺乏规则性θ活动表现占据优势,α活动表现或是β活动表现并不明显或是出现减弱现象,有的时候出现慢波爆发现象或是发生尖波发放表现、棘波发放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夜间监测阳性情况

实验组夜间监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夜间监测阳性情况

2.2 监测异常情况

实验组监测轻度异常率、中度异常率、重度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监测异常情况

2.3 皮层病变天以及脑实质病变监测异常情况

皮层病变监测异常率是85.01%(482/567),脑实质病变监测异常率是56.61%(321/567),皮层病变监测异常率高于脑实质病变监测(x2值=110.591,P=0.000<0.05)。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存在眩晕情况,肢体具有麻木感、感觉异常情况等,病情严重的时候,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情况,丧失言语或出现偏瘫,具有较大危害性[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采取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可明确患者病情情况,不过难以明确患者脑内组织受损情况[4]。脑电图检测方法能够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组织病变状况,及评估近远期继发不典型表现癫痫可能。常用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等检测方法,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脑电图检测[5]。

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视频脑电图监测方法在癫痫诊断方面存在一定地位。不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由于患者活动量比较大,环境相对复杂,存在比较多的干扰情况,其干扰来源并不容易明确,电极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视频脑电图监测方法可以了解癫痫发作时的症状表现情况,和脑电图对应记录予以同步研究,更加精准的分析癫痫发作类型和发作性质,可以及时检出和排除不同干扰伪差和电极故障情况,能够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清醒睡眠周期对应脑电图改变情况。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癫痫患者,予以脑电监测有助于指导其临床干预治疗方法,将其预后情况予以积极改善。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反映患者脑内组织受损位置及受损程度,若梗死范围较广,位置较为表浅时,脑电图异常情况则更加显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视频脑电图监测效果良好,一般夜间阳性率相对比较高,可检出5%到25%异常脑电情况,特别是皮层病变异常情况较为显著,皮层病变面积较大时其异常脑电情况可高于85%,表现出脑波波幅及频率异常现象,存在症状下异常放电情况,出现尖波、棘波、大慢波等情况,有助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癫痫情况,进而为其临床治疗干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夜间监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轻度异常率、中度异常率和重度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层病变监测异常率高于脑实质病变监测(P<0.05)。提示: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干预有助于提升其监测阳性情况,并能够明显其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情况,且了解患者皮层病变异常和脑实质病变异常,有助于予以临床准确判断。

综上所述,阿拉尔地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阳性率和异常率,皮层病变监测异常率高于脑实质层。

猜你喜欢
脑电脑电图皮层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