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训练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2021-01-21 03:59欧小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欧小波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100)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主要由于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脑部小动脉逐步经变性、坏死或者动脉瘤等病变,无法承受过高血压而导致的血管破裂出血[1]。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约有80%的患者会出现肢体偏瘫[2],而康复治疗对于此类患者的神经元修复与神经递质的重建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3]。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阶段性康复训练后,其运功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临床恢复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4~83岁,平均年龄(65±3.12),病程时长4~15h,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63±5.16),病程时长4~16h。入组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偏瘫诊断指标;②智力、行为均正常;③脑出血量应在10~30ml之间为宜;④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13~15分之间;⑤有脑出血引起的偏瘫侧肢体肌力应达到2级以上;⑥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实验过程及目的后,同意并签署之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且没有恢复指症;②合并神经系统障碍;③合并其他功能器官障碍。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常规护理法包括:从行为方面,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从饮食方面,为患者提供低脂肪与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保持正常睡眠,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功能康复运动包括:护理人员协助偏瘫患者侧肢体内外弯曲、伸展及旋转等操作,并协助患者下床、下床等,促进机体重建神经元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阶段性康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1.2.1 急性期 此阶段患者由于侧肢体存在障碍,不能行走只能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主要方法:①指导患者家属将患者身体良肢位摆放,1-2h变换体位1次,此方式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②护理人员采取按摩、屈伸及旋转等方式对患者实施被动康复训练,通过此种方法可方式患者肌肉萎缩并使偏瘫肢体肌力得以恢复[4]。揉捏每日2-3次,每次5个循环。

1.2.2 水肿消退期 此阶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水肿现象无增大,但患者偏瘫部位感觉麻木和疼痛。康复训练向床边过度。训练内容包括:①由被动过度为主动训练。掌握第一阶段被动训练的要领后,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主动完成训练动作,改善肢体协调能力。②变换体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腰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指导患者利用工具(如拉绳、床栏等)完成主动翻身动作,每次10-15个循环,每日1-2次。③床边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辅助工具(如:床栏、扶手、支架等)完成独自站立、移步训练,使患者逐渐恢复体力并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现象。每日1-2次,每次坚持10-15min。

1.2.3 恢复期 此阶段患者虽然可以站立行走,但平衡力和控制力较差,需指导平衡,并训练患者独自移步与日常活动能力[5]。训练内容包括: ①训练平衡与移步能力。通过单腿站立,利用平衡单杠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训练患者平地移动、上台阶等复杂训练,改善患者自主移动稳定性。每次训练保持在15-20min,每日1-2次。②日常行为训练。主要锻炼患者的动作精细、与协调能力。如锻炼患者利用筷子夹豌豆、指导患者练习筷子夹豆、穿衣服、使用轮椅如厕等,恢复患者精细动作能力与协调力。每日保持15~20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效果进行比较。(1)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测评,该量表主要包括感觉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环节灵活度及疼痛。分值高说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运动障碍越轻[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测评,如下表1。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分( ±s)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分( ±s)

组别 N 感觉功能 平衡性能 疼痛程度 关节活动程度 肢体运功功能上肢 下肢观察组 45 18.61±1.86 12.03±1.32 37.18±1.17 36.76±3.04 59.04±2.31 31.47±3.17对照组 45 14.31±2.26 9.45±1.21 33.18±1.91 29.57±2.69 54.19±1.94 25.36±3.21 t 2.934 2.761 2.936 2.619 3.303 2.689 P 0.004 0.006 0.003 0.006 0.001 0.008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其生活质量及正常劳动能力受到严重破坏。如何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后偏瘫是很多临床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文献分析,康复训练结合临床用药对于患者受损神经元重建及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然而,但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尚未明确规定。康复训练动作的规范性非常重要,而不当的训练内容极易引起运动神经元再次受损,加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7]。

康复训练主要通过全脑分担受损功能或者学习替换受损功能两种方法完成修复重建,并经康复训练使患者肢体感受神经信号传导,修复受损神经元功能,从而重建患者神经运动功能。阶段性康复训练能有效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逐渐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避免因跨阶段康复锻炼引起的神经及肌肉不可逆性损伤,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活动。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经过阶段性康复训练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神经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具有显著性改善,有助于患者病后恢复情况。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