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浮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慢性瘀血型腰痛临床观察

2021-01-21 03:59徐杨阳王东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腰骶部络脉腰痛

徐杨阳,王东亮

(1.环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 宝鸡 721000;2.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

腰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不适为主证的一类病证。临床多见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腰部软组织长期受到不良因素刺激而导致产生的慢性损伤;脊柱及老年人腰椎相关病理改变所引起的疼痛,这些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腰痛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其家属带来困扰。针灸刺络放血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对于治疗腰部可见浮络瘀血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刺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瘀血型腰痛,并与电针治疗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60例慢性瘀血型腰痛患者均来源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西电医院环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门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年;发病部位腰骶部。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41~73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3年;发病部位腰骶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3]中有关慢性腰痛的诊断标准,①表现为腰背部,腰骶部的胀、酸、钝痛,这种腰胀酸痛无力感常因劳累后明显加重,休息时减轻。②患者多不能久坐、久立,不能长时间弯腰工作,频繁更换原有姿势并常以拳头叩击腰部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③腰部畏寒喜暖,遇阴雨天,风寒侵袭以及潮湿环境明显加重;④临床体征一般无特殊变化,活动功能多无明显影响。检查时部分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骶肌棘肌僵硬,肌肉失去正常柔韧度且有压痛感,通常压痛点较为广泛,腰骶部棘突旁或棘突间、腰椎横突、髂嵴等处。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4]对慢性腰痛辩证分型,属于瘀血型腰痛:腰部有劳伤或陈伤病史,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如针刺痛,或者酸困不适,部位处固定不移,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同时在腰骶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细小络脉,颜色呈紫色、黑色或者粉红色,形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者;①年龄40~75岁者;②腰痛出现3年以上10年以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者;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腰痛继发于其他疾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疾病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以及伴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晕针者或对针刺排斥者。⑤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或者治疗期间未能全程参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1)腰部浮络拔罐放血:①患者在治疗床上采取俯卧位,暴露腰骶部及双下肢。②操作前:术者清洗双手,穿带无菌橡胶手套,注意无菌操作,用无菌棉球吸附碘伏溶液消毒后,再用75%酒精棉球局部消毒脱碘后,待干。③采用一次性无菌静脉输液针(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5 mm×19 mm),右手持住针柄,针尖倾斜45°对准可见络脉,斜刺待出血后,用经消毒后的5号玻璃罐,吸附刺血部位,5 min后取罐,动作宜快而轻柔,每次2~3个部位。5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2)电针治疗:取大肠俞、阿是穴 、肾俞、委中、昆仑,采用毫针刺(云龙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规格0.30 mm×40 mm),提插捻转得气后,采用泻法,带电留针时间为30 min。同时给与TDP照射30 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电针治疗,采用方式等均同观察组。

3 疗效观察

3.1 有效率评定标椎: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进行评定[4]。显效:腰部疼痛感几乎消失,仅在一般活动后有疼感,对日常生活无影响。好转:腰部疼痛症状减轻,容易复发,受限于从事重体力活动。 无效: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疼痛加重。

3.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采用VAS评分,简单、快捷、可以有效地表达疼痛强度。患者用打分的方式对疼痛进行评分,共计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3.3 统计学处理

3.3 治疗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第5次 治疗第10次观察组 30 6.41±1.30 4.56±1.72 0.77±1.03对照组 30 6.35±0.38 5.56±1.01 2.34±1.11

4 讨 论

腰痛是由肌肉初带姐伤或拉伤椎间盘突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紙部的急性或慢性疼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此病针灸科门诊上最为多见,对于在治疗上通常采用电针治疗,治疗较好,但对于时间较长,并且腰骶部有异常络脉的慢性腰痛往往效果不佳,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背腰臀部;督脉循行于脊柱内部,《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气血运行的通道,络体较小,所以一旦邪客络脉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以至于血脉淤滞,浮现于浅表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史刺之。上实下虡,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灵枢卷三经脉第十》曰:“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指出了在治疗过程中,尽出其血,已达到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患者腰部疼痛不适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腰部异常络脉刺络放血,在治疗慢性瘀血型腰痛方面疗效明显,两组疗效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刺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慢性瘀血型腰痛科学有效,安全可行,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腰骶部络脉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职业腰痛早防治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