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

2021-01-21 03:59黄进福赵维兴张晓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麻风病疗养疾病

黄进福,赵维兴,张晓燕

(广东省泗安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麻风病主要由麻风杆菌引起,发病部位主要为皮肤与周围神经处,该疾病病因机制复杂,会损害患者神经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肢端残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复发率,传染性强,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疾病[1~2]。大部分麻风病患者即便治愈后,由于畸残、歧视等原因,也需要安排相应麻风院村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对麻风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高龄患者,长期积累的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对其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因此需要通过对其健康教育,以提高疾病认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探究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收集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54例,分别采用不同干预方案,对其效果予以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54例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进行分析,电脑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27例。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7 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为54岁,年龄均值为(75.63±3.72)岁;合并症:糖尿病5例,高血压16例,心肌梗死愈后4例,脑梗死愈后2例;学历分布:小学及以下27例。对照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5例,年龄最大为91岁,最小为57岁,年龄均值为(75.65±3.67)岁,合并症:糖尿病4例,高血压15例,心肌梗死愈后5例,脑梗死愈后3例;学历分布:小学及以下27例。休养员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为麻风病治愈患者,但由于畸残、受歧视等原因集中供养 ;(2)休养员签订知情同意书,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肝肾功能疾病患者;(2)精神科疾病患者或存在精神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4)合并其他类型传染性疾病患者;(5)存在语言交流沟通障碍、听力障碍以及无法配合研究者;(6)失访或中途退出研究者[4~5]。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建立健康教育小组。由1名公卫医师、1名临床医师、2名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均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麻风病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学会与休养员沟通。小组成员培训完经考核通过后执行健康教育工作。结合休养员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实施途径。(2)疾病防治知识教育。教育小组成员每周三次跟随查房医生一起查房,讲解麻风病疾病特点、形成机制以及预防方法,普及麻风病手足残端并发症、四肢残疾形成机制及预防方法。向休养员说明遵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休养员定期检查。除此之外讲解高龄患者常见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疾病预防方法,增强休养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3)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休养员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其合理化需求。针对休养员的需求及时作出回应。注重保护休养员的隐私,尊重并理解每一位休养员,避免刺激。通过眼神、微笑、目光等给予鼓励与肯定,建立信任的桥梁。分析休养员心理状况,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消除思想隔阂,提供实际帮助。(4)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设立专门的咨讯点,当休养员在用药或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到咨讯点进行咨讯,医师为休养员提供建议与指导,耐心解答休养员的疑问,做好解释说明。(5)行为干预。加强对休养员的健康行为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休养员自我保健意识。鼓励休养员多参与运动训练,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鼓励休养员发展兴趣爱好,参与下棋、散步、摄影、画画等活动,愉悦身心。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休养员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调查休养员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参照QOL量表[6]。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均在SPSS22版本软件包上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予以表示,检验用独立样本t;x2用于计数资料检验,表示方法为%。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适用于计量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检验标准为a=0.05,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休养员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教育后两组休养员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高于教育前(P<0.05);两组间比较教育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教育后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休养员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3%、74.1%,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多为高龄、畸残群体,多年累积的不良生活习惯及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仅影响休养员的健康行为,而且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对麻风病休养员给予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康复护理的重要环节,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对于提升疗养员治疗依从性、增进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负性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7]。与此同时健康教育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对麻风病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其走出心理阴霾,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纠正不正确的生活及行为习惯。此次研究观察组疗养员教育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疗养员满意度达到96.3%,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健康教育要因人施教,结合疗养员文化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年龄等,制定可行性强的健康教育措施,通过床边演示、图详解说、现场演练等满足疗养员需求[8]。综上所述,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实施健康教育,是改善休养员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的有效路径,值得推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麻风病休养员这群弱势群体关怀,积极响应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加大对麻风病休养员健康教育投入。

表1 两组休养员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休养员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观察组(n=27)教育前 52.31±5.23 52.51±5.42 63.52±3.22 57.37±4.42教育后 78.85±6.28 79.16±5.39 79.42±6.74 81.87±9.28 t 16.874 18.116 10.990 12.385 P<0.05 <0.05 <0.05 <0.05对照组(n=27)教育前 51.93±4.35 52.24±5.23 60.24±3.42 58.49±4.54教育后 62.63±6.52 65.26±5.36 71.42±6.62 66.48±7.82 t 7.094 9.034 7.796 4.59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休养员满意度比较[n(%)]

猜你喜欢
麻风病疗养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消除麻风在行动
疗养员收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