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21 03:59陈荣红张继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贝沙坦胺碘酮概率

陈荣红,张继娟

(包头市青山区二0二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5)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无法完成正常的静脉输张或收缩运动,出现静脉与动脉血阻塞等情况[1]。根据临床对该病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会引发一系列心脏功能疾病,最常出现的为心律失衡等[2]。临床上常采取药物控制的方法,帮助患者的心脏完成正常周期运动。常见的药物为胺碘酮、厄贝沙坦等,本研究即是对两种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年限为2017年4月~2019年6月,采集我院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 6 例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统计:男56例、女30例,年龄统计:34~69岁,平均(49.58±2.89)岁。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单纯胺碘酮治疗方案,观察组43例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方案。在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后,并未发现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在施以基础治疗(予以强心利尿药物和指导饮食)的基础上,再各自采取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胺碘酮治疗,药物规格:0.2 g,给药剂量:0.2 g/次,给药频率:3次/d;连续治疗一周后,根据患者病情控制及改善情况,酌情降低给药频率,参考一天两次[3]。

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胺碘酮药物规格、剂量、给药频率同上;厄贝沙坦药物给药剂量:0.15 g/d;根据患者服药状态,前期给予药物剂量的增加,参考0.30 g/d[4];后期酌情降低。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予以心电监护,记录患者体征数据,及时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用药方案后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BNP与Hs-CRP变化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涉及需要比较分析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执行,涉及到计数资料x2检验均以[n(%)]表达,涉及到计量资料t检验均以(±s)编导,P<0.05提示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74.4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Hs-CRP变化对比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BNP、Hs-CRP数值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为(396.37±22.96)ng/L,Hs-CRP为(3.12±1.38)mg/L,对照组患者BNP为(556.76±25.69)ng/L,Hs-CRP为(4.19±1.71)mg/L,相较于治疗前,前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4.65%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16.2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Hs-CRP变化( ±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Hs-CRP变化( ±s)

注:相比治疗前,^P<0.05;相比对照组,*P<0.05。

组别 n BNP(n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988.92±53.29)* (396.37±22.96)^* (4.71±2.26)* (3.12±1.38)^*对照组 43 (988.90±53.20) (556.76±25.69)^ (4.70±2.25) (4.19±1.71)^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n(%)]

3 讨 论

当心脏无法完成伸缩舒展运动名时,会导致静脉血流入心脏瘀滞、心脏灌注动脉血不足的发生,进一步诱发心律失衡等恶性并发症[5]。胺碘酮是医生常用来帮助患者改善心律失衡的药物之一,拥有延长心脏动作电位且不会对心肌造成损伤等特点[6]。在心脏发挥作用后,能够有效恢复心脏正常运动。但该药并不对症心力衰竭,需要联合厄贝沙坦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7]。通过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74.4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Hs-CRP数值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Hs-CRP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4.6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16.28%,前者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其BNP与Hs-CRP值,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贝沙坦胺碘酮概率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