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应对对策分析

2021-01-21 03:59张莹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合格标本样本

张莹莹

(吉林省永吉县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200)

近些年随着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仪器及技术均已逐渐完善,该项技术可进行机体病菌分布与发展状况的积极勘察,对病变过程予以精准判断并制定可靠诊治计划[1]。微生物检验包括了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众学科,现如今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仪器的开发运用,使实验室的内部质量监控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要想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还必要要求对整个检验过程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微生物检验程序包含采集样本、储存、储蓄及送检,但实践表明,在送检过程中易产生诸多不良事件(样本收集有误、送检不及时、样本受染等),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偏差,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现象[2]。鉴于此,为确保微生物检验精准度,本院对2016年01月~2019年01月间收集不合格样本(160例)实施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正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6年01月~2019年01月间本院160例检验结果不合格样本实施研究,归纳总结样本具体状况,解析其不合格因素并行对策制定。纳入标准:入选标本均满足微生物检验准则。160例样本,65例血液样本,所占比例40.63%、40例痰样本,所占比例25.00%、55例尿液样本,所占比例34.38%。

1.2 方法

结合相关文件要求由本院检验科人员对不合格样本实施全面评估,并对其采集时间、送检时间及采集方式及样本有无被污染迹象等内容实施详细记录,对全部不合格样本原因开展有效分析,提出可靠性整改措施。

1.3 观察指标

评析样本不合格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19.0软件对相关性数据实施处理分析,样本不合格率及原因分析以率表示,行x²验证,P<0.05提示比较差异显著。

2 结 果

微生物样本不合格因素解析:1 6 0 例不合格样本血液样本占比为40.63%(65/160);尿液样本占比为34.38%(55/160),痰液样本占比为25.00%(40/160)。经过全面分析后得出,血液样本不合格因素在于样本受染及采血不足;痰液样本不合格在于采集时间有误、采集样本为非标准痰液;尿液样本不合格因素在于采集时间有误与样本受染,见下表。

表1 微生物样本不合格因素解析

3 讨 论

近几年,抗菌类药物临床运用率显著提升,且产生了较多的耐药菌株,人类愈加认识到为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及重要价值[3-5]。本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样本不合格主要分布内容为痰液样本、尿液、血液样本,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34.38%、40.63%,造成各样本不合格因素在于以下几点:①样本受染。检验人员未采取有效、准确方法进行样本的储存,亦或是在采集时未严格遵守无菌制度,导致样本受染继而造成结果偏差。②样本留置时间长。若延缓送检时间可致样本中相关成分基于长期储存环境下形成降解效应或是其他效应,致使样本变质,降低结果精准性。③采集时间或方法不合理。如果血液样在采集时未能采集机体空腹状态下的血液,亦或是痰液样本收集时将唾液视作痰液进行替代采集,均可影响结果有效性[6-7]。④不合格痰液原因,痰液不合格的原因,重要是因为痰液标本的污染,谈液培养检验注意事项相对较多,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多数是由患者自行来留取。偶尔会出现医护人员交代不清楚注意事项,患者没能正确的理解痰液留取方法,容易把唾液和痰液弄混,造成检验标本取才不合格。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加以深入分析,现提出如下可靠性应对措施:①对检验科全部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及指导,针对经验相对欠缺者及检验意识匮乏者需向其发放样本采集安全手册,且对采集方法、检验技术及要点实施规范指导,经专科人员现场示范,强化工作人员及实习生检验意识及技术要点,使其从根本上注重样本采集此项工作,并宣讲送检及时的重要性,以提升样本采集质量及送检效率。②检验科要与其他科室做好联动工作,提倡高效沟通、高效检验风格,依据工作人员意见进行样本采集程序及送检程序的全面规范,减少样本送检时间,以免样本留置过长导致其成分变性继而诱发污染等事件。③构建样本收入机制,对不合格样本予以及时记录,如若存有问题,详细记录不合格因素与样本来源,以免后期出现同样问题[8-10]。微生物检验可以很好的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例情况和致病菌情况,为患者的疾病确诊更好的提供可靠依据。检验样本提供正确,可以更好的增加患者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微生物标本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各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要多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保证标本及时送检,提高标本送检的规范行,减少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

综上所述,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将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诸多,这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强标本采集、保管、运送等环节的操作培训,对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并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来有效的降低样本污染率,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提升临床检验效率。

猜你喜欢
合格标本样本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村企共赢的样本
做合格党员
临检急诊标本危急值通知流程及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