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无创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2021-01-21 03:59华雪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整倍体唐氏三体

华雪艳

(江阴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无锡 214400)

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居高约在5.6%,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中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1]。其中以21三体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及神经管缺陷(NTD)等较为多见。临床常用的唐氏筛查是通过检测母血清学生化指标或联合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计算出“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目前,唐氏筛查是产前检查的重要项目。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不断推进,高龄孕妇的比例明显升高,出生缺陷患儿风险增加,产前诊断(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途径,无创DNA检测技术以及安全、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在江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无创DNA检测的1819例阴性、阳性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该技术应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阴市妇幼保健院行NIPT孕妇1819例,年龄范围15~46岁,平均31.5岁,孕周14~26周,1819例孕妇NIPT检测成功,其中唐氏筛查联合NIPT检测组1045例,占57.45%,单纯NIPT检测组160例,占8.79%,其中高龄检测组614例,占33.75%。单纯高龄孕妇组是根据我国规范对高龄孕妇首先充分告知产前诊断的必要性以及NIPT检测的局限性后,经其知情选择NIPT检测的孕妇,所有孕妇均签署《无创检测知情同意书》与《保险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我院为无锡市的产筛机构,2018年1月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签订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筛查转诊检测服务协议,主要完成无创DNA检测申请,标本采集,检测信息采集,以及无创检测孕妇的后续咨询与妊娠结局随访等工作。抽取孕妇外周血10 mL于EDTA k2抗凝管中,4℃条件下保存,并定时有专业人员把标本及时送抵无锡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实验中心行NIPT测序分析,15个工作日后无创DNA检测报告单送达我院。

1.2.2 无创DNA检出结果后处理

对于无创DNA检测低风险孕妇,22-24W常规行胎儿结构超声筛查,排除胎儿有无畸形,如发现胎儿有畸形,则立刻转上级医院产前诊断,如发现无异常则建议定期产检并随访妊娠结局至胎儿出生后一周;对于无创DNA检测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进一步产前诊断,羊水穿刺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如发现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结果,建议羊水穿刺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加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并随访,胎儿出生后一周如无异常则为阴性结果。

1.2.3 随访

全部未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在胎儿出生后1周内进行随访,随访形式包含有查询江阴市妇幼信息系统和电话随访2种。

2 结 果

(1)无创D N A 检测结果1 8 1 9 例标本中共检出21、18、13、性染色体异常17例,占0.93 % ,以21三体综合征最为多见,具体见表1。

表1 无创DNA检测结果(例)

(2)无创DNA检测结果高风险与羊水穿刺结果符合情况

21三体综合征无创检测高风险与羊穿结果符合率最高,其次分别为18三体综合征及性染色体异常,见表2,

表2 NIPT检测各异常染色体的符合率

(3)已确诊染色体异常在各指标异常组的情况及各风险指征下无创检测异常染色体筛查效能,见表3。

(4)随访结果

NIPT低风险组随访1790例,共发现3 例胎儿异常,18例难免流产,15例失访,其余1754例NIPT低风险孕妇未见明显异常。

N I P T 高风险组随访2 9 例,1 3 例经羊水穿刺阳性确诊,(21三体综合征5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性染色体异常4例),其中12例引产,1例继续妊娠,这1例为47XXX,其余16例假阳性病例未见明显异常。

表3 各风险指征下NIPT对常见染色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效能

3 讨 论

对孕中期的孕妇进行母血清学筛查,筛查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这是产科门诊常用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法。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常用的孕中期母血清血筛查的开展为降低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出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将全部血清血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仍存在部分的漏诊,既往临床发现,漏诊大多发生在唐氏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指出NIPT检测适用群体为唐氏筛查显示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值介于高风险切割值与1/1000之间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症以及孕周超过血清学筛查时间者[2]。对于高龄、唐氏筛查高风险者推荐介入性产前诊断。重度肥胖,IVF孕妇,双胎及多胎妊娠孕妇,作为NIPT检测的慎用人群。

NIPT检测临床应用的研究数据众多,筛查有效性也得到一致认同[3]。据文献报道,与传统唐氏筛查相比,NIPT通过抽取孕妇外周血,直接对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可将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和13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分别达到99%,96%和91%。目前,有创羊水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但由于此次检查属有创操作,具有出血,羊水渗漏,流产等方面的并发症,因此孕妇对此的认可度较低,推广较为困难。

本研究1819例孕中期孕妇经无创DNA检测显示标本中共检出21/18/13三体综合征11例,性染色体异常6例,经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随访确诊13例,本研究1045例临界风险的孕妇接受无创检测,发现了1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9例为唐氏综合征。另外,还发现无创DNA检测对于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较高,达100%,准确性达67%,更进一步说明,无创DNA检测技术可以作为传统产前诊断技术的有效辅助手段。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血清学筛查异常、高龄指征下,无创检测对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效果明显,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准确性较高,无创检测高风险不能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必须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无创DNA检测虽然准确率高,但不能替代介入性产前诊断,目标疾病所检测的范围有限,因此检测前必须对孕妇充分告知无创检测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相关利弊,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DNA检测技术将成为产前筛查的主要手段,结合国家的相关指南规范,我们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需要合理规范应用该技术。

猜你喜欢
整倍体唐氏三体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非整倍体结肠癌对顺铂的耐药性研究
不同指征患者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比较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端粒酶在整倍体与非整倍体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产前健康教育干预降低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的临床研究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