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1-01-21 03:59邓秀娥吴先伟贾彦娟郝江华汪舰笛李晓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危型年龄段亚型

邓秀娥*,吴先伟,夏 珏,贾彦娟,郝江华,汪舰笛,李 琴,李晓红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HPV隶属于一种无包膜的小DNA病毒,强嗜上皮性、高组织性与宿主特异性等是其主要特征,可诱导人类皮肤与黏膜异常增生过程。现已知HPV有百余种,其中30多种能够从被感染的生殖道组织内分离。临床依照病毒致癌性大小将其分为低、高危型两种,近些年有报道支持HPV66、70、53等可能也是癌相关型[1]。高危型HPV与浸润性宫颈癌之间存在相关性,HPV DNA经常是非整倍体,基本不能自行消退,逆转情况极为罕见。自上个世纪中期,世界上很多国家女性HPV的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既往也有诸多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2/3]。尽管当下国内关于HPV感染报道的文献较多,但关于宫颈HPV感染较完整、系统的流行病资料偏少,鉴于此本文利用HPV-DNA芯片技术,对取自某地区200例程度有别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检测并解读其亚型分布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17.6~2019.4,期间前来我院就诊并接受切除术治疗的2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0~70岁,平均为(42.3±8.5)岁;样本类型:宫颈脱落细胞102例,石蜡组织98例。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采集标本:采集以上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把标本制作成细胞悬液存管于低温环境中(4℃冰箱),要求于3d内完成检测。石蜡组织样本取自医院病理科。

(2)仪器与试剂:GPMTW 2600基因芯片分型检测系统及配套DNA提取试剂盒、杂交缓冲液、基因分型分析仪与PCR仪、核酸快速杂交检测系统(能检测出HPV的24种不同亚型)。

(3)结合前人相关报道提获样本核酸,明确PCR具体扩增条件、变性杂交、分析HPV基因分型、判断检测结果等。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HPV感染状况

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系统检测纳入本次试验研究的200例程度不同的宫颈病变样本,剔除低危型HPV70后,其他23种亚型共计检出者例,占有率为53.5%(107/200),其中包括高危型88例,占阳性标本的82.2%(88/107);低危型33例,占30.8%(33/107);单一感染91例,占86.9%(93/107);混合型13例,占13.1%(14/107)。在88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16、39、58、52、18与66是最常见的六种亚型,共计53例,在高危型样本总量中所占比例为60.2%(53/88);而在33例低危型中,HPV11、6、54、44是位居前四的亚型,共计29例,占87.9%(29/33)。具体见表1。

表1 107例HPV感染亚型分布情况的统计表

2.2 HPV感染和年龄分段之间的关系

HPV总感染率在两个年龄区段分布表现出高峰样态,分别是20~28岁与50~70岁年龄段。其中20~28岁年龄段HPV总感染率偏高于29~49岁年龄段(P>0.05)。剔除29~49岁年龄段,其他两年龄段样本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50.0%。20~28岁年龄段低危型阳性检出率(52.1%)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分段(P<0.05)。不同年龄段高危型HPV检出率均高于70.0%,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分段单一、混合感染率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HPV感染情况统计[n(%)]

3 讨 论

确定HPV感染在地域、年龄及基因分型方面的特点,能够为HPV感染所致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疫苗研发提供较可靠的凭据[4]。本次研究中在基因芯片技术的协助下,对某地区200例宫颈病变程度不同的患者HP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除HPV70之外的其他23种不同HPV亚型均有检出。HPV16、39、58、52、18与66是高危型内最常见的六种亚型,在高危型样本总量中所占比例为60.2%(53/88);而在33例低危型中,HPV11、6、54、44是位居前四的亚型,共计29例,占87.9%(29/33)。另外,本次调查区域妇女HPV混合感染率偏高,为13.1%,这间接的提示多价疫苗用于接种本地区妇女可能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

对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做出分析,发现存在两个年龄分布高峰,即20~28岁与50~70岁年龄段。中20~28岁年龄段HPV总感染率偏高于29~49岁年龄段,除29~49岁年龄段,其他两年龄段样本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50.0%,这表明本地区高危群体HPV感染多出现在年龄低于30岁及高于50岁的女性群体中。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率有别,这可能与初次性生活年龄及个人思想观念有关,HPV感染率和初次性生活大小存在负相关性,而和性生活方式开放程度存在正相关性[5]。妇女过50岁以后,因自身免疫机能降低等,故而形成了本地区乃至我国HPV感染的第二个高峰期。这提示20~28岁年轻人与50~70岁妇女为HPV感染筛查的重点群体。若能在癌前病变时段尽早确诊,并接受有效监测与治疗,则有益于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猜你喜欢
危型年龄段亚型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