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向度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2021-01-21 09:44汪康
理论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

摘 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全面從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内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蕴含深刻逻辑关联:党内政治文化整合党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引人民意识形态认同、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问题症结,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以坚定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以及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为此,必须厚植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强化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以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由“标”到“本”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意识形态;党内政治文化;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1-0117-06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司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任务“如何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哲学基础”(18JF013)。

作者简介:汪康(1994-),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意识形态理论。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全部政治活动总和的文化理论表现(或文化样态)”[2],集中反映了党的价值理念、根本宗旨以及政策主张,决定着党的精神状态和外显形象,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毫无疑问,意识形态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属性,这是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根本属性差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方向性前提。新时代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基于党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推进意识形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此,从意识形态视角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考量,对于从根本上破解根治全面从严治党的难题顽症,实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由“标”到“本”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作为政党意识形态外显形式的党内政治文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蕴含深刻意识形态维度意蕴,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人民意识形态认同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发展三重维度探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从理论维度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联,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一)功能同构性:党内政治文化整合党的意识形态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包含多方面内容,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政党意识形态在其结构上可分为“主义”和“纲领”两个“显性”形式,表现为政党“公开的面孔”[3]。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精神活动的集合,本质上就是政党“主义”和“纲领”等意识形态所蕴含的政党精神的外在显现。政党意识形态本身所蕴含的内容体系庞大、表现形态抽象复杂,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必然要将政党意识形态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借助一定的中介将政党价值主张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语加以塑造,通过一定形式将诸如“主义”“纲领”等意识形态转化为实在的政党精神,以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政治共识和精神信仰,这一中介就是党内政治文化。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于发挥政党意识形态功能的中介作用正在于此:利用文化的引领整合功能,进一步明确党员主体政治角色认知和政党价值认同,并对党员形成规范约束和精神引领效用,最终达到以文化人和文化强党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党员紧紧凝聚在党中央周围,必须确保广大党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性。与此同时,我们党还面临着国内外各种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考验。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从根本上道出了意识形态问题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新时代要将党的意识形态真正内化为广大党员内心深处的精神指引,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就必须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广大党员的塑造和涵养作用。只有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党员、激励党员、约束党员的“软力量”作用,才能将党的意识形态凝聚引领意义潜移默化于党员日常生活实践之中,这也正是新时代发挥党内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要求使然。

(二)目标同向性:党内政治文化指引人民意识形态认同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性,它既旨在调适党的意识形态基本功能,又承载着巩固和维护政党合法性地位、导向着人民的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作用。对于执政党而言,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在本质上是政党的阶级立场及利益指向的反映。在现代政治体制下,获取人民对政党意识形态的认同,不断巩固政党意识形态的普遍性与合法性地位,更是政党政治活动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保障。诚如哈贝马斯所言,“合法性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认同问题”[5]。对于人民而言,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折射了政党全部理论和实践,更是以文化样态表现出来的政党价值立场。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如何直接决定了政党的精神状态和政党在人民心中的价值形象。因此,政党意识形态要达成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及社会性引领目标,就必须“借助文化特色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形成普遍的话语塑造和政治共识”[6],促进人民对政党的态度由认同徘徊到自觉认同的升华。从历史实践经验来看,文化对于保障民众对国家政治认同的支撑作用也更为持续有效,相较于抽象复杂深奥的意识形态理论,人们更倾向于从直观的文化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政党形象来进行判断和选择。透过党内政治文化,政党价值指向及执政能力以更为直观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选择和认同。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1031,“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287。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同人民根本利益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有不断塑造真正为人民服务、积极向上有担当的政党文化形象,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说服力、向心力、引领力,真正发挥党的意识形态凝聚民心的作用,才能为人民塑造精神家园,增强人民对政党的精神归属。

(三)价值同源性: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发展

黨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核心价值的文化样态,除了对政党组织内部成员的“软约束”与“软规范”作用外,还会引领其他普通社会成员意识形态认同以及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550从执政党视角来看,以文化样态所表现出来的政党价值学说和理论体系能够激发民众普遍性价值共鸣,并且能够通过政党实践不断确证执政的有效性,为强化政党感召民众、凝聚民心奠定前提性基础,从而不断巩固政党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合法性,是执政党能够引领国家意识形态的关键。但是,作为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会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原本国家意识形态地位面临新的境遇,特别是作为集中体现政党核心价值的党内政治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基础一旦失去其支撑功能,政党意识形态便很难发挥凝聚引领作用。因此,从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属性上来看,执政党政治文化同国家意识形态在本源上是统一的,执政党只有从意识形态层面将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统一于自身文化建设,才能够始终确保自身的价值正当性和权威性地位,才能在政党实践中始终引领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既是历史和人民长期选择的过程,更是党坚持与时俱进用新思想、新理论涵养健康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保持党自身的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文化特性,折射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标准,反映了党始终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身前进动力的实践准则,因而可以提升人民由政党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及其政治制度和政党价值的遵从。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意识形态向度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追根溯源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促进党的自身发展、增进人民向心力、提升国家凝聚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障。但仍要看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问题,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以坚定全体党员理想信念

任何政党,无论作为执政党还是一般政党,共同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总是团结政党、凝聚人心最为重要的力量。对党内而言,理想信念是一种信仰文化的表达,共同的信仰与奋斗目标将全体党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对党外而言,理想信念是政党信仰文化所传导的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价值立场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政治实践是否具有有效性直接决定了人民对政党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自身意识形态对广大人民及整个国家的引领作用,在于党对自己的思想理论和价值主张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于我们党能够用坚定信仰统一党内思想,始终将广大党员同全体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从而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曾指出:“干部教育中最核心的教育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这是决定其他一切问题的核心。”[9]180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0]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1]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不仅源自党员本身的自知自觉,更有赖于党组织内部文化风气的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不足势必导致党的组织内部的涣散与威信的丧失,影响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甚至会造成整个组织的分裂。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以坚定全体党员理想信念,这既是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更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

(二)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影响力以提升对社会文化的引领

对于执政党而言,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反映了政党被信任程度,更是政党获取正当性地位、展现政党形象及实现政党“软治理”的重要载体。执政党要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既要依靠自身思想理论的解释力、共同理想的引领力和政治实践的说服力等促进普遍性政治共识,还应激发文化的潜性引导特质对社会文化进行整合引领,使之与党内政治文化在根本取向上保持一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文化领域也日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本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各种外来文化也不断涌入,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状态,对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形成诸多挑战,冲击着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从系统论视角来看,党内政治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同社会文化共处一个大系统而又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不同小系统,“它无时无刻不在与其他系统进行能量的交流与转换”[12],在相互影响中就必然会引发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地位角逐。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党风同“社风”“民风”之间的关系,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7]812。因此,只有以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风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以及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既能有效防范社会不良价值文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侵蚀,又能有效整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使之与党内政治文化保持方向上的一致。

(三)进一步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力以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从未停止过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技术优势进行更为隐蔽的“西化”“分化”已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最为主要的手段。在政治渗透上,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通过议题设置、舆论干扰等手段,借以兜售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体制,企图给党员干部制造价值混乱、价值迷茫。在文化渗透上,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等将西方各种价值观进行隐蔽化传播,将文化渗透与价值渗透掩盖于“文化交流”“文化自由”等谎言之下,甚至企图利用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上的同化达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在渗透手段上,多利用网络新媒体、影音作品、商业广告等载体将资本主义价值观渗透于无形之中,悄无声息地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明确指出:“前苏联败在了意识形态上,败在了对马列主义、对社会主义信仰、信念的动摇上。”[13]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调查结果显示,40.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渗透的现象“非常多, 情况非常危险”[14]。无论是从历史教训角度抑或是现实态势来看,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力意义重大,只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使全体党员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中,毫不动摇地坚守理想信念,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种种花样成为毫无意义的“独角戏”,始终确保党的意识形态的价值正当性和引领性地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意识形态向度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政党意识形态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走向。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意识形态的动态表征,为政党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政党意识形态要实现日常生活化的引领功能,将自身抽象理论化形态向具体形象化文化形态转变是必然之举。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质量,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效,巩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成果,是意识形态领域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理想信念培育,用坚定的信仰文化筑牢党的政治根基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理想信念从本源上回答了一个政党的初心及使命,是政党的灵魂和前进的动力。毛泽东曾指出:“干部教育中最核心的教育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这是决定其他一切问题的核心。”[9]180习近平也强调:“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1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正是基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的整体考量。从当前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来看,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用坚实信仰文化涵养党员精神家园、不断巩固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尤为必要。

其一,增强广大党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升理论学习实效。“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16],这是毛泽东曾经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开创性尝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运动纳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1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正是因为党始终保持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不断以先进理论引领坚定信念,才有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创造的新辉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史教育等活动作为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的必修课,通过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共产党员的身份自觉,为党内政治生活明确精神指引。只有将理论学习内化为党员日常生活中的自觉精神追求,促进党内信仰文化的形成,才能激发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自觉,真正发挥理论的强基固本作用。其二,理想信念的培育既要依靠党员的主动自觉,也需要规章制度的外在激励和约束,必须坚持个体自觉与制度约束的统一。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18]154。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同样需要制度规范,才能避免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走过场、搞形式。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类别党员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工作,适时补齐制度短板,利用制度的约束力“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起来、实起来”[18]173,从而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使其在理论内化与行为实践中推动信仰文化的发展,筑牢党的政治根基。

(二)强化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以严格的纪律文化优化党内政治风气

政治生态的维护,不仅需要完善健全的制度作为支撑,更应通过制度的有效实践,使制度以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式被认可和遵从,以“软治理”形式实现制度的保障和规范作用。严格党内纪律文化对于党内政治风气的规范意义正是要通过对党纪党规刚性有力的执行,将规纪的威慑作用内化为党员内心自觉的价值遵守,促进纪律文化的形成,并以此引领党员遵守党纪党规的行为实践。为此,其一,必须提升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的敬畏之情,牢固树立全党“党规党纪严于国法”的纪律意识。各级党组织既要常态化开展党纪党规相关理论学习活动,还要加大对一些正面典型事例宣传和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党内的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营造党内遵规守纪的“法环境”,让广大党员对党纪党规的基本要求以及党纪与国法的边界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形成党内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思想共识,为自觉遵守和拥护党纪党规打牢思想基础。

其二,要完善党内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机制,严格权力实施主体纪律。既要明确党纪党规执行主体的权力清单,也要落实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防止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滥权行为。党纪党规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将“严规”“严纪”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止权力突破制度的“笼子”。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从整体上严格监督党纪党规实施。纪律文化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内心真诚的拥护和坚定的遵守,更要将监督的警示提醒意义融入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时刻遵循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从整体上严格监督党规党纪执行的价值旨归。刘少奇曾指出:“共产党的纪律,是建筑在自觉基础上的,不可以把党的纪律变成机械的纪律。”[19]建设党内纪律文化,用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党员对党纪党规的坚定认同和坚守自觉正是从意识形态领域肃清党内不良风气的意义所在。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创新,以发展的党性文化淬炼党员政治品格

讲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共产党人不断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于党员而言,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20],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守、党规党纪的遵守等从根本上来讲都属于党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讲党性及价值理念所生成的党性文化更是涵育了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亦需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来保持生机与活力。因此,对于新时代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而言,不断以发展的党性文化淬炼共产党人政治品格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一,要在继承弘扬与批判创新中不断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内涵。继承弘扬就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21],充分发掘这些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对新时代党性文化的涵养作用,党内政治文化有了深厚底蕴和源源不断的滋养,党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自然坚定而执着。但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落后政治思想观念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政治价值观对部分党员干部的影响也值得我们警惕。例如,传统政治文化中官僚作风、家长心态、厚黑学以及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价值观念,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坚持在批判中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和真理性,在意识形态斗争的考验与磨炼中锻造党员党性品格。其二,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基本原则中彰显党内政治文化价值立场。党内政治文化从深层次讲就是党与人民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再塑造,人民性是其最终价值取向。“党性”源于“人民性”,“人民性”体现着“党性”。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与意志表达,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同与呼应。历史和现实也一再表明,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时刻坚持党的主张同人民心声相统一,才能不断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创新的最大优势和不竭源泉。其三,在严肃党员政治实践中不断引领党员党性自觉。毛泽东曾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22]。列宁在《再论党性和非党性》一文中也提到:“我們必须竭尽全力并密切注意使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见诸行动。”[23]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完成,党员党性的内化同样需要在严肃的党内政治实践中才能实现。为此,必须重视党内外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党性文化的促进作用,既要严格落实既有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差异化开展符合不同知识水平、职业背景等党员群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实践对于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党员纪律意识以及党性觉悟的促进作用,将党内政治文化所蕴含的党性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广大党员精神家园中。

恩格斯曾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24]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意义正在于通过外部文化环境的营造对党员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使之内化成为党员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理想意图”,外化为党员“从严治已”的“理想力量”。理想的力量一旦形成,則又会激发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自觉,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梅荣政.党的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紧迫任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9)∶5-11+159.

[3]刘学申,李峻.论政党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其局限性[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6)∶67-7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5.

[5]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

[6]沈江平.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性[J].教学与研究,2018(3)∶68-74.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5.

[12]郑文靖.论净化政治生态——从系统论的视角[J].理论探索,2015(4)∶70-76.

[1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2.

[14]朱继东.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 (2) ∶104-111.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

[1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56.

[1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9]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68.

[20]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5.

[2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1.

[2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23]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9.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责任编辑:雨 蕙】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文化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
用党内政治文化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重构政治生态的着力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