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风景绘画工作室

2021-01-23 03:32雷璨铭
油画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景画布面油画

雷璨铭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风景绘画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以宣传、表现广西的历史、风光和现实为己任,以对景写生为主要教学方法和创作手段,立足本土,以培养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服务社会,具有使命感、责任感、有创作能力的画家。本工作室的建立,重视地域绘画特点,重视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通过对风景绘画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习、继承西方油画传统,而且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创作人才。并以具有我院教学特色的写生创作教学模式,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使之发展和创作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艺术面貌的风景作品,同时具有综合艺术素养及较强的现场对景写生创作能力,能适应基础绘画教学、风景绘画创作、科研、美术教育、出版、艺术品经营、艺术策划、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传播等工作需求,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广西艺术学院风景绘画工作室中,学生的培养方案为2+2模式,即前两年在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漓江画派学院进行风景基础与写生教学,后两年则进入美术学院油画系,进行系统的专项风景油画训练和创作。可以说这是全国第一个以风景为主体研究的油画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恰逢赶上广西风景油画发展的高潮期。进入21世纪后,风景油画已经成了广西美术界的一块品牌,甚至是广西文化的一块品牌,在全国美术界也颇有影响。而数据显示,广西艺术家这几年在全国重要展览的获奖和入选作品大部分都是风景题材的作品。同时广西宣传部对“漓江画派”的大力打造也使得风景画成为了广西的主要文化媒介。所以,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广西美术主要的教学单位,充分利用地域性优势和文化导向,开展风景油画教学有其现实意义。

在近六年的风景油画教学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关于风景油画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户外写生的色彩训练阶段,并没有专门的风景油画教学的课程和风景教学的教材。而且缺乏对于风景油画的历史梳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中国的油画教学体制师从西方学院体制,也有西方美术史和西方美术理论的支持。但是美术史中并没有专门梳理风景油画的发展史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在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教学中,也很少有风景专项的理论课程,所以中国的风景油画创作既缺乏西方的风景历史梳理和理论支撑,也缺乏风景油画在中国近百年发展的历史梳理和理论支撑,这会造成学生在风景创作的过程中难以找到相关资料进行参考。

其次,中国风景题材油画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它是中国油画实践者们在深入研习西方油画的技法和理论后,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理解与转化而形成的中西融合且尝试表达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底蕴的一种绘画题材。其中,中国的重要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山水观和自然观中,对中国风景油画形成独特的面貌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代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发展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精神的风景油画是中国油画的一个趋势,这对中国的传统美术教育,特别是关于风景画层面的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最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目前的风景画教学一般挂靠在户外写生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外光下的色彩训练,属于色彩的课程范围。而独立的风景油画课程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创作课程在全国几乎没有,也没有相关的教材和案例,教学大多是通过总结以往师生的风景创作实践经验和西式经典风景油画图式来进行教学指导。

最后,风景绘画工作室的教学资源不足,由于该专业是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短期实验,所以从师资、经费、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这也体现在培养方案的模糊和教学持续性不强等方面。

面对这几个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进行调整。首先,我们开设了风景绘画理论课。与一般的美术史课程不同,该课程设置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两个部分。理论先行,通过对中外美术史中经典的风景油画进行分类,做相关的理论研究,让学生对“风景”这个视觉媒介有新的认识,要理解风景作为视觉文化的中介所具有的多重作用,使学生对风景画有新的思考和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内容的“自然美”或者是语言的“形式美”上,而是从风景的视觉编码中解读其蕴含的关于人文、生态、地理、民族身份和记忆等内涵,这解决了风景油画创作无历史材料支撑、无理论指导的问题。其次,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学生解读经典风景油画,并分析风景油画中风景形象作为媒介所暗含的文化、权利、身份、记忆等各种可能,以及其引起的风景画的构图、色彩、笔触等形式语言的变化。培养学生从文化层面切入绘画,最终指导学生完成带有独特视角的风景油画创作,通过风景这个媒介传达出自己的观念,这有别于传统的再现式油画实践教学。

此外,我们也通过教改项目对风景的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将传统的透视课程与风景画的构图相结合,形成了风景透视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透视与构图的关系,透视不仅是一个空间表达方式,运用在风景画的构图中,还能调整观者的视角,便于艺术家强化或者弱化自己的观点。又比如以中国传统的山水观和自然观为切入点,与西方风景画的模式发生关系,进行吸收与转化。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尝试,解决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和过于单一的问题。中国的风景油画创作一直以西方风景油画作为范本,带有强烈的西方视角、西方技法和西方观念,这会造成学生创作的作品模式化,不接地气而且缺乏时代精神。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板块以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的中国风景题材油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很多对中国传统的山水观和自然观吸收和转化的油画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中国风格”“写意油画”“意向油画”等比较前沿的艺术主张。以中国新时期的艺术导向和西方传统的风景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得教学思路既结合现实情况又富有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观和自然观的吸收和转化,除了借鉴中国山水画,还可以拓展到中国文学、音乐等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国风景油画的内涵,指导学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风景油画作品。该项目结合了本土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立的中国风景油画创作课程,也充实了中国美术教育在风景画层面的教材和教学案例。

张迈龙 观星者系列之一 布面油彩 180 cm×120 cm 2020年

尹文静 物语·阳台一角系列三 布面油画 180 cm×150 cm 2018年

蒙秀美 城墙·拙系列一 布面油画 150 cm×150 cm 2018年

李横岩 我在南方·城村系列一 布面油彩 180 cm×180 cm 2018年

卢尹世盟 孤独之旅 布面油画 130 cm×200 cm 2019年

随着风景题材油画的兴起,风景作为文化媒介已经可以承载更多内容和拓展到更多领域,“地域性”是风景题材绘画有别于其他题材绘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地域性”的特点还可以延伸到地缘学的问题,使得风景题材绘画的内涵从自然主义的审美方向往政治、文化、经济、人文环境等当代问题切入的可能性更大,这也使得艺术家可以利用“风景”这个媒介传达更多的观念和思想。此外,相对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那它也就是一个特殊的地域,反映中国的国情无非就是描绘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情风俗和因此形成的渊源文化,通过对风景题材绘画的研究也许能提供相关启示,这也是我们风景绘画工作室一直履行的教学理念。

蒋深丰 夜市 布面油彩 160 cm×180 cm 2020年

唐巧 大街小巷系列之一 布面油彩 150 cm×120 cm 2020年

林家杰 围城 布面油画 150 cm×180 cm 2018年

宁家愉 流逝·存在 布面油彩 120 cm×180 cm 2020年

猜你喜欢
风景画布面油画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油画《惊涛拍岸》
智力大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