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血清TOS、TAS、PON1水平的影响

2021-01-27 09:59张璐
当代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肺结核机体耐药

张璐

(沈阳市胸科医院肿瘤介入科,辽宁 沈阳 110044)

近来年,耐药结核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临床防治结核病带来新的挑战。利奈唑胺是一种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提高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1-2]。本研究旨在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方法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5~65 岁,平均(45.35±2.72)岁;病程 6 个月~3年,平均(1.38±0.25)年。研究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25~66 岁,平均(45.41±2.71)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37±0.26)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临床确诊为耐药性肺结核;③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利奈唑胺过敏者;②合并炎症全身性疾病者,合并肿瘤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③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④中途退出或拒绝参与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国家标准肺结核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力克肺疾+丁胺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8 个月,或给予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吡嗪酰胺治疗12 个月。同时给予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00655),每次0.2 g,每天2次;口服环丝氨酸胶囊(Dong-A ST Co.Ltd,批号H20140984),每次250 mg,每天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利奈唑胺片(Pfizer PharmaceuticalsLLC.批号H20130609),每次600 m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空洞闭合时间、病灶吸收缩小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以及抗酸染色涂片阴性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及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水平。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ON1水平,采用二甲酚橙法检测TOS及TAS水平。③比较两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痰液检查未发现结核杆菌,胸部X片提示病灶完全吸收,空洞闭合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痰液检查发现结核杆菌明显减少,胸部X 片提示病灶有所吸收,空洞趋于闭合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及神经末梢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Table 1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Table 1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抗酸染色涂片阴性时间71.31±9.36 87.86±9.49 6.801 0.000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空洞闭合时间97.73±8.71 156.48±11.54 22.257 0.000病灶吸收缩小时间39.34±4.62 48.52±4.74 7.596 0.001痰培养转阴时间43.90±10.34 63.73±10.71 7.296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OS、TAS及PON1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AS、PON1 水平明显增高,TOS 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OS、TAS及PON1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OS,TAS and PON1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OS、TAS及PON1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OS,TAS and PON1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N1(U/L)15.37±6.26 32.84±7.73 15.34±6.25 23.42±7.55组别研究组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AS(μmoL Trolox Eq/L)1.36±0.23 3.13±0.46 1.38±0.24 2.23±0.36 TOS(μmoL H2O2 Eq/L)23.42±6.37 11.38±5.46 23.43±6.22 16.48±5.67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中胃肠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害2 例,皮疹2 例,神经末梢炎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7/30);对照组中胃肠道反应2 例,肝功能损害1 例,皮疹1 例,神经末梢炎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5/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难题,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主要原因与依从性差、不合理的化疗方案密切相关[3]。常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疗效不佳,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和死亡率,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利奈唑胺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在治疗耐药结核病中疗效确切[4-5]。

利奈唑胺属于一种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能够与位于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RNA上的位点相结合,进而有效阻止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效果的作用[6]。另有研究证实,即使是最低抑菌浓度的利奈唑胺也会对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有同等抗菌活性,且对快速增殖期与静止期的病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此外该药的防突变浓度较低,药时曲线下面积较大,因此,耐药率较低,药物不良反应较小[7-8]。

TAS 是反映机体抗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TOS 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而PON1为属于一种钙离子敏感的脂肪酶,该物质能够水解脂质过氧化物,且其水平的变化与机体内抗氧化酶水平降低和内脂蛋白类物质氧化产物升高等密切相关[9-10]。一般当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下,PON1水平会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TAS 和PON1 水平明显升高,TOS 水平明显降低(P<0.05);说明利奈唑胺能够有效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并显著改善机体应激状态。另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明显提高,症状恢复改善时间明显缩短,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提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效果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应用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应激状态,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结核机体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基于ANSYS的液压矫直机机体的疲劳及模态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