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水平的影响

2021-01-27 10:00林海涛
当代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达拉氯吡格雷

林海涛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于精神外科的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部供血突然出现障碍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通常为脑部血液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等引起疾病,形成管腔闭塞或狭窄,进而引发急性脑供血不足,直至发展成急性脑梗死[1-2]。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耳鸣、眩晕、头痛等,多发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人群,发病时间通常在睡眠或休息时,且在数小时至1~2 d 达到疾病高峰,如治疗不及时,极易致死[3]。即使得到治疗,也有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精神外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60 例。观察组男 32 例,女28 例;年龄40~73 岁,平均年龄(56.51±6.23)岁;病程8~70 h,平均病程(38.79±5.25)h。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13±6.30)岁;病程6~72 h,平均病程(38.12±5.19)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了解并同意参与本研究;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的诊断标准[4];③均伴有家属随同。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者;②具有听力或视力障碍者;③无法正常沟通者。

1.3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采用ACI 治疗方式,包括对患者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脱水降颅内压、调脂、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规格:75 mg/片)治疗,每次75 mg,每天1次,温水送服,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规格:20 mL︰30 mg)30 mg 治疗,与0.9%100 mL 的氯化钠注射液融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 次,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及出凝血常规。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基本痊愈(症状消失,体征正常)、显效(症状好转,体征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均缓解)、无效(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采用NIHSS评分量表,共分为 11 个维度,15 个项目,每项目 0~4 分,满分 42 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损伤程度越严重。③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共10 个项目,每项目分为0~10 分,满分100分,>60 分为轻度障碍,41~60 分为重度障碍,21~40 分为重度障碍,<20分为完全残疾。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的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指标,采用ELISA 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ET-1 指标,数值<5 ng/L 即为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ADL 评分比较 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浆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血浆ET-1、NO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血浆ET-1水平较低,NO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NIHSS 23.84±3.43 23.45±3.31 0.634 0.528 15.33±3.16a 9.92±2.13a 10.996 0.000 ADL 39.05±8.17 38.86±6.75 0.139 0.890 56.61±5.43a 67.54±6.69a 9.826 0.00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ET-1(μg/L)145.21±20.26 142.15±18.59 0.862 0.390 68.85±14.21a 50.26±10.12a 8.254 0.000 NO(μmol/L)60.24±13.26 58.96±11.20 0.571 0.569 78.95±14.01a 95.16±16.62a 5.776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的往往在于保护并修复易受损神经,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快速恢复脑血流灌注等,从而避免或降低脑损伤后的后遗症发生率。据调查,抗血小板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而氯吡格雷是一种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扩增、活化,进而避免血小板的聚集。另外,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可能会引起患者生理方面的改变,而对于单纯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考虑采用联合手法进行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患者脑部神经的保护以及改善血浆内皮组织进行分析并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ADL、血浆ET-1、NO 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神经、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依达拉奉是一种可以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的药剂,同时也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利用血脑屏障,迅速清除存在于脑组织中的大量毒性羟基;同时对于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控制缺血症状的扩散,进而降低脑损程度[7]。此外,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氧化性细胞及脑水肿,原因在于其可控制花生四烯酸的量,所以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8]。因此,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不仅可以增加其疗效,促进脑部神经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能显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起到增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血浆内皮功能。

猜你喜欢
达拉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