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27 10:00陈丽朱柯佳温馨郝芬
当代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面积护患满意率

陈丽,朱柯佳,温馨,郝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重庆 400038)

大面积烧伤是指总烧伤面积≥50%的烧伤,烧伤后48 h是烧伤的休克期。研究发现[1],烧伤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的患者继发全身性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和病死率明显高于休克期度过平稳者,且伤后第1个24 h是治疗的“黄金时机”。因此,国内外在烧伤休克期医护的工作重点是抗休克、抗感染等一系列抢救生命的措施,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相对薄弱。在对本科近3年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住院调查和出院后随访中,结果显示,82.54%患者表示休克期是最痛苦的时间段,55.08%的患者对本科休克期护理不满意。为提高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本科从2018年3月开始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中试行人文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8 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38.25±8.04)岁;烧伤面积为总体表面积(TBSA)50%~88%,平均(70.24±6.74)%。对照组男18 例,女10 例;年龄18~78 岁,平均(44.83±10.27)岁;烧伤面积为TBSA 51%~92%,平均(76.08±10.6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烧伤面积≥50%;烧伤休克期(在烧伤后48 h 内入院治疗)。排除标准:年龄<18 岁;烧伤面积<50%;入院时间>伤后48 h;智力、沟通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烧伤休克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人文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热情接诊,烧伤后往往不能立即进入专科救治,有的甚至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辗转,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入院时患者既担忧又恐惧,热情的接诊,可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②入院宣教,入院宣教需对患者本人落实,由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重,护士常常对患者家属实行入院宣教而忽略患者本人,使患者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患者本人进行入院宣教,可以使患者感觉自己被尊重、认可,促进护患的沟通,拉近护患距离。③健康教育,绝大部分患者缺乏烧伤疾病知识,积极专业的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更好的认识疾病,调动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2-3]。④病区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病房每日早晚通风各1次,每次30 min,每晚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病房消毒1 h,护士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床单保持整洁,及时更换因烧伤后体液渗出而污染、潮湿的床单、被套、纱垫等。⑤心理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表现为焦虑、恐惧、无助等[4],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和解决,是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基础。⑥隐私保护,大面积烧伤早期常常需要部分或者全部暴露躯体,患者耻敢强烈,难以接受,需要积极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安排单人间,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有效利用窗帘、床帘、屏风等。⑦双向沟通,随时注意和患者保持沟通,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询问患者的感受和要求,在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均需向患者解释该操作的目的,以及对患者的益处,不违背治疗原则的情况下的护理措施最好给患者多种选择,并以患者的意愿为最终方案。如翻身,可以询问患者是现在进行还是稍休息后再进行,夜班病房的灯光是亮一点还是暗一点等。⑧榜样激励,以聊天的方式向患者介绍被成功救治的与其烧伤程度相似或更严重的患者,通过已有的榜样,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的能力,看到希望,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运用评分法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设为3 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81~100 分)、满意(61~80 分)及不满意(0~60 分),服务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患者度过烧伤休克期后的48 h 内完成住院患者休克期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患者转科或者出院后1 周内完成出院患者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休克期满意度调查和总体住院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休克期后48 h内),观察组休克期护理总满意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出院后1周内),观察组休克期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住院满意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休克期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出院后1周内两组患者休克期护理满意度和总体住院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人文护理即护理人文关怀,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5]。我国的人文护理起步较晚,大多数的理论引用于国外,还不能体现我国的护理特征,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十分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6]。现今临床越来越多的研究实践将人文护理应用到各个护理领域和护理对象中,在患者生存质量、护患关系、满意度等多方面均取得较显著的成效[7-9]。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情重、变化快、护理问题多、对后续救治影响大,一直是整个烧伤护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0-11]。但临床休克期的护理重点均是以抗休克、保护大器官的功能以及防治并发症为主,工作重心在患者的“身”,而对患者的心理关爱却相对较少。然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患者处于烧伤早期,突然遭受身体的严重创伤,对住院环境陌生不适应,对医护人员不熟悉,对患者角色不适应,对疾病及预后充满担忧,这些心理问题虽不至于立即危及生命,但却影响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心理健康、疾病的恢复、医患/护患关系等,以至于后来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不高,甚至不满意而投诉纠纷,更有患者因心理问题出现抑郁、自杀[12-13]。

本科首次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人文护理,目的是希望从烧伤救治一开始的护理就“身心”并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指标之一,满意度的评价已在国内逐渐成为全面护理控制的指标[1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人文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休克期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总体住院满意度。出院后随访,两组休克期护理质量满意率均低于住院期间,可能因患者担心后续的治疗护理,考虑护患关系而不敢完全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患者经历后期的反复手术、换药、注射等有创性治疗和护理创伤,却未达到自己理想的恢复效果,出院/转科后还存在功能障碍和瘢痕增生等负面原因,也会影响护理质量满意度的随访结果。从结果也能看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不够,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还不够满意,虽然人文护理对其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以后的护理工作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推行大面积烧伤休克期人文护理并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猜你喜欢
大面积护患满意率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PDCA循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使用中的应用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