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入幼儿园儿童亲子互动水平与儿童早期发展横断面调查

2021-01-28 00:54王广海张云婷姜艳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亲子维度问卷

吴 岩 林 桐 李 文 王广海 张云婷 赵 瑾 朱 绮 姜艳蕊 江 帆

儿童早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1]。早期干预(如增加亲子互动)可以促进儿童实现最佳发展潜能,且对远期认知及社会-情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4]。作为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可调控因素,亲子互动一直是研究的焦点[5]。国外研究显示,早期亲子互动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读写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的发展有显著相关性[6-9],积极的亲子互动能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10,11]。此外,早期亲子互动的干预指导被证明是缩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12,13]。然而,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样本代表性差、未采用标准化测量工具、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使得对于亲子互动与儿童早期发展的关系理解不足,限制了相关干预实践。本研究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代表性人群中分析亲子互动与儿童早期能力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积极教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16年上海市幼儿园新入园儿童中产生调查人群,行中文版亲子互动问卷(CPCIS)和早期能力指数(eHCI) 线上调查,评估亲子互动水平与儿童早期发展风险的关系。本文为“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项目的衍生研究[14]。

1.2 伦理和知情同意 “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研究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号:SCMCIRB-K2016022-01)。在线上调查开始时,对被调查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充分告知,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

1.3 研究对象来源和选择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6年上海市16 个区作为初级抽样单位(PSU) ; 以上海市幼儿园9 个等级(公办示范园、公办一级园、公办二级园、公办未定级、民办示范园、民办一级园、民办二级园、民办三级园和民办未定级)为二级抽样单位(SSU) ,排除国际幼儿园。在每个PSU中的每个SSU 随机抽取1~2 所幼儿园。

1.4 纳入标准 抽取的幼儿园中所有2016年9月新入园儿童均被邀请进入线上调查。

1.5 线上调查 上海年满3周岁的孩子要求进入幼儿园,并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系统进行登记。调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幼儿园信息登记系统中被邀请调查的儿童的基本信息,为每一位儿童生成唯一问卷码。问卷链接及个人唯一问卷码由幼儿园老师分发至家长。家长通过链接进入调研界面,确认儿童信息(姓名、性别、学校、班级及出生年月)后打开问卷页面完成问卷填写,2周后自动关闭问卷系统。对个别愿意参加调研但无网络条件的家长,通过幼儿园老师发放纸质问卷,调研结束后由调研中心统一回收,组织问卷录入。通过网络问卷平台采集数据,在线问卷实时后台监控。

1.6 调查量表 “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研究”需要在线上完成9个调查量表,本文采集影响因素(基本信息、CPCIS问卷 )和结局变量(eHCI 量表)数据[14]。

1.6.1 基本信息 ①从上海市教委幼儿园信息登记系统中获得性别;②通过问卷填写日期与上海市教委幼儿园信息登记系统中出生日期计算年龄;③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和不知道/拒绝回答;④家庭年收入:过去1年中家庭实际收入(万元),<10、~30、≥30和不知道/拒绝回答;⑤主要照护人:过去1年的实际照顾孩子时间最多的人,父母、(外)祖父母和其他人;⑥独生子女:由填写人进行报告;⑦父母分居或离异:由填写人进行报告,拒绝回答视为缺失。

1.6.2 CPCIS 基于中国人群的CPCIS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2[5]。CPCIS包括12个条目,采用6点李克特式计分,0为完全没有,5为每周6次或以上。

父母报告过去1个月中参与的12项亲子互动活动的频率。CPCIS 1:一起阅读、看图画,CPCIS 2:在生活中教孩子数的概念,CPCIS 3:涂涂画画,CPCIS 4:一起玩开发智力的游戏(如搭积木、图形配对、过家家等),CPCIS 5:结合日常生活一起识字,CPCIS 6:一起听唱歌曲、诗歌、童谣,CPCIS 7:讲故事(家长讲,孩子听),CPCIS 8:做手工,CPCIS 9:做运动,CPCIS 10:教孩子生活自理技能,如吃饭、穿衣等,CPCIS 11:谈论周围发生的一些事,CPCIS 12:一起认识大自然的动植物。

12个条目得分累计为CPCIS总分,得分越高表明亲子互动越频繁、亲子互动水平越高。

知识学习维度包括CPCIS 2、CPCIS 4和CPCIS 5,故事阅读维度包括CPCIS 1和 CPCIS 7,文体活动维度包括CPCIS 3、CPCIS 6、CPCIS 8和 CPCIS 9,环境互动维度包括CPCIS 10~12。

将CPCIS得分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P75组。

1.6.3 eHCI 基于中国人群的eHCI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7[15]。eHCI对儿童的早期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共9个维度62个条目,分别为语言交流能力、身体健康、学习方法、数和概念、阅读、书写、文化认同、社会和情感技能、坚持性。家长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报告,每个条目1代表是/能,0代表否/不能(其中50、51、55、56、57条目为反向计分)。本文重点关注儿童的总体能力发展(9个维度62个条目平均分)和语数能力(数和概念、阅读、书写3个维度23个条目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越好。

鉴于5岁以下儿童总体能力发展落后约占20%[17],且早期发展受年龄的影响较大,故本文将年龄按每增加3个月分层,根据每个儿童得分在各层人群中的占比分为正常(≥P20)和风险(

1.7 样本量考虑 分析亲子互动对儿童早期发展风险的影响,参考国外已有亲子互动与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结果[2],对照组暴露率p0=0.12,RR=1.9,设置β=0.2,α=0.05,双侧检验。得出较低水平亲子互动组n=287,1∶3匹配,即N=1 148时,可以满足检验要求。鉴于“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项目”分16个区抽样,故样本量不少于18 368人。

1.8 统计学分析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家庭结构及主要照养人与亲子互动水平之间的关系。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亲子互动水平与儿童早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OR(95%CI)。根据调整应答率后的抽样概率(rpi),采用逆概率加权法(IPW)计算每个样本的抽样权重,公式如下:rwi=1/rpi。所有数据采用Stata /SE 15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6年上海市共有167 597名儿童入学并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幼儿园信息登记系统中获得登记,根据PSU和SSU二级抽样,191所幼儿园中的20 899名连续样本被邀请进入线上调查,20 324名儿童的家长同意参与并完成了9个量表(问卷)调查,应答率为97.2%。每个被邀请进入线上调查的家长填写本文的81个题项,缺失1题项变量即剔除这一个体全部数据,共剔除1 273名(剔除率6.3%),最终进入本文分析19 051名。社会人口学因素采用IPW权重调整后,平均年龄为3.73 (95% CI: 3.73~3.74)岁,男生52.45%(95% CI: 51.45%~53.44%)。

2.2 亲子互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CPCI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8,总体能力发展α=0.87,语数能力α=0.84,均处于较高水平。表1显示,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因素组间亲子互动水平的差异,年龄较大(aOR=1.14, 95% CI: 1.04~1.24)、男生(aOR=1.25, 95% CI: 1.18~1.31)、主要照样人为祖父母或其他人(相较于父母,祖父母:aOR=1.66, 95% CI: 1.57~1.75;其他人:aOR=2.00, 95% CI: 1.64~2.44)、父母分居或离异(aOR=1.43, 95% CI: 1.22~1.66)与较低亲子互动水平有关。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相较于高中及以下,大专:aOR=0.51, 95% CI: 0.47~0.55;本科:aOR=0.35, 95% CI: 0.32~0.37;硕士及以上:aOR=0.28, 95% CI: 0.25~0.31)、家庭年收入较高(相较于<10万,10万~30万:aOR=0.78, 95% CI: 0.72~0.84; ≥30万: aOR=0.60, 95% CI: 0.55~0.65 )、独生子女(aOR=0.70, 95% CI: 0.66~0.74) 与较高亲子互动水平有关。

表1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及其与低亲子互动水平的Logistic分析结果[OR (95% CI)]

2.3 中文版亲子互动问卷总分及其维度得分 上海地区亲子互动水平的平均得分为2.68(95% CI: 2.66~2.70),CPCIS 1~12平均分分别为2.82 (2.79~2.85)、3.01 (2.98~3.04)、2.46 (2.43~2.49)、2.57 (2.55~2.60)、2.24 (2.21~2.27)、2.98 (2.95~3.01)、3.01 (2.98~3.05)、1.67 (1.65~1.70)、2.39 (2.36~2.42)、3.47 (3.44~3.50)、3.12 (3.08~3.15)和2.47 (2.44~2.49);知识学习维度平均分2.61 (95% CI: 2.59~2.63),故事阅读维度平均分2.92 (95% CI: 2.89~2.95),文体活动维度平均分2.38 (95% CI: 2.36~2.40),环境互动维度平均分3.01 (95% CI: 2.99~3.04)。根据抽样设计调整了CPCIS得分的加权平均数。

2.4 亲子互动得分与早期能力指数相关性分析 表2显示,较低的亲子互动水平是影响儿童早期总体能力发展的危险因素,相较于>P75, ~P75: aOR=1.98(95% CI: 1.71~2.30); ~P50: aOR=3.14(95% CI: 2.73~3.61); P75, ~P75: aOR=2.06(95% CI: 1.73~2.45);~P50: aOR=3.40(95% CI: 2.89~4.00);

表2 亲子互动得分与早期能力指数的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大规模人群样本,对亲子互动水平和儿童早期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亲子互动水平与儿童早期能力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以往诸多研究[6, 15,18-23]一致,提示亲子互动对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和家庭环境因素(是否独生、父母婚姻状况、主要照养人)是影响亲子互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儿童,更可能有较高的亲子互动水平,而父母分居或离异及主要照养人为(外)祖父母或其他人则亲子互动水平较低。参照以往研究,社会经济水平和家庭环境因素之间通常是相互联系的[24]。在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中,儿童更易经历父母分居或离异、(外)祖父母或其他人主要照养等,而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亲子互动的减少。国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在社会阶层较低的家庭中,亲子互动的时间和频率更少[25-27]。这一现象的潜在原因可能是,低社会阶层家庭往往需要父母均全职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亲子互动水平降低。因此,促进亲子互动,重点应当关注低社会阶层家庭。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以缓解这部分家庭照养孩子的经济和时间压力。另外,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互动水平更高,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竞争,独生子女容易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而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双方通常要为多个孩子的照养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亲子互动的机会。

相较于(外)祖父母或其他人为主要照养人,父母为主要照养人的亲子互动水平更高。这一点除了社会经济水平因素外,可能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相关。在中国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较为普遍,因而隔代养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教养观念与认知资源的局限性,祖父母更多地给孙辈提供物质上的满足,甚至过度满足,而缺乏情感等方面的心理支持,较少与孙辈进行阅读、绘画、讲故事等活动[28]。因此,相较于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中亲子互动水平更高。提示在祖父母照养孙辈时应注重提升与其互动的时间与质量。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应当承担更多的照养义务。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29],本研究发现高风险的儿童早期发展与较低的亲子互动水平有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科学育儿指导需求中,家长对亲子游戏互动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而更多关注养育技巧[30]。意大利一项出生队列研究发现,亲子互动对早期神经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认知和语言发展领域[31]。日本的一项纵向研究显示,全职工作的母亲在空闲时间与幼儿有足够的互动,能够降低幼儿发育迟缓风险,而社会组织为长期工作的母亲提供的日常托儿支持有助于调节母亲工作与儿童发展的负向关系[11],提示母亲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并且社会应发展体系化的托儿支持服务。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得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研究结果可以代表上海地区3~4岁儿童亲子互动与早期发展水平。另外,高应答率的大样本使得结果更为可靠。本研究的局限在于调查范围仅限于中国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上海地区,结果推广到更大范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且由于是横断面研究,只能说明亲子互动与早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总之,本研究表明,亲子互动与儿童早期发展密切相关,为今后儿童早期发展工作中亲子互动相关的积极教养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亲子维度问卷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