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2019年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8 12:09申,白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浙江省体质

马 申,白 龙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与军事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1],为新时代体育健康教育指明方向。国务院颁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将大学生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水平[2]。然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国家和地方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3]。浙江省委2008年颁发的浙委〔2008〕1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与公布制度”[3-4]。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该制度实施效果如何,课题组对十多年的“浙江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动态追踪分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为引领,构建“体教、体卫、教卫”深度融合以及形成学校、家庭及社区多元联动管理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项目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2007—2014年,浙江省高校[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1 607 567名大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对象年龄20±0.43岁,其中男生有802 417人、女生有805 150人,文科803 583人、理科803 984人,大一430 262人、大二404 240人、大三391 315人、大四381 750人。2015—2019年每年4月对浙江省本科院校大三学生及高职高专大二学生进行现场抽测。按文理科(每校各100人)随机抽测,2015—2019年间应测总人数99 200人,实测人数98 768人,实测率为99.57%,本科院校54 327人,高职高专院校为44 441人,其中男生49 514人,女生49 254人,平均年龄在20±0.76岁[5-9]。

1.2 方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中规定的体质监测方法和要求进行测评[10],主要包括身高、体重、50 m、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 000 m(男)/800 m(女)、立定跳远和握力项目的测试。2014年开始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2014年修订版》中要求和方法进行实测[11],学生的力量素质由握力改为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项目进行测试。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各项目指标权重计算综合得分,80分以上视为良好,得分60分以上为合格。大学生BMI在17.9~23.9 kg/m2(男)、17.2~23.9 kg/ m2(女)为正常;BMI≤17.8 kg/m2(男)、≤17.1 kg/m2(女)为低体重;在24.0~27.9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以上项目均有专业教师进行施测。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各个项目权重指数计算综合得分,对各测试项目合格率、良好率、及格率及平均分进行了排名和统计,对各测试项目等级进行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2007—2014年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规律

表1为2007—2014年大学生各项目测试情况,从表1可看出,身体素质除了握力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有所下降外,其它素质均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尤其在50 m跑、肺活量体重指数、及立定跳远方面提高显著,在1 000 m/800 m跑方面也有所改善。

2.2 2007—2014年大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规律

表2为2007—2014年大学生身体形态情况统计。据表2可知2007—2014年大学生身体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验出率明显增加,超重比率由2007年的3.3%增至2014年的4.6%,肥胖率由2007年的5.1%逐渐增至2014年的8.2%,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期间低体重验出率变化不显著,分别在45.2%~44.0%之间,大学生低体重现象有所改善。

表2 2007—2014年大学生身体形态变化情况

2.3 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规律

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波浪形走势(见表3)。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2010年后有比较显著的提高,到了2013年又出现了拐点。2007—2013年的优秀率、良好率与及格率都有逐年上升趋势,到了2013年出现下降趋势。

表3 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4 2015—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情况

自2015年起浙江省教育厅每年4月起对每所高校进行抽测。2015—2019年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平均分分别为:67.50、68.10、69.90、70.41、70.35,从大学生体质健康平均分走势不难看出大学生体质健康各测试项目成绩均逐年提高,尤其在学生的力量(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素质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善(见图1)。

2015—2019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合格率分别为:79.00%、80.60%、85.00%、86.46%、86.62%(见图2),优良率分别为:9.30%、10.70%、14.05%、15.82%、14.66%,说明大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的人数、优秀及良好人数也在逐年提升。

图1 不同学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平均分情况

图2 不同学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合格率情况

3 讨 论

2007—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身体素质除了力量和柔韧素质下降外,其它方面逐年向好,2010年后变化尤为显著。2010年浙江省意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由浙江省教育厅组成的体质监测领导小组,专门对学校实施《标准》进行监督和指导工作,而且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被列为浙江省教育厅考核各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

2007—2014年大学生超重和肥胖验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造成大学生肥胖和超重的主要成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12];高中时期为闯高考这座独木桥而缺乏锻炼的这种意识蔓延到了大学;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导致学生久坐缺乏运动等。上述这些均是促成大学生肥胖及超重人数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

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呈现波浪形走势。2010年后有所回升,这时期国家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了校园快乐体育的弊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加上各高校对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学校把“阳光体育运动”纳入了校园活动中后效果比较显著。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逐年提高。

根据上述情况,浙江省教育厅为检查各高校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落实情况,自2015年起每年4—5月,抽调专人对省内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抽测。抽测结果显示,2015—2019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均呈逐年向好,各项素质除了引体向上提升不显著外,其余项目均有所提高。这一效果的取得与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制密不可分。浙江省教育厅把各个学校学生体质达标情况作为各学校分类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每一年定时向社会公布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排名情况,迫使学校领导、行政主管部门、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师及学生社团等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这也开创了全国高校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面的先河。浙江省在学生体质监测和管理方面,通过近些年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走势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学生的肥胖和超重验出率较高,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优秀率偏低。十多年过去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未能完全实现浙委〔2008〕11号文件的目标,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4 结 语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任重道远。因此,为高校进行大学生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以新时代体育思想为指导,开创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促进工作新局面。(2)进一步聚焦大学生健康促进干预工作,促使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医疗卫生、心理健康、营养膳食、家庭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3)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案的制订,应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社区综合的运行管理模式,以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学校是主导力量,家庭是重要基础,而社区是体育一体化的依托和载体。(4)在政府组织指导下形成了体育、卫生、教育等多个系统广泛参与的协调机制,构建大学生健康促进的体教、体卫、教卫融合协调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浙江省体质
《初心》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