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艺术

2021-01-28 06:56张娟娟
锦绣·下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价值观价值

张娟娟

摘要:艺术中的审美观是一幅作品诞生的前提,美没有标准,但审美却有层次。客观意识的审美与主观意识的审美是有本质区别的,审美的主观认识是要在头脑中不断取舍才会产生,而这些与对待生命的观念、阅历、价值观念等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艺术;审美意识;主观意识;价值;价值观

每个人对美有有着自己的见解, 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都会导致对美的追求不同,美没有统一而全面的标准,但在绘画里却有不同层次的美。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由客观存在到主观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价值,有价值的审美观念才可以创造有价值的艺术理念。

要谈艺术的审美,就不得不谈审美的本质问题。格·尼·波斯比洛夫一本《论美与艺术》的著作里写到“任何单独的物质存在和任何对象的审美属性,不是它的本质本身的属性,而是对象在其全部完整性中和全部被直接感知的具体性中外在表现。同样清楚的是,对象的审美属性的特征从来都是由它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这句话可以用几个例子理解,比如郁郁葱葱的山顶上,夕阳夕下的景象,这是美的。给人一种美的体验,生理的愉悦之感。例如猎豹捕杀猎物时,跳跃的身姿,以及专注的四目,那种威严的姿态,也是美的。再例如一名学者在图书馆专注的思考,紧促的眉毛,会被他这种状态所打动,从而产生心理涟漪,这一刻也是美的享受。而以上现象统统都展现了美的本质。但这种直接的感官体验,却不一定具有审美价值。审美的属性是由审美本质为基础的,只是审美本质给予的只是审美的可能性,而美靠自己个体的力量或某种方式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是由人体的客观意识变为主观意识。美是同时对生理与心理的刺激下产生的遐想与自我意识感,不同与生理愉悦但又避不开生理愉悦,不同于逻辑思维却有理性因素。审美经验不仅仅是生理享受也不仅仅是理性分析,是多种感知综合进而对内心产生涟漪。这样的谈论是浅显的,美的产生绝不仅仅只是外在表象和内在因素这两个方面,还有意识领域的问题。个人审美意识源于社会意识,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各个国家的社会意识都是在每个国家的社会关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人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在社会关系意识的基础上发展的。对社会的不同理解,在审美体现上也是不同的。 从古至今都有审美认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性。原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野性美,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充分开发,更多的是对无机天然自然界赞美的美。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见所闻所感的不同,随着思维个性的成长,开发了更多对有机生命体的美的描绘。原始的自然都事物不再“照搬”,而是经过主观意识二次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成为了欣赏对象。这就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阐释的美的悦志悦神的层次,是?种主观意念的意境之美。触其根源,艺术是借助于某种物质手段和符号把生活的社会特性再现出来,以表达对于社会特性的在情感上、思想上的理解。艺术的审美是一门意识形态的艺术。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是其意识形态的表达。而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官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简单来说,想要艺术的审美性提高,不能对对象依葫芦画瓢,而要有自身思想的输出。就像一幅风景画,并不是仅仅为了描摹自然美而创造出来的,而是为了表现画家对于自然的某种感情态度,如若一名画家只是陷入单纯的自然主义,那他的作品就会丧失意识形态上的美感。艺术学从黑格尔时代开始,有了另一个名字—美学。美学是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从文艺复兴起的学院派画家一直追求写实,造型,空间的美感,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人体自由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直到“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开启新的绘画形式,趋于“平面化”的立体主义打开了艺术新的视野,使绘画出现纯碎式的艺术形式。再到杜尚的《泉》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艺术高高在上的地位,使艺术像随处可见的现成品一样,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艺术家。艺术就是这样,在不断的颠覆前人的思维,创造新的形势。有破才有立,有立才能破,审美与艺术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不同美术课程的授课对比中可以发现,有些美术课程老师在第一节课会告诉学生,忠于自己忠于自由找到自己的绘画感觉,再将造型服务于你的创作。有些美术课程是以人和物的造型、空间、形式等要素为开始,然后再在绘画的过程中寻找自由表达的感觉。其实造型与感受都重要,两者之间相互存在,破与立,取与舍,恰恰是审美提高的一个必经过程。一幅艺术作品中舍多舍少,破多破少,都是艺术家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不间断摩擦才能得出的结论。“外师造化,中得?源” 绘画在实?、审美、传情达意??不断寻找和谐的美感。艺术审美的提升强调最多的还是找到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应当从一副无形的物象中找到有形的艺术。一副画面中笔触的机理、颜色的表达、体块的构成,统统都可以组成作品的情绪语言。大胆的虚大胆的实,将自己的感觉力无限放大。这个过程这是一种破!造型能力决定作品的下限,自我表达是艺术上限。就像立骨挂肉一样,有内在的东西支撑,外在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至少画面是有“底线”的。破与立,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就是这种不断的否定画面,又重新建立画面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审美与艺术提高的过程。

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有着紧密联系。例如这就是为什么卢西安·弗洛伊德即是一名伟大心理学家又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艺术家对美学的感受是全方位的,不是只有技术就可以的。艺术性高低的标准,是建筑在整个意识形态上所达到的高度。意识通过语言、数字、符号描写表现出来,变成许多人、许多社会成员感受、认识和评价的对象,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获得某种实际意义和被运用。同样,审美与意识是是相互作用的,审美的提高有助于思维意识的进步。审美层次高低决定了所创造出艺术品的价值,影响着人们的意识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艺术与审美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和谐。艺术是一门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学科为一体的门类,而审美恰恰是贯穿整个学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艺术作品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73

[2]阿恩海姆(美).《藝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635

[3]贡布里希(英).《艺术与错觉》.广西美术出版社.404

[4]贡布里希(英).《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688

[5]刘淳.《中国油画史》.中国青年出版社.462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669

[7]蒋勋.《美的沉思》.湖北美术出版社.303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