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观探析

2021-01-28 10:42曹申曹晓月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质量观民办民办高校

曹申 曹晓月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社会。高校继续教育将蓬勃发展,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规模也将不断扩大。继续教育质量将为人们所重点关注,民办高等继续教育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学员的年龄不等,学历不等,学习目的不同,学习时间不一。学员的实际情况对民办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发展性、适应性、社会服务性、多样化四个方面来阐述民办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质量观。

关键词: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球终身学习大会更是强调开展终身学习,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以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此,继续教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年 —2020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也日益壮大。民办高校为了扩大自身的规模,分享教育经济的一点蛋糕,也加大了对继续教育的投资。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目前有继续教育学院大专和本科学生约10000人。民办高校一直在大众对其教育质量的批判声中成长,那么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又如何年看待呢?民办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不等,学历不等,学习目的不同,学习时间不一,学员的实际情况对民办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般来说 ,民办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质量观离不开这么几点:发展性、适应性、社会服务性、多样化等等。

一、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质量观。

培养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期内得到发展,英国学者弗雷泽(Macolm Frazer)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发展质量,即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实际操作水平发展。英克尔斯(Inkeless)和斯密斯(Smith)的现代化理论提出现代人应具备的12项特征:愿意接受新经验;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变迁;易于形成意见;热衷于资讯搜集;在时间感上倾向于目前和未来;重视效率;有计划性;具备一种可计算感和信任感;注重工艺技能的价值;重视教育和职业声望;承认和尊重他人;了解生产过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相对要差一点,但在人的发展方面与其他大学生是一样的,他们终究要服务于社会。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来源大部分与其他高校的继续教育的来源是相同,即当年高考分数没有上线或相对落后的高中毕业生,但又有相对的独特性,即有一部分学生的分数更低,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相对较多,来自社会的其他青年相对多。学生来校的目的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学生目标明确,就是为了更好提高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是寻找对口专业,以便更好提升自己;有的学生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学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进了大学就是大学生了,有一定的虚荣心。然而学生进校后,不管学生们承不承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要发展自己,为了现在,更为了将来;为了近期,更为了长期。尽管学生们以前的学业成绩不太好,或者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学习,但他们来到高校就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有一个突破和飞跃。

高等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质量上,而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学生有多大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多大的突破和飞跃,就是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一个彰显。

二、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适应性质量观

我国高等教育专家房剑森认为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适应性有多重含义,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与高等教育使命相一致,是否与教师的要求和利益相矛盾,是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就业就职需要。从学校方面看,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适合于社会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今后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并获取较高的经济回报,以及为继续教育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从学生身心发展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学生大多存在不良适应心理,如生活适应困难,校园交往不畅,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意识和客观性。学校应有效地培养这类学生,把他们引入正确学习之路,造就完美人格,使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办高等继续教育是新生儿,带有一定的边缘性,它的命运注定它的强烈适应性。社会上眾多的目光打在它的身上,映照着它的成长,一些人怀着期待的目光,一些人怀着质疑的目光,一些人怀着否定的目光。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如果不能有较好的适应性,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就会出现生存艰难。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只有充分考虑到社会预期目标和个人的需求,并适应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动力,才能更完美地体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质量观

为社会服务来自于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随着大学为社会工业化进程提供越来越多的科技支持,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高等教育培育出高层次人才,最终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服务。民办高等继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离不开为社会服务的目的,甚至与服务联系更紧密。如果毕业学生不能更好为社会服务,就将为社会所遗弃,教育就变为失败的教育。就历史来讲,中国新高等教育自成立以来,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即强国富民。不管是最初的京师同文馆,还是后来蔡元培管理的北京大学,他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优秀的中国人才,以便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周恩来提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求莘莘学子要把知识运用到为国家服务当中去。目前,我国在大学生中试行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村官服务都强调了社会服务功能。美国麻省理工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训工作的理念之一就是紧密联系现实, 服务国家社会。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始人威廉·巴敦·罗杰斯(William BartonRogers)认为,学习者将从趋向于有用目标的动力中获益。总之,民办高等继续教育离不开社会服务功能,只有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有更远大的发展前景。

四、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多样性质量观

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活动正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传递知识,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技,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等。多样性强调要打破传统高教结构,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大众化阶段,作为现在民办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是根本不敢想象有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正是因为现行高等教育打破了精英化教育模式,迫使高等教育要有新的模式,那就是必须要多样化发展。而民办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一般来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如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育上不能是一个模式,不能用一个框子把他们全部框住。而是要多样化,全面化地发展每一个学生。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发展优势,理解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尽可能丰富自身,并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4]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东南学术,2001,(2):24-25.

[5]薛天祥,周海涛,时伟.确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正确观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7)

[6]申培轩.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兼论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李建斌,美国名校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J],《继续教育》2008年(8)

[8]黄正,苏浩迥.追求每个学生的最好发展[J].现代教学,2011,(4).

作者简介:曹申(1971—— ),男,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曹晓月(1998——),女,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教师。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湖南 常德 415900)

猜你喜欢
质量观民办民办高校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机会公平问题的思考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