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1-29 08:08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徐静娴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判别式教师应文本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 徐静娴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培养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需要教师站在战略的高度,履行好教师的神圣职责,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新途径,着力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教育教学环境

“以人为本”旨在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角”,应彰显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主体精神,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潜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保护初中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重视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创新。教师应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品质,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民主、宽松、开放的数学教学的环境氛围,让数学教学生动活泼、富于创造性地开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成长、共发展、共创新的“新天地”。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时,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教材(文本)上的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文本)上推导求根公式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会明白教材(文本)上是运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教师应对学困生予以指导启发,让学困生也能理解、感悟、体验到“配方法”的精髓。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探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推导求根公式,因此,学生的探究方式是多样化的。

评析:这种方法与教材(文本)上的方法相比,过程更简单,特别突出了判别式进行配方法后的结果,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完全平方。同时,进一步表明了可以运用判别式解方程,也可以运用判别式解不等式,还可以用判别式去解函数的有关问题等,以彰显判别式应用的广泛性。

应当提出,这两种教法都是由教材(文本)上的“配方法”经过反思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怎样启发学生想到“方程两边同乘以a或4a”,在教法上还有待探索。

将微笑、赞赏、鼓励融入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皆能享受到“同一片蓝天下”的欢乐,以唤发起学生探究、发现、创新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想、敢做、敢问、敢创新。

二、保护初中学生好奇心,鼓励“做中学”

教师应保护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是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强烈求知欲望的“前奏”。教师应抓住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瞄准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兴奋点”,进一步进行引申与诱导,激活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求知探索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如加大投入,建立数学实践演示操作实验室或者是开设数学“做中学”的各种活动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比如,初中数学几何题的证明,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相关联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进行证明,让学生求同求异;接着,让学生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证明,展开做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思路;然后,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证明方法,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验证,求得具有创新性的做法,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创新品质。

鼓励学生“做中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社会、大自然才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探索、共同求知、共同创新的最终归宿。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看准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以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真正使初中数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育人新理念,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民主、宽松、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努力保护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奇之心,鼓励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让学生收获人生成长的幸福。

猜你喜欢
判别式教师应文本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运用判别式解题时应避开的几个误区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根的判别式应用“大超市”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盘点根的判别式在中考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