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有效活动,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2021-01-29 07:5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李晓华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1期
关键词:所学动手数学知识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李晓华

活动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加快知识内化的历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效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展现数学课堂的魅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开展游戏活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学生钟爱的一项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将知识内容简单化,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游戏,设计趣味游戏活动,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丰富课堂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联系所教内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课前,教师先在黑板上绘制了一棵苹果树,在这棵苹果树上长满了苹果,苹果是用卡片制成的,每张卡片上都写有一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并规定能够准确计算出苹果卡片上的练习题,就可以摘下这个“苹果”。学生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都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进入游戏活动中。这时有一学生准备摘取“23×2”这一苹果,根据自己课上所学的数学计算方法计算这一练习题,最后得出结果“46”,随后,教师帮助这位学生摘下这一苹果,学生非常兴奋,主动地进入后续的数学计算中。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开展趣味游戏活动,将复杂内容有趣化,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开展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无趣,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尤其是在教师单一的语言讲解下,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对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动手体验,开展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具体化,从而可以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巧妙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抽象的内容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很多时候数学知识都源于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这一点,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将一些数学知识融于有趣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变得熟悉、具体,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为了升华学生的认知,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讲桌前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其中有笔记本,价格为5.2 元/本,圆珠笔价格为1.5 元/支,橡皮擦价格为0.8元/块。之后,教师为学生分发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买卖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时,有学生想要买5 块橡皮擦,自己思考列出了算式“0.8×5 =4(元)”,随后,递给老师5 元钱,并找回1 元钱。在完成这次交易后,学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并很主动地参与这一实践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此同时,将数学知识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展示,有助于丰盈学生的活动经验。因此,在之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活动,将课堂丰富化、趣味化,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领略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猜你喜欢
所学动手数学知识
我也来动手
非所学
非所学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