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与保护探讨

2021-01-29 12:18中国文字博物馆李宁
商展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

中国文字博物馆 李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博物馆影响的加深,为了更好地对博物馆中的文物做好保护与利用,需要对博物馆的知识产权加以设定和改进,像是设定专利权、工业设计权、商标权、版权和网络域名等,其中专利权和网络域名在后续发展中再次完成扩充。由于当下IP资源竞争激烈,而相关的知识产权法中缺乏一系列的强制性规定,从而对博物馆IP资源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进而使得博物馆IP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1 博物馆IP资源保护的现状分析

博物馆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民族性的遗产和瑰宝,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不仅有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还可以实现经济创收,并应用在博物馆文物的保护方面,从而达到双赢的良好局面。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博物馆逐渐改变了运营方式,如将博物馆中的大量资源应用在商业、工业、制作业中,以“故宫博物馆”为例,已经发行了相关的刊物和书籍,在文创产品方面包括了马克杯、摆件、故宫输入法的皮肤、故宫相关的APP软件等[1]。由此可见,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是当前博物馆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及保护,是最为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博物馆的IP资源的应用大体集中在商标权和著作权两个方面,主要是由于商标权和著作权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传播效用[2]。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情况中,著作权和商标权也是最容易被模仿、复制和篡改的,这就导致博物馆IP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然会影响到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甚至有可能被卷入知识产权纠纷中,继而对博物馆的声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下文将主要针对博物馆IP资源保护的现状展开详细的分析。

1.1 国际上对博物馆IP资源的态度

世界上的博物馆数量众多,并且每个博物馆都具备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同时在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和管理理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世界上的博物馆中,有大约30家的博物馆,在对待IP资源的态度上,始终保持着较为开放的态度,例如博物馆会在制定网站上向公众提供高清名画的免费下载渠道,并且还对下载后的使用解除了限制,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可以对下载下来的高清名画进行复制、发行、表演和修改等操作,从中就可以体会到国外有些国家对博物馆IP资源的态度十分的开放[3]。当然,有些国外的博物馆在IP资源的态度上,也较为谨慎和保守。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例,其中藏品多达150万件,但是仅有25%的藏品对外免费开放。又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IP资源的应用和保护上,虽然会给民众提供免费下载的途径,但是会对下载后的用途作出相关规定。

从上可知,世界上的博物馆在IP资源的应用和保护方面,深度和广度不同,尤其是在对博物馆IP的客体范围界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4]。我国博物馆对IP资源的界定而言,主要以著作权、域名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为主。

1.2 博物馆IP资源的分类与用途

博物馆IP资源的种类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IP资源不仅存在于文物本身,还存在于文物和文化的延伸,这就需要人为地对其赋予文化和精神特点,使其成为博物馆IP资源,所以博物馆IP资源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以博物馆存在的IP数字资源为例,主要包括了文物的高清图片、视频、相关的出版物和文字介绍等。以上IP数字资源的应用,多为开展学术研究、文化推广等,其中还具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那就是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5]。如现代影视行业和动漫行业,经常以历史文物作为创意的起始,拍摄成电影作品或者制作出动漫作品。另外,在制造行业中,有的企业还会将文物甚至博物馆(故宫),制作出各种工艺品等商品,以上都是博物馆IP数字资源的商业开发价值。由此可见,博物馆自身就是一个IP藏金地,所以要想提高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效果,作为博物馆人应该积极挖掘和寻找具备潜在价值的博物馆IP资源,进而为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推动力。

2 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

博物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播单位,不能将经济效益作为最终和最初的目的,而是要注重发挥出博物馆的文化教育性,以此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向世界展示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从而提升我国的世界影响力。基于此,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需要将文化教育宣传作用和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双赢和共生的局面[6]。就博物馆IP资源开发工作而言,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只注重IP资源的数量,此种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丰富博物馆IP资源的效果,但是却无法达到树立品牌的效果,更无法让人民群众牢牢记住博物馆的特点和形象,因此,在开展和应用IP资源时,应杜绝求多求全的思想意识,要注重优中选优,找寻到真正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的博物馆IP资源,从而使博物馆能够在文博行业中占据IP资源应用的优势地位。

2.1 博物馆IP资源的权属问题

博物馆IP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价值和研究性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博物馆中蕴藏着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文明史,还包含着大自然的丰富数据和信息,而对以上蕴藏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无疑会提升现代人对历史社会文明和自然演变的认知水平[7]。因此,将博物馆IP资源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管理与利用,以及实现开放共享,能够避免反复研究和重复研究的问题,进而有效地节省了研究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博物馆经营过程中,却对IP资源权利的归属问题,存在着复杂性,继而产生严重的权属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在于人民群众的认识方面,群众多认为博物馆属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具有非营利的特性,所以藏于博物馆内的文物,应该对外开放和共享。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知识产权当属于私权,并且具有垄断性和专有性的属性,这就造成博物馆IP资源的权属问题,与博物馆的根本职能和目的背道而驰。

2.2 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模式

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模式,直接关系到IP资源的应用所获得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所以要想保证博物馆能够名利双收,就必须积极研究和创新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模式。就我国目前发展的形势而言,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模式还处在初期阶段,主要体现在国内对IP资源的认知上,只注意到了权利归属问题,而没有看到IP资源背后的经营性应用价值,这就导致我国博物馆IP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效率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8]。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人们对文博行业的重视和关注,以及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博物馆IP资源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在文化产品设计和研发中,正式敲开了我国博物馆IP资源有效应用的大门。

现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在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上,多具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觉察力和丰富的方式,其中最为关键的点在于,国外能够深刻认识到博物馆IP资源的核心,即博物馆IP资源的转化与授权[9]。例如,国外很多博物馆多以双重身份对IP资源进行应用,既是IP资源授权者、拥有者和创造者,又是IP资源的被授权方和使用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了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效果。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当前博物馆IP资源的应用,多集中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影视动漫的创作、品牌授权等方面,虽然上述应用中IP资源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但是却始终没有偏离IP资源的主体性。此外,互联网信息技术本身就存在双面性,一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二是信息共享性和信息安全性,对博物馆IP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和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博物馆人加强对IP资源权属的重视和管理,确保IP资源在应用中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

3 博物馆IP数字资源的新技术保护

可信时间戳是在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运用密码与区块技术及权威时间,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数字化凭证,其中包含了博物馆IP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如产生的机构、产生的时间和是否被修改过等,此种措施可以理解为,为博物馆IP资源设定了一个专属的“身份证”,以此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10]。此外,可信时间戳服务,是一种被行政和司法同时认可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可信时间戳服务平台,对知识产权进行确权和认证等多种功能的服务。同时,可信时间戳还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大博物馆管理中,以便能够对博物馆IP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这就要求博物馆人必须熟练地掌握可信时间戳服务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才能实现对博物馆IP资源的有效保护[11]。

可控PDF技术,是博物馆IP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了设定唯一性的标识、对数字进行加密、对相关文档的生命周期做好管控等,从而实现对IP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与多数文件一样,一旦顺利完成发送任务,就会脱离文件所有者的管理和控制,相当于“孔明灯”的形式[12]。但是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技术,那就是通过ID、加密等程序,对文档作出动态授权,以及对文档实现痕迹跟踪的效果,如此一来就好比“放风筝”,虽然风筝飞得很高,但是文件所有者手里握着连接风筝的线,从而实现对风筝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博物馆IP资源保护中,全面推行和实施PDF技术,能够对IP资源做好系统性和高效性的保护。

4 结语

在信息时代下的文博行业发展中,博物馆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思想,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下,大力发掘和寻找博物馆中的优质IP资源,从而为我国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扩宽道路。此外,作为博物馆人应该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对博物馆IP资源实施有效的开发、应用和保护,以此为博物馆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博物馆资源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环球资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博物馆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露天博物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