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021-01-30 05:52林英英张蓉华修晓燕林丽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生儿脐带胎盘

林英英 张蓉华 修晓燕 陈 熔 林丽华 林 娟▲

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福建福州 350001;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福建福州 350001;4.福建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福建福州 350001

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与卫生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该地区围生保健服务水平、产儿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1-2]。本研究通过对2019年福建省103 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生儿死亡情况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全省的围生儿死亡率,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12月在福建省103 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发现的围生儿死亡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死胎死产组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组。103所监测医院,来自福建省9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覆盖81个县区,省、市、县(区)级医院。福建省实行围生儿死亡季报制度,各级均由医疗机构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填写,监测体系中发现的全部围生儿死亡个案填写《围生儿死亡报告卡》,并定期进行自查补漏。各设区市每季度将院内分娩的围生儿数与围生儿死亡情况汇总后上报至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三网监测办公室。本研究经过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集围生儿的相关资料,包括:产妇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孕产次、孕产史、产检情况、分娩信息(孕龄、分娩方式、胎儿性别、胎数、出生体重)、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转归、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原因、评审意见及遗传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单因素分析。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围生期I 标准:围生儿死亡即妊娠满28 周(胎儿出生体重≥1000 g或身长≥35 cm)至产后7 d 内发生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死亡数)/(孕28 周及以上的死胎死产儿数+活产儿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生儿死亡情况

2019年共监测围生儿274 815例,围生儿死亡1186例,死亡率为4.32‰,其中死胎死产1024例(3.73‰),早期新生儿死亡162例(0.59‰)。

2.2 围生儿死亡与产妇、胎儿相关情况

本研究列举了围生儿死亡可能相关因素,包括产妇年龄、户籍(城镇、乡村)、胎儿性别、胎数、出生缺陷、分娩孕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以及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表1)。

2.2.1 产妇年龄

围生儿死亡个案中,产妇年龄12~49岁,平均(29.08±5.472)岁,其中年龄<20岁36例,20~<25岁184例,25~<30岁478例,30~<35岁292例,≥35岁196例。产妇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20岁)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其中低龄组围生儿死亡率最高,为7.25‰,是总围生儿死亡率的近2倍;高龄产妇的围生儿死亡率为5.33‰。组间比较,产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1,P<0.001)。

2.2.2 户籍

2019年监测体系围生儿中户籍为城镇107 878例(39.3%),其中围生儿死亡441例(37.2%),城镇围生儿死亡率4.09‰;户籍为乡村的围生儿166 937例(60.7%),其中围生儿死亡745例(62.8%),乡村围生儿死亡率为4.4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2,P=0.143)。

2.2.3 胎儿性别

围生儿为男性的共有147 278例(53.6%),其中624例(52.6%)围生儿死亡,男性围生儿死亡率为4.24‰;围生儿为女性的共有127 387例(46.4%),其中557例(47.0%)围生儿死亡,女性围生儿死亡率为4.37‰;围生儿性别不明者有150例(0.1%),其中5例死亡(0.4%),围生儿死亡率为33.33‰。对男性、女性围生儿死亡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588)。而性别不明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其他性别(χ2=23.041,P<0.001)。

2.2.4 胎数

单胎围生儿共有267 244例(97.2%),其中死亡1115例(94.0%),单胎围生儿死亡率4.17‰;双胎及多胎围生儿7571例(2.8%),其中死亡71例(6.0%),双胎及多胎围生儿死亡率为9.38‰。从围生儿死亡的胎数来看,双胎及多胎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31,P<0.001)。

2.2.5 出生缺陷

监测体系内围生儿出生缺陷共有9 975例(3.6%),其中围生儿死亡443例(37.4%),围生儿死亡率44.41‰;无缺陷围生儿264 840例(96.4%),其中死亡743例(62.6%),围生儿死亡率为2.81‰。对是否合并出生缺陷的围生儿死亡率进行比较,合并出生缺陷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513,P<0.001)。

2.2.6 分娩孕周、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1186例围生儿死亡中,分娩孕龄为(32.81±3.782)周。按分娩孕龄分为三组,其中早产儿(孕龄<37周)932例,占78.6%,占比最高;足月儿249例,占21.0%;过期儿5例,占0.4%。

1186例围生儿死亡中,出生体重为(1937.02±845.494)g。按出生体重分为三组,其中低出生体重儿865例,占72.9%,占比最高;正常出生体重儿306例,占25.8%;巨大儿15例,占1.3%。

表1 围生儿死亡与产妇、胎儿相关情况比较

从分娩方式上看,1186例围生儿死亡中,自然分娩者979例,占82.5%,占比最高;剖宫产次之,共有164例,占13.8%;阴道手术产者43例,占3.6%。

关于孕母是否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1186例围生儿死亡中,伴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303例,占25.5%;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883例,占74.5%。

2.3 围生儿死亡原因

1186例围生儿死亡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缺陷443例(37.4%)、早产226例(19.1%)、脐带因素148例(12.5%)、出生窒息69例(5.8%)和胎盘因素52例(4.4%)。

2.4 死亡围生儿主要出生缺陷

围生儿死亡原因为出生缺陷者共443例,出生缺陷前五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117例(26.4%),染色体异常80例(18.1%,其中唐氏综合征14例),颅脑发育异常50例(11.3%),先天性脑积水40例(9.0%)以及唇腭裂17例(3.8%)。

3 讨论

全球每年约有500万围生儿死亡,发达国家围生儿死亡率为5‰~10‰,而在欠发达国家围生儿死亡率更高。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一个全球性的工作,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围生儿死亡率一直处在一个较高水平,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显示全国围生儿死亡率约为10‰。近年来,福建省围产保健水平有所提高,2019年全省围生儿死亡率为4.32‰,明显低于国内外水平[3-4],但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5],围生儿死亡率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围生儿死亡相关的因素为产妇年龄、胎数和出生缺陷,未发现户籍和胎儿性别与围生儿死亡相关。本研究发现,双胎及以上妊娠发生围生儿死亡的风险较单胎妊娠明显增加,这与国外的报道相符[6-7]。研究显示,双胎妊娠是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8]。低龄和高龄产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提示围生儿死亡率与产妇的年龄相关,产妇低龄或高龄可增加围生儿死亡率,这与多项研究相符[9-10]。选择最佳生育年龄(25~29岁)是避免母婴不良结局的有效措施之一,尽可能避免过早或过晚妊娠。

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依次为:出生缺陷、早产、脐带因素、出生窒息和胎盘因素,提示出生缺陷是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11-12]。目前福建省围生儿死亡原因多为一些可防可控的因素,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出生缺陷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是许多国家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出生缺陷已成为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出生缺陷是指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缺陷,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13-15]。因此,三级预防尤为重要。孕前与孕早期及早消除病因、预防发生;做好孕期保健,普及产前筛查与诊断,早发现、早干预,适时进行治疗性引产,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全省出生缺陷监测,实现从监测到预警的转变。出生缺陷监测是掌握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的基础。

早产是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预防早产有助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多项研究表明,早产与围生儿死亡密切相关[16-17]。本研究中,多数围生儿死亡为早产儿,由于其中枢神经以及肺泡组织发育不健全致使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应积极预防早产,不断提高全省新生儿抢救技术水平,建立健全规范化的三级转诊与会诊制度,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脐带因素是导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脐带是母胎连接的生命通道,脐带异常如脐动脉狭窄、边缘附着、脐带扭转或绕颈等均可不同程度影响胎儿血供,导致胎儿缺血缺氧、胎儿窘迫,甚至死亡[18-19]。本研究中,脐带因素中近半数为脐带扭转(71/148)。目前脐带扭转的原因不明,产前诊断难度大,又缺乏有效方法避免因脐带异常诱发的突发性死胎。一般认为胎动异常改变是胎儿安危的预警指标。因此建议应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孕妇自数胎动,提升其自我监测能力,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福建省其他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生窒息与胎盘因素。高危妊娠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而出生窒息是宫内缺氧在出生后的继续。因此,应尽早识别高危妊娠,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产伤与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钙化和胎盘植入等,以及产程过长或宫缩异常等均可影响胎盘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从而引起胎儿窒息[20-21]。应加强围生保健,定期检查胎盘情况,防止因胎盘异常引发的死亡。

综上所述,出生缺陷是福建省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应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出生缺陷风险,贯彻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同时加强产儿科建设与协作,加强孕期宣教,及时识别、处理高危妊娠,减少早产和出生窒息发生,是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生儿脐带胎盘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研究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引起的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对围生儿妊娠结局的影响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时间都去哪儿了
染毒的脐带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