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1-01-31 00:53吉军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师生交流

吉军红

(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马力中心小学 741317)

在数学课堂中,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主体作用,对数学教学而言十分有益.首先,它能调动课堂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它能改变传统课堂的不足,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而教师要保障课堂的效果,便要首先反思传统课堂的问题,通过新型的授课方式,让传统教学的问题得以解决,让新型课堂更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不足

在传统课堂内,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师生互动往往由教师主导,学生一般被动回答,在回答教师的提问外,更多学生也没有积极提问的意识和习惯,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也较少.学生对数学问题,未能进行充分、细致的讨论交流,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兴趣主动性的发展.师生互动少,学生自然不能发挥其主体地位,导致课堂不能让学生全面的反馈,影响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2.学生主动性不够

在传统课堂内,学生的主动性不够状况也十分明显.主动性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的知识、问题等的主动思考及解决中,而受传统教学的方式所影响,学生往往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以对新知识的教学为例,更多教师尝试主动灌输的手段,为学生直接细致讲解各类知识点,最终,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空间.在长期影响下,学生的主动意识、主动习惯受到了较大影响,他们几乎丧失了主动能力,对教师有着较大依赖,这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课堂内,教学方式的过于单一问题十分明显.更多教师对理论教学、灌输教学几乎情有独钟,此类教学法的运用,会让数学课堂更为枯燥乏味,抑制学生兴趣.其次,更多教师对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存在于简单展示微课、PPT课件的层次上,不能让两类教学法充分发挥优势特征,不利于课堂的优化进步.最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更为明显,认知能力偏低,他们需要游戏教学等方式,通过趣味模式参与数学学习,但教师对上述方式法的准备不足,而影响课堂的生动与趣味性,失去了活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1.组织学生小组学习

在数学课堂内,要促使学生实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并锻炼其各项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尝试小组学习法,带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思考、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小组学习法的应用,教师需要遵循科学的应用原则.

首先,成员分组要合理,各小组内成员间存在能力、基础的差异,并确保各小组的能力更为均衡.其次,学习目标要明确.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受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影响,更多学生会忽视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使其找到小组活动的正确方向,并做好监督引导,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教学难度要适宜.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限,组内学生的基础差异也较大,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教师应保障其探索任务的难度适宜,为学生带来探索数学的机会.

以“认识图形”为例,在本节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正方体、球、圆柱体等图形,学会辨认并了解它们的特点,为其后续的几何学习打好基础.而上述立方体,也属于学生生活内的常见图形.因此,为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学习.在各小组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其分别携带长方体、球等形状的生活用具,可以是长方形的铅笔盒,或者球形的乒乓球等.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索,以组内探索的形式,总结各图形具备的特点.在此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正方体各面相等、共有6个面等特征,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掌握图形特点.而在小组探索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各组分享他们的探索成果,再在教师引导下,对各图形具备的特点尝试总结,让课堂效果得到巩固.

2.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体现在他们的主动思考及提问中.而提问不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也能为教师授课带来参考,确保教学的目标明确,有效合理.数学教师要改变授课观念,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首先,在各类问题的讲解中,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与条件,使其具备质疑提问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利用引导性的启发语言,为学生找到质疑的方向.最后,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敢于提问,并鼓励肯定提问的学生,最终,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以“认识钟表”为例,在本节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钟表相关的数学知识,了解时针、分针等的运动规律.为体现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尝试为他们展示趣味造型的时钟,带领学生对钟面内各指针的特征进行辨认.为促发学生质疑,教师要积极“抛砖引玉”,以关键词、关键问题等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数清钟面上的数字,学生可以发现,钟面上一共只有12个数字,但它们却能代表不同的时间含义.此时,学生便会质疑,提出如“钟面为何只有12个数字?为什么不是24个?”等的问题,而当学生提问后,教师需要对其问题尝试有效解答.综上可知,教师要对学生质疑对答如流,便要提前做好课前的资料收集,确保掌握更多的时钟知识,将知识借助学生质疑、合理提问等途径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对时钟的理解.

3.强化师生沟通交流

在数学课堂中,师生交流的意义在于,活跃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爱上数学,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发挥其数学学习的主体作用.其次,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促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在课堂中,对师生交流的强化,需要教师对交流语言、交流问题合理设计,让导入语言、提问语言等,都发挥其功能作用,引导学生思维,使其变成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在本次教学时,需要学生掌握和人民币相关的知识点,确保可以正确辨认人民币,为后续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好基础.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将师生交流加强.以对百元人民币的展示为例,教师可以尝试提出“100元人民币有哪些特征呢?”等问题,引导学生从纸币数额、颜色、图案等角度,分析人民币的特征.而针对此问题,各个学生所观察到的纸币特征会存在不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更多学生的发言,认可更多学生的答案,使其感到充分的参与感及学习自信,让课堂效果得以增长,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最后,在师生交流时,教师可以刻意邀请内向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回答问题,对其答案进行肯定与鼓励,提高这些学生对数学课堂的认可,促使其以更为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数学教学强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优化,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此改善传统教学的问题,让数学教学健康发展.在数学课堂中,要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基于教学需求、学生需求,对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为学生营造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让学生的主动参与,成为优化课堂的必要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推动数学教学的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师生交流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充分发挥党员在创建先锋示范城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