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电子战装备自主维修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2021-02-03 10:38陈波郑挺肖鹏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备件电子战规程

陈波 郑挺 肖鹏

1 引言

基层部队作为机载电子战装备的直接使用者,其对装备的自主维修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机载电子战装备的完好率,是部队实战化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1]。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需求,使部队自主维修保障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是军改的重点关注环节[2]。

一直以来,在机载电子战装备研制时,考虑较多的是研制配套的维修保障设备解决基层部队日常维修需求,保障设备随机载电子战装备同步研制同期鉴定后配发部队使用,而对维修规程、方法、备件等相关问题研究不多,基层部队维修能力基本靠自身摸索形成,能力成长难以预期,不可复制和传承。即使是保障设备,也存在着与维修实际脱节的问题,保障设备难有机会按照实际维修需求持续改进[3]。基层部队不能及时获得与装备状态匹配且能力不断迭代的保障手段,故障诊断不准确,维修效率低,部队的维修保障能力迟迟难以生成。总体来说,机载电子战装备的保障,对工业部门的依赖度较高,工业部门保障团队是穿梭于部队的“骑手”和演训场边的“常客”。

无论是出于部队维修保障提效,还是军工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机载电子战装备现有的部队维修能力建设模式都需要做出优化,从纯粹的保障设备交付向维修能力交付转变,促进部队自主维修保障能力的快速生成。

机载电子战装备维修的牵涉面很广,涉及到保障设备、维修备件、维修规程、人员能力等一系列因素[4]。这些维修要素发展不均衡,保障设备比较受重视,而备件、规程、人员等要素则相对被忽略,备件与实际的维修需求匹配度低,维修规程可操作性低,维修工作经常面临无合适备件、无可用规程、人员经验欠缺的不利局面。本文认为要优化部队维修能力建设模式,达到快速形成能力目的,重点应该是构建一个能力生成体系,以实现各维修要素的协调发展。

2构建多要素维修能力生成体系

为优化各维修要素的耦合情况,需突破传统思维,从机载电子战装备的论证初期即开展基于全要素的装备维修设计工作,围绕实现部队自主保障的主线,构建多要素维修能力生成的顶层框架,如图1所示。

主要开展:

1)强化维修需求验证

在机载电子战装备的需求论证阶段即广泛开展充分的维修需求收集、分析工作,通过采取保障设备样机试用、部队试修试点等具体举措,找准维修作业模式、合理规划维修策略,切实响应部队现场需求。

2)实施多要素协同设计

如图2所示,保障设备设计与维修备件、维修规程制定同步展开,以装备数字模型为基础,保障设备的故障诊断逻辑需充分考虑与维修备件类型、层级的适应性,与维修流程、时机的适应性,与装备测试需求、标准的适应性;通过协同设计,保证保障设备诊断出来的故障,能找到可用的替换备件,有可依据的维修作业规程供操作,维修作业能有序顺利流转。

3)建立集成测试开发与管理平台

如图3所示,实现维修要素信息的全数字化管理,通过与装备数字化设计的無缝链接,与装备协同设计的响应互动,进一步加强维修要素之间,以及维修要素与装备之间的协同性。

3建立维修需求挖掘迭代机制

相对于装备而言,为保证装备维修工作的有效性,需对保障设备、维修规程、维修备件等维修要素进行更为频繁的需求调整和能力提升,主要原因:一是现代化装备在其生命周期中,会随着作战使命的演变,以及对装备应用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提升装备的功能状态。与之相应的,各维修要素的状态也应随着装备的变化而变化;二是随着装备服役时间的增加,各种装备维修问题会比较充分地暴露,前期在设计阶段设想的装备故障及其诊断逻辑,可能会与实际有较大出入,各维修要素应及时按照实际维修结果进行调整;三是维修环境、手段的变化,可能会对保障设备、维修规程等提出新的需求,维修要素需要适应这些新情况的出现。

在以往的型号项目中,缺乏合适的需求反馈机制和状态调整机会,从而导致各维修要素与维修实际逐渐脱节,进而出现保障设备被闲置、维修规程与实际不符、备件类型数量失配等各种问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队也难以形成真实的维修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一种覆盖装备生命全周期的维修需求挖掘、迭代机制,如图4所示。

该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设立装备状态响应通道

状态响应通道综合利用协同设计平台、产品数据系统、服务保障系统等信息系统作为装备状态信息的收集管道,按照装备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建立起装备的相关性故障传递模型,收集的状态信息经整理后作为相关性模型的输入,一旦装备状态的变化影响到故障关系及诊断逻辑,将触发保障设备、维修规程、备件等要素的状态变更,调整诊断模块及相关测试硬件的功能,修正维修规程规范和备件目录。

2)建立用户需求收集渠道

为使用户需求收集能常态化、规范化,在装备的研制团队中,常设技术代表,负责与基层部队对口,在装备的研制阶段、使用阶段均保持密切沟通,研制阶段以联合开发、方法研讨等形式深入掌握用户需求,使用阶段则广泛参与部队岗位比武、机务练兵、实际维修等过程。收集到的需求信息,根据保障设备等维修要素当前所处的阶段,分别予以响应:对于论证、方案、工程研制阶段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响应方式以调整保障设备方案为主;对于服役使用阶段的用户需求,响应方式以修改保障设备诊断软件、装备相关性模型、维修规程、备件目录等为主。

3)加强论证阶段维修验证

装备维修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为尽量避免在后期发生重大的状态变更,需加强装备需求论证阶段的维修验证:在装备论证阶段,开展保障设备验证样机的研制工作;确定维修试点的目标用户部队,研制团队与试点部队建立联合维修试验小组,负责在部队的维修验证全程,并形成维修验证报告;维修验证成果,转化为维修要素的研制要求贯彻到装备的整个研制过程。

维修验证重点集中在评估保障设备的使用方式、物理形态、对象兼容性等方面与部队用户实际维修工作的匹配度;评估维修方法、排故流程、备件等与实际维修的符合性与可行性。

通过维修需求迭代机制,使得维修要素的状态能与装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作战能力增长特点相适应,确保维修要素的能力能够随着需求,不断地适应性增长,实现需求端到端落地。

4构建以赛带训机务练兵模式

以往的机载电子战装备维修培训,主要集中在装备交付、保障设备交付两个时间段,前者主要培训装备的日常维修维护内容,后者则主要培训保障设备的使用方法,兼顾开展一些模拟性的维修检测培训。通常的做法是由装备/保障设备的研制人员到部队现场进行培训带教,带教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这种培训模式下,一方面参训人员面对的是服役装备,状态不能轻易改动,无法接触实际维修保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现象,因而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上的学习,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操培训;另一方面受部队执行任务的影响,参训人员、培训时间难以保证。因此部队现场的培训带教往往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培训与使用脱节。

为了充分调动部队维修人员的参训积极性,构建“战练合一、以赛带训”的培训竞赛形式。让部队维修人员将竞赛当实战,通过竞赛带动训练,促进部队维修人员实战化维修保障能力的快速形成。图5所示是以赛带训机务练兵模式示意图。

在竞赛组织管理上,由部队机关牵头,装备研制单位负责比武竞赛的组织、实施,由部队机关领导、军事院校专家、用户代表等独立完成比武竞赛过程中的评判。竞赛实施过程中,着重构建仿真维修环境,由装备承制单位根据装备的使用、维修大数据,结合装备原理,设计各种逼真维修场景,为练兵提供实战化演训、考核手段。

实践表明,以赛带训模式能够充分调动部队保障人员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参赛人员通过与装备/保障设备的研制、生产人员和使用维护人员在教与练、训与考中的深入交流,加深了对本职岗位的理解和认识,吸收了企业的成熟经验,维修保障能力可以得到质的提高。装备承制单位通过对比武竞赛过程的观察、分析和评估,直观掌握了各部队维修人员的真实能力水平,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在后续进一步深化培训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侧重,开展部队之间的差异化培训,推进培训练兵向实战化、长效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5优化用户代表过程管理方式

用户代表作为军工项目质量监管的关键角色,对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按照传统的做法,用户代表的监管重点集中在方案至鉴定阶段,对服役使用阶段的监管较少,论证阶段则基本不参与。

为适应部队自主维修保障的能力快速生成模式,需对用户代表监管方式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主要如下:

1)监管前伸后延

一是用户代表参与到论证阶段的质量监管活动中,主要参与:保障设备验证样机的研制过程管理、出厂检验监督、试点大纲评审、需求验证报告评审等;二是用户代表参与对保障设备服役使用阶段的监管,除使用期间的故障问题处理监管外,重点是加强培训大纲评审、岗位竞赛大纲评审、考核评估准则评审、比武竞赛过程监督等工作的参与力度,确保用户意见的落实和以赛带训模式的顺利实施。

2)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

在各工作环节,除了对其产出进行评审把关外,用户代表对环节内的重要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如需求研讨过程管理、维修规程研讨过程管理、装备状态响应过程管理、比武竞赛过程管理等,通过对重要过程的细节管理,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确保过程实施效果,减少失误反复。

3)加强需求管理

用户代表参与到维修需求迭代机制中来,特别是对用户需求在保障设备、维修规程等要素中的落实过程进行监管,包括用户需求研讨、需求迭代过程、用户需求闭环跟踪、用户需求验证等工作。

4)进行多要素管理

从单纯的保障设备管理,拓展到维修规程管理、备件验收管理、赛事及培训带教管理,将装备维修工作涉及到的各要素都纳入到监管范畴,切实促进各要素的质量提升。

5)进行阶段式管理

用户代表参与确定保障设备、维修规程等维修要素的状态阶段划分,依据装备的特点对维修要素进行针对性的阶段式管理。例如,针对装备的科研试飞状态、鉴定/定型状态、在役考核状态,对应的将维修要素划分为试用状态、鉴定状态、部队试验状态,按照各阶段的要求逐阶段固化维修要素状态,实现维修要素能力的渐进增长。

6结论

目前,多要素维修能力生成体系已成功支撑了多型机载电子战装备的维修能力建设,对于促进机载电子战装备维修体制由三级向两级转变,贯彻落实军改“关于大力提升部队实战化维修保障能力”重要要求,有效解决制约部队保障力战斗力提升的突出矛盾问题,发挥了很好的成效。

一是保障设备通用化程度大幅提升,目前仅用1型保障设备,就可做好多型机载电子战装备的基层维修保障工作,保障设备种类由以往的7种缩减为1种,并且,该型保障设备仍具备充足的扩展潜力,可继续向其他电子战装备推广,彻底解决了以往保障设备种类繁杂、管理难使用难等问题。

二是部队人员能力大幅提升,部队人员能充分参与保障设备研发的全过程。在试点过程中,保障设备的需求验证样机在多个部队试用,部队人员利用样机累计进行了数十架次飞机内装、吊舱的检修排故工作,再加上保障设备工程研制阶段、鉴定试验阶段的多次试用,基层部队在保障设备正式交付前已进行了大量实践,人员整体水平提升很大。

三是装备保障成本大幅下降,保障设备统型研发,节约研制经费数千万元;保障设备、维修备件的采购费用大幅下降,备件基本实现按需采购;由此还带来了仓储、管理等各方面成本的下降。

四是装备保障效率大幅提升,以往的故障定位不准、合适备件缺乏、返厂维修难等、隐蔽问题难找等常见问题明显减少,装备完好率高,基本实现了装备随时可用的战斗力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绪栋,吴让明,李小平.推进军需装备自主维修切实提升保障能力[J].軍事经济研究,2015(5):30-32.

[2] 侯安生,平本红,薛萍.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发展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8(10):20-24.

[3] 王楠,蒋龙,马云鹏.飞机保障设备发展现状及建议[J].航空维修与工程,2020(4):36-38.

[4] 侯小江,卢广林.影响武器装备维修质量的要素构成分析[J].导弹管理与维修工程,2014(4):30-31.

作者简介

陈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装备综合保障研究,健康管理及故障预测技术研究。

郑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装备检测设备研究。

肖鹏,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装备试验仿真、作战训练以及检测设备研究。

猜你喜欢
备件电子战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核电厂生产准备阶段合同SO备件管理分析
学规程 保安全
论钢铁企业的备件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