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里的“软件”发展起来
——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调查

2021-02-05 09:03杨阳腾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业园核桃软件

杨阳腾

在新疆喀什市,有一个久负盛名的“红色稻乡”——帕哈太克里乡(以下简称帕乡)。近年来,在广东深圳市对口支援下,帕乡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各类业态蓬勃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深圳援疆10年来,‘硬件’部分如基础设施,已陆续得到完善。现在的发展重心就是‘软件’部分,要在产业上下大功夫。帕乡可以说是富民兴疆的一个缩影,已经迈上了一条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新道路。”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杨春生说。

日前,笔者实地采访了帕乡,去看看这里如何探索富民兴疆的新路子。

特色产品走出去

帕乡位于喀什市东北部,绿地覆盖率达90%,是喀什市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的日常主食“馕”是新疆的一种烤制面饼,工艺独特、口味鲜明。

在帕乡万亩稻田的不远处,一座方形单体建筑外墙上“天下第一馕”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由深圳市援建的馕文化产业园。在这里,当地老百姓司空见惯的馕正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插上产业和文化旅游的翅膀,从帕乡走向各地餐桌。

笔者看到,馕文化产业园设有馕历史文化展现区、生产加工区、品尝体验区、餐饮演艺区、电子商务区、产品研发区6大区域。“馕文化产业园占地90亩,于2020年5月投入运营,按照‘产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现已投资1.13亿元。”馕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吕元红向笔者介绍,已有南达乳业、深喀农业等多家企业入驻,日均生产馕30万个,可直接带动2000余名产业工人就近就地就业。

“这里的工人基本工资一年不低于2.5万元,还有绩效奖金。有的打馕师傅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收入。”吕元红说。

为提升当地群众就业技能,馕文化产业园还兼作打馕技术培训基地,开办技术培训班。馕产业园打馕技术培训片区三片区负责人马衣努尔?阿布都热依木告诉笔者:“我们这里通过‘1+2’即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的模式,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周期为45天至60天,已有数百人结业。”

吕元红表示,将充分发挥喀什味道馕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统一标准,构建市乡村三级生产体系,提升馕产品质量;未来还将投入6000万元建立专业化研发团队,创新制作工艺,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不同口味的系列馕产品,推动馕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特色农业助增收

“帕乡生态环境非常好。因此,我们全部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标准体系,同时配套实施立体农业种养模式,在稻田间的水渠里配套养殖鸭、鹅、鱼、虾,以提高土地经济利用价值。”雷涛是深圳援疆企业——新疆优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果汇公司)总经理,他告诉笔者,稻田养鸭是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有效降低稻米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近年来,深圳在帕乡规划了万亩精品水稻生态园,着力打造“稻乡渔歌”生态项目。自2019年年底项目启动以来,优果汇公司将稻田文化经济与企业精细化运营有机整合,已投入改造资金4000万元,在帕乡等7个乡镇建立稻米种植基地。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观赏、考察、娱乐、餐饮、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帕乡核桃初加工车间的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处理核桃 摄影/文阳洋

“我们还通过区域化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提升土地收益,预计稻米产量可由农户自营的每亩350公斤提高至每亩500公斤。”雷涛说。

在“稻乡渔歌”不远处,帕乡3村乡村车间正在繁忙作业中。只见一名工人熟练地将核桃放入轧碎机,一手紧握操作杆,一个个核桃利索地裂了壳。分拣流水线上,工人们则小心翼翼地将核桃仁轻轻剥出……这里是由光华现代农业投资建设的核桃初加工车间,工人们在核桃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破壳、拣仁、分装、称重,各尽其责。

“2018年我就过来工作了,此后家里陆续添置了洗衣机、冰箱,还买了新的电动车,日子越来越好。”车间班长布阿提柯木·买买提笑着告诉笔者。

“目前,我们已在喀什当地建设核桃初加工车间和深加工工厂各一座,可生产从核桃油、核桃粉到核桃休闲食品等全链条核桃产品,2020年的销售额达3000万元。”光华现代农业总经理李聪方说。

据悉,深圳市近年来在帕乡安排项目资金4100万元协助引进深圳援疆企业,优果汇公司、喀什光华现代农业就是其中代表。

生态旅游创品牌

在帕乡6村,笔者漫步其中,村道整洁如新,村中小河蜿蜒,干净的农家小院与村间的小桥流水交汇相融,一派恬静悠然的乡村田园风光。

“这里地处克孜河与天南维其克河两河之间,水资源丰富、生态宜人,具有打造水乡优美景观的先天条件。基于此,帕乡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寻找乡愁、记忆乡愁’的建设思路,全力打造‘稻乡泉村’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帕乡党委书记王荣海告诉笔者,村中以四季为灵感,分别打造“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区域。每个主题广场按照二十四节气立有6根“节气柱”。春广场寓意着“春耕的希望”,夏广场代表着“夏耘的辛劳”,秋广场代表了“秋收的喜悦”,冬广场则蕴藏着“冬藏的丰裕”。

如今,6村“稻乡泉村”的品牌已逐步打响,区域吸引力日益增强。2020年“五一”期间,“稻乡泉村”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营业额达23万余元。

来自上海的邝沛琼正是看中了这里优美宜人的田园景象,于2019年9月来此开了一家“缸缸好”农家乐餐厅,已经成为村中网红打卡地。她告诉笔者:“我出生在喀什,母亲曾是来新疆的上海知青,2003年才跟随家人返回上海。这些年,喀什经济发展快速,机会也很多。尤其是帕乡人杰地灵,当地的驼奶、牛奶、大米都很好吃,我对这里一见倾心,陆续投了16万元开了这家农家乐。现在村里旅游业慢慢发展起来了,餐厅生意不错,大家工资也涨了。”

王荣海告诉笔者,为逐步丰富和打造旅游业态,景区正逐步实施“管理公司+合作社+农户”三级运营模式,由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价格、安全、分量标准,规范化管理运行;合作社担任管理公司物业,发挥桥梁作用。

猜你喜欢
产业园核桃软件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禅宗软件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软件对对碰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黄龙核桃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