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之路

2021-02-07 01:37鲁超
大自然探索 2021年12期

鲁超

2020年9月22日,中国公开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明确具体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路线图,不仅担负起了中国作为大国的环境责任,这两个目标的订立也是为了让所有中国人生活在更干净的环境中,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早在2019年底,我国就表示: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2020年减少碳排放的目标。这次,我们更是提出了“碳中和”的惊人承诺,我们会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要达到碳中和,就要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增加碳汇

简单地说,碳中和就是碳排放量减去碳吸收量(碳汇)的结果等于0。我们搞经济要“开源节流”,而碳中和讲究的是“减排增汇”!要理解碳中和,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碳汇。碳汇指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储存含碳化合物,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自从全球变暖成为共识之后,各界对于碳汇这个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碳汇可分为三类:海洋碳汇、陆地植被和人工技术。陆地植被和海洋碳汇是自然界中两个最重要的碳汇。每年人类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中,有一半左右储存在这两大自然碳汇中,在自然碳汇上做文章,显然是很聪明的想法。2018年4月中旬,我国多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7篇论文,从各方面介绍了中国正在努力创造的良好生态系统,其关键词都围绕着碳汇和碳库。这似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有备而来!

近年来,关于“人工碳汇”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深入,下面介绍主流的几种:

采用化学吸收法(比如乙醇胺等)对煤化工行业、火电行业、天然气厂以及甲醇、水泥、化肥等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

要封存碳,要么靠种树,要么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矿物等固体,要么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

前面提到,既然海洋是一个很大的碳汇之所,为什么不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呢?在海底的高压下,二氧化碳将变成液体,与水形成固态笼形水合物。问题是,这种做法有潜在的风险,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海水酸化,进而引起不可预测的生态灾难,所以有一些国家已经达成共识,不允许二氧化碳深海存储。另外,还有研究人员指出,在海底深埋二氧化碳,可能会将海底可燃冰里的甲烷“挤”出来。兴一利必生一弊,要知道,甲烷的温室效应可比二氧化碳厉害多了。

将二氧化碳直接注入油田,将原油“挤出”。这项技术已经有40多年历史,最早是为了提高石油的采集效率。但二氧化碳会溶解于原油,在燃烧后还是会释放出来,无法达到碳中和的目的。

往采空后的油田里注入二氧化碳给了科学家一些启发,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碳注入一些密封的地质结构里,将它们封存起来。

將二氧化碳用微生物降解。这项工作可以和上一种方法配套进行,即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同时注入可降解二氧化碳的微生物。

碳酸盐的能态低于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在地质圈里,二氧化碳最终会转化成碳酸盐,人类只要加速这个进程,就可大大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热力学上,橄榄石(硅酸镁、硅酸亚铁)、蛇纹石(水合硅酸镁)等矿物都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

人工碳汇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一些技术成熟的人工碳汇我们应该要大胆应用,而对于一些不成熟的技术,我们则要持观望的态度,通过足够多的实验,观察后续效果。尤其应该注意,不能把眼光局限于一个点,而是要从整个产业链来看问题。比如用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火电厂的二氧化碳的确被吸收了,但生产乙醇胺的碳排放有多少,开展这些技术的配套设施如何,储存吸收物的方法如何等等,都必须被考虑进去。

从目前的运营成本和可操作性来看,人工碳汇远远不能与自然碳汇相比,老老实实地种树,在当下仍然是主流。

地下碳封存方案

说完碳汇,再来看看碳排放。过去,对能源的利用,基本上等价于碳排放。也就是说,在化石燃料占据一次能源的主体时,我们要享受更好的生活,就要用更多的化石燃料,也就要相应地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丁仲礼院士说的把碳排放视为“发展权”,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走的是一条负责任的碳中和路线

其实,在减排方面,发达国家也有所动作,比如2019年,英国就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的计划。但其中的具体做法我们却不得不质疑,比如“将天然气转化成清洁的氢能”就很令人疑惑:天然气就是甲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得到氢以后,碳去哪儿了呢?这不外乎建立在一种碳转移的基础上。天然气制氢,美英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但他们国家为了要达到零碳排放,却将转化天然气的加工过程让发展中国家去做。这样一来,他们只管享受“清洁的氢能”,而让发展中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这些国家的环境污染,这显然是不负责的做法。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讲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为国家、为人民、为后代甚至为全人类负责,从而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上采取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做法。2016年,我国的承诺中包括一条:“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总供应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

2019年,我国能源结构:煤(58%)、石油(20%)、天然气(8%)、水力(8%)、核能(2%)、其他可再生资源(4%)。首先是水力,中国水电资源储量全球第一,不利用的话实在太可惜了。除了三峡以外,我们已经在西南地区布局很多。需要指出的是,乌东德水电站已经于2020年6月份正式投产发电。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大踏步发展。

然后是核电。尽管核电的争议很大,拥护者认为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反对者的理由则更加实际:历史上有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近年来有日本的福岛核泄漏。然而,我国对核电的安全十分重视,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核电事业一直稳步发展,没有出过事故,这让我们更有底气去发展中国核电事业。国外也有很成功的经验,比如法国的核电比重已经高达80%。美、俄、英等大国也相继表示,不会因为福岛事故而停下发展核电的步伐。因此,我国的核电事业可能仍然会继续稳步推进,但核能短期内是无法取代化石能源的。

最后是光伏。自从2015年超越德国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一直遥遥领先。2019年底,中國光伏面板的总装机容量超过200吉瓦,现在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是位于我国的850兆瓦的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我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1300吉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当然,和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的人均潜力还很高。目前光伏电站的设计还有很大优化空间。相信在一些关键技术突破之后,中国光伏还能进一步快速扩张。

我国在水力、核电和光伏上都已经做好了相当的准备。因此,如果我们能做到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用水力、核电和光伏这“三驾马车”将非化石能源从现在的15%提升到30%以上,那么“能源利用及成本上等价于碳排放”的那句基于化石燃料作能源的话就不一定100%成立了。

此外,中国也在核聚变领域积极探索。2018年,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简称CFETR)在合肥开建。根据公开的消息:CFETR计划分三阶段走,完成“中国聚变梦”。第一阶段截至2021年底,CFETR开始立项建设;第二阶段截至2035年,计划建成聚变工程实验堆,开始大规模科学实验;第三阶段截至2050年,聚变工程实验堆实验成功,建设聚变商业示范堆,完成人类终极能源。如果我国能在2050年成功实现核聚变,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压力会大大减轻。

届时,人类将获得在某种程度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为了发展下一代更加清洁的核聚变技术,地月经济区也将正式摆上日程,月球上的氦-3将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

曾经,全球变暖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阴谋论”,更有人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剥夺我们“发展权”的阳谋。丁仲礼的“中国人是不是人”成为“灵魂之问”!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全世界的人们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尊重科学事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庆幸的是,我们中有相当多的智者和勇者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今天,在新能源和碳中和领域,无数工作者默默耕耘,稳步攻坚。40年后,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绿色经济”时代。上下五千年,一代代中国人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ec28d4f7227fead54b605cc35831d3755870efece62dc9f0d50bbd2e616202f5实现碳中和需要多种手段

虽然碳中和之路还很长,但中国终将迎来一个更绿色的未来

(本文原载于知乎)

种树= 增汇

根据美国宇航局于2019年公开的一份报告中的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正在引领陆地绿化增长,其影响主要来自中国雄心勃勃的植树计划和两国的集约化农业。

既然都被卫星看到了,说明我国的绿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20年10月,世界权威的自然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刘毅团队的文章。在文章中,他们统计了2009—2016年之间在6个观测点的数据,并有如下发现:

1. 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期全国人为碳排放的45%。

2. 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的碳汇此前被严重低估。

3. 我国的人工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10~15年里,每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增加400~4400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积,同时促进了木材出口,国内纸张产量也有所提高。

我们已经认识到,森林是实现碳中和道路上最重要的碳汇之地,其单位面积储碳能力是农田的2.5倍。据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我国于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计划,不但阻挡了风沙,让当地土壤能涵养更多水分,而且每年还从大气中储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

木质纤维被加工成颗粒状的固体燃料后,可以直接用于发电,每年可节约相当可观的电煤量。除了直接燃烧,人们还能利用木材丰富的油脂和淀粉等生物质,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或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