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2021-02-08 03:39蒙中山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龙洞课文文章

蒙中山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双龙洞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双龙洞的秀丽与壮观。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二、采用媒体教学、促进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猎广泛,日月星辰、冰霜雪露、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不胜枚举,无不让学生沉醉其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画面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课文《鸟的天堂》,在教授过程中,试想: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示“群鸟飞翔图”随之温婉地向同学们介绍大格树被称为“神树”的原因,此时大屏幕上播放着鸟栖息在大格树上的视频,到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呼之欲出,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巴金老人的《鸟的天堂》,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取演说方式,开拓阅读思维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读者充分发挥思维,积极思考,借助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的某些特点,就能预测下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脉络,领会文章主旨,甚至能对课文进行升华思考,得到更进一步的收获。要想让学生在阅读时正确发挥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准确找到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地方,并利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思考。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延伸,让学生想象下,当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会跟围观人群说哪些话?围观人群会有哪些反应?学生一定会大感兴趣,踊跃思考并积极发言,且答案范围不外乎“不能盲目相信前人的话,即使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敢于提出质疑并用实践去证明”,这恰恰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中心思想,同时,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可见,通过合理想象,能使课文的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而且在合理想象过程中,会集合每个学生的想法,达到“百花齐放”的良好效果。

四、鼓励学生質疑,提升发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质疑,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揣摩,从而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时,对诗文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寒霜是秋夜水气遇冷凝结于地面的自然现象,绝不像飞雪那样飘洒空中,“霜满天”的说法欠妥当。我们共同联系其时其地诗人的感情世界作深入的思考,觉得“霜满天”的描写,虽不符合实际,却完全切合诗人孤独的感受。深夜,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觉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花。这样,引导学生重课本而非唯课本,重结论而非唯结论,敢于向教材、向教师、向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拓展了学生思路,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做到对课文的通篇理解;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文章中心;结合教辅资料深度理解词句,进而深度理解文章。其次,在阅读课中教师要穿插安排精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阅读重点,以重点内容联系课外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有原则性地训练学生,注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文章的态度。面对一篇文章,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这样在锻炼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积极发言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双龙洞课文文章
游金华双龙洞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金华双龙洞之行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随着脚步看风景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