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2-09 03:15章爽爽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措施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

【摘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措施

一、前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改革形势,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激励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而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总结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语文教学体系设计,并结合他们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众多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比如,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课堂上依然以教师为主进行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授课资源的开发。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难以提升语文课程整体教学成效。教师只有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的视角出发,创新、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全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受他人管束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并自觉主动地开展学习研究的技能和素养[2]。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诸多探索。教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进行教学探究,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以及课后复习等各环节自主独立地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而引导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更好地获得知识认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3]。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应用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不再单纯规定相关的教学内容或者课时安排,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创新探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不再是在教师的强迫下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其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自己对新知识的困惑,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顺畅。此外,学生具有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其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4]。

(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现代化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通过和教师的交流,了解自身的整体表现,并结合教师提出的意见完善自己、深度学习,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5]。

(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更好地增强师生互动。教师不再单纯地根据学校的安排和自己的经验进行相关知识的授课,而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各方面的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授课,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6]。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构建更加平等、密切的师生关系。

(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教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情况,从而打造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7]。

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改革虽然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有的教师不愿意主动创新,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主。教师担当课堂的领导者和指导者,结合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没有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8]。

(二)缺少师生互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站在讲台上利用黑板和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比较少。这一方面与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比较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相关。有的教师不愿意创新,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甚至认为和学生的互动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缺乏主动性,甚至在面对困惑时不敢提问。学生害怕出错,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9]。

(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有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习惯依赖教师的讲解,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学生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会主动学习。

(四)课堂授课资源有限,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

目前,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系统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也不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其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语文知识的内涵,并激励他们带着兴趣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应用知识。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切实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教师要深刻理解“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真正内涵,全面探索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二)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避免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教学重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家校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促进有效的师生沟通,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三)加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就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互动交流中解决学习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实时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把握教学原则和重点,注重控制教学节奏,灵活调整课堂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成效。

(四)合理设计课前预习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提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环节,通过提问、设定多元化的话题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教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预习,从而深刻体会教师所讲解的预习方式、方法和技巧,总结相关的学习经验,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加强阅读教学、实践教学等的融合探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结合学生的阅读个性、阅读兴趣等,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教学、多媒体教学、引入生活化资源或思维导图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轻松和具有趣味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深度探究,以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阅读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其更好地把握阅读的要领,在阅读中提升素养、训练思维,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另外,教师要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拓展应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创新意识,引导他们结合实际生活深刻体会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每日观察日记、制作手抄报、参加摄影及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美。当然,教师要注重总结,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评比或者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六)优化评价体系

教师除了在设计预习环节、加强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还应结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及提升情况进行多方面评估。教师应借助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从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可通过和学生交流互动,共同研究教学改进措施,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葛敏.注重自主学习 焕发小语课堂生机[J].小学生(下旬刊),2021(10):58.

[2]石晶.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17-18.

[3]牛秀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J].天津教育,2021(13):102-103.

[4]裴婷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1(04):56.

[5]何凤鸣.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21(36):15-16.

[6]李世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1(12):67-68.

[7]吴云鹤.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1(11):147-148.

[8]于院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21(14):83-84.

[9]吴燕.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1(10):46-47.

作者简介:章爽爽(1989.05—),女,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2020年被评为南京市秦淮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在南京市和秦淮区教研活动中获奖。

猜你喜欢
问题措施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
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