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

2021-02-09 03:07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君论语孔子

相关章句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中对“孝”的思想阐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孝”在《论语》中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更是孔子“仁爱”思想体系的基础,具有家和国两方面的内涵,是孔子提倡的为政之道,也是君子修养自身人格的成仁之道。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对父母之“孝”

孝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孔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自内心地孝敬、关怀父母。几千年来,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至今,人们谈孝道往往只停留在“老有所养”上。但孔子在当时便提出了有力的反驳:“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如果仅仅在物质上奉养父母,那么为人子女又跟犬马有什么分别呢?因此,孔子在“能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养”。

《论语》中对“孝”的要求,还包括“顺”。所谓“顺”是指子女要尽量做到不触犯和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可能地顺承父母,当然也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如《论语·里仁》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在侍奉父母时如果认为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为人子女可以劝说,但是在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委婉,不可粗暴无礼;即使是反复劝说无效时,子女仍应该恭敬地对待父母而不怨恨。

二、对国君之“孝”

孔子一方面把“孝”描述为子女对父母的有养、有敬、有顺;另一方面,又在“家”与“国”的处理上,以父子类比君臣。使“孝”在“家”的领域被绝对化为父权专制,而在“国”的范围内又衍化为臣对君的“忠”。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在社会上是很少犯上作乱的。如果一个人连对父母都不尽孝,期望他做到忠君爱国爱民,那更加不可能。家庭内部的稳定最终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稳定,臣子对父母行孝,推及至国君,最终对国君尽职尽忠。由此可见,孝的最终社会导向是忠。

而一国之君如果可以在“孝”上做出表率,那就可以使臣民心服进而归顺于他,最终稳定自己的统治。

(文/草 籽)

猜你喜欢
国君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师旷劝学
孔子的一生
狂泉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狂泉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