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
——班主任工作腾飞的翅膀

2021-02-13 02:47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林建威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庭班主任家长

文/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林建威

家访,顾名思义是“到家庭中访问”,它是班主任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加强学生管理与教育、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它是班主任工作腾飞的有力翅膀。那么班主任怎样完成“家访”这一神圣使命呢?

首先,要了解家访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家访”不同于“电访”“机访”的思想。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老师与家长沟通形式日趋多样化,有的班主任为了图省事,摒弃了传统的家访方式,喜欢通过电话、微信、微博、QQ、校讯通……来代替家访。严格上讲,“电访”“机访”只能看作是一种家校联系的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家访”,应该是班主任深入到学生家庭中,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重拾“入户家访”这一优良传统,正如从教26 年坚持家访不辍的桂贤娣老师所说:“大灵通,小灵通,永远没有人灵通。”因为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只有家校携手合作,才能共创学生美好的未来。

其次,家访目的要明确,准备要充分。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样,家访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每次家访前,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备”好课:此次家访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谈什么内容?怎么谈?详细制订好计划,就能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优缺点等了如指掌,对学生了解得越细致,掌握的材料越丰富,获得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大,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就更崇敬和信赖。譬如这次去五华家访小嘉、阿星、婉秋同学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家访目的和内容因人而异。小嘉同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方面引导,阿星同学侧重在如何调节身体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而婉秋同学则探讨课余或假期时间是否都要满满地安排补习,这些我与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深入交流,最后达成一致的认识。

第三,家访评价要客观,态度要诚恳。班主任入户家访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本着以诚相待的原则,坦诚地与家长沟通,全面总结学生在校的表现,将学生的个人品质、优点缺陷、发展潜力等情况毫无隐瞒地与家长交流。对优秀学生不能只图家长好感,一味地表扬,报喜不报忧。在充分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还应指出其可发掘的潜能,或需改进的地方,使其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譬如家访阿龙同学时,针对他连续几次考试都进步的情况,我赞美的同时指出他的不足,如字迹潦草不端正不美观,高考时肯定吃亏,建议他在家长及学校的监督下,每天练一页硬笔书法。家长听后连连道谢说,未曾想到学校这么用心这么细致,一针见血有实效。

对后进生也不能一味地只讲毛病,把他批得一无是处,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指出他前进的方向,并与家长共同为学生制订出一套校内外有效可行的督促改进办法,以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与家长交谈时,班主任的态度要诚恳,任何时候都不说伤害感情的话,更不要有训斥、指责家长的行为。班主任若说出类似“你的孩子没治了”的言语,则大错特错了。

第四,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每个家庭都有其显著的特点,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调查分析,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年龄、教育思想、家庭关系等。进行家访时,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因家而异分别指导,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例如,我班上小琳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对她较严格。于是一到周末她就回妈妈家,因为妈妈给她手机,“不管”她,任其玩耍。对此,家访时我积极和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统一思想,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此外,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不管的家长,我则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他们,重新树起他们对孩子的信心。

第五,家访中要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家长和教师属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在生活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家长是教师的同盟军,是教师的合作伙伴,所以在家访中,教师不要情绪激动,更不能盛气凌人,应尊重家长,平等地与家长交流。教师可以从家长身上获取海量信息,可以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更强的事业责任心。反之,家长也能从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教育知识或技能。这样,家长和教师互相信赖,和谐融洽,就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最后,家访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一是时机的把握,家访贵在适时,下列机会均不可错过。学生取得进步时,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不一时,学生有犯错误的苗头时,学生生病或发生意外时,学生家庭有困难时,学生缺课时,学生一反常态时。二是谈话要讲究艺术。家访的谈话方法,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反映学生的缺点时,不要开门见山,可用借桃喻李的方法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总之,家访是一场有温度的“约会”,它虽然给班主任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也为班主任工作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它是学校教育的有益延伸与补充。教师做好家访工作,不仅有利于家校间的沟通,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使家长与教师互相体谅,互相督促,团结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最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实现教育的最佳效应。

猜你喜欢
家庭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