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国旗下讲话的活动组织

2021-02-13 02:47东莞市寮步镇中心小学邝凤娟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言稿国旗讲话

文 东莞市寮步镇中心小学 邝凤娟

一、 传统国旗下讲话德育效果偏低的原因

国旗下讲话作为升旗仪式中发挥德育功能的主要阵地,往往因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出现诸多问题:教师全程包办,学生被动参与,从讲话主题的选定到发言稿的撰写都由教师包办,由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话的内容往往与儿童生活脱节。主讲人单一,发言人要么是由老师选定的优秀学生代表,要么是学校行政。组织形式单一,以“一言堂”为主,讲话者与听众是单线性沟通——我说你听。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的身份,脱离了儿童视角,没有把国旗下讲话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构建成一个体系,从而造成了传统国旗下讲话德育效果偏低的现象。

二、 基于儿童视角的国旗下讲话的活动组织策略

(一)遵守“童言童语话童心童事”的组织原则

1.童言——多角度选用国旗下讲话发言人。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参与一次国旗下讲话,基于儿童的这一期望,尝试建立“一周一班”制度,以班级策划,学校严格把关的活动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能够参与,使国旗下讲话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取消一言堂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至少由两位学生进行主讲,强调一种交流互动、思想碰撞的氛围。

2.童语——语言儿童化,尊重活动主体的儿童性。在撰写发言稿时,强调语言儿童化,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概念化的词语,若必须使用则要辅以例子,做到深入浅出,能照顾到一至六年级的理解能力,又能很容易地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发言的过程允许出错,主持老师在现场要适时地利用发言学生出现的瑕疵,引导听众学生给予鼓励和理解,使全体师生建立一种同理心,构建起校园中的正能量。

3.童心——从儿童的生活中提炼主题。每月主题启动后,到了第二、第三周大家在修正自己努力突破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这时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可以师生共同讨论的。

4.童事——选取内容,撰写发言稿。主题是抽象的,必须辅以事例,而最佳的事例是从身边而来,或从熟悉的故事中而来。基于儿童视角的发言稿要用童言说儿童关心、常见的事,应当紧密与社会相连,与生活相关,这样不仅便于理解,更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运用,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用现场互动激活国旗下讲话的德育力量

在丰富国旗下讲话形式的同时,创造性地引入“互动”的对话模式。让师与生、生与生进行互动,真正做到平等交流,有效沟通。互动环节使台上台下师生都成了活动的参与者,德育主题通过个人思考、集体交流、思想碰撞等活动体验完成了从“认知”到“内化”的过程。

(三)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夯实国旗下讲话德育实效

每个月一个德育主题,用国旗下讲话、每周班会课和每月一期黑板报构建起一个德育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来启动月德育主题;通过班会课把月德育主题分解成具体的德育行为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出本班的奋斗目标。黑板报重点展示年级目标与本班周目标,展示达到目标的先进个人与典型。通过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把德育主题从旗台引向讲台,指导班级管理,成为班级文化,落实为学生的行动,实现夯实国旗下讲话德育实效的目标。

三、成效

一是扩大了师生参与面,增加了师生参与度,国旗下讲话成为了师生每周的德育大事,成了师生展示的舞台,人人都可以是德育的学习者和宣讲者。二是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校园德育活动的形式。

四、结论与反思

立足儿童视角,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为突破点,做到现场全员参与。给听众学生发言的机会,尊重听众学生的感受,使国旗下讲话主题更易直达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方可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如能立足于儿童视角组织国旗下讲话,结合学校“一训三风”设计出德育主题序列,那国旗下讲话更能有效植入学校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发言稿国旗讲话
我来做侦探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国旗升起
国旗国旗我爱您
“注水”讲话
尊重国旗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