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2021-02-13 02:47博罗县龙溪球岗小学刘春硕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圆周率数学老师小学生

文/博罗县龙溪球岗小学 刘春硕

2016 年教育部门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阐述了当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向就是:“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小学生学习探究,把知识内化为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其实就是围绕“把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把“被动接受变成自主探究”“把呆板的数学思维边换成灵活高效的多维思维”这几个方面进行数学教学。下面将结合实践案例来摸索如何在一日数学教学中培育他们综合性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基于数学游戏的趣味性,设计具有多元互动的课堂导入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学生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参与课堂学习探究,那么这样的学生必定会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小学二年级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导入,老师可以编制一个儿歌:两只小鹿并排走,6 只小鹿走三列,二三得六(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呈现动态的小鹿按照三行排列的图画,每行两只小鹿);以此类推的把小蜜蜂和小熊还有小狗等按照这样的特点编制成郎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为后面的2×4,3×4…这样的导入渗透了游戏理念,学生拍手说儿歌,而且多媒体的直观效应有利于低段小学生数字敏感度和直观思维的培养,值得推荐。

二、基于数学文化的熏陶性,设计具有情感交互的课堂案例

数学文化需要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借助数学参考资料和网路数学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一来整节数学课堂的教学就不会出现太突兀的感觉,而且课堂的知识学习在数学文化的依托下就会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特点和性质的时候,可以把圆周率的产生、发展和后续的发展应用的数学历史文化作为数学知识小窗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分成小组阅读“圆周率”的数学文化的材料,然后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设置的悬念进行小组探究。例如,圆周率是干什么的?圆周率最早起源于与哪个国家?是谁把圆周率的数字精确到3.1415926…? 这样的数学文化问题穿插可以让小学生饶有趣味地深入了解圆周率。当小学生在遇到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就知道π是什么回事。这样的教学就是很好地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探究加强师生的交互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基于数学探索的习惯性,设计具有习惯养成的小组活动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习惯于老师告诉他们现成答案,包括数学公式和数学题目计算的步骤,而他们自己却很少按照例题去进行分析和探究。所以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就应该把课堂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按照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例如57+89+21+23 的计算,数学老师不需要告诉小学生怎们算才能够提升效率。小学生自主摸索和探究以后,老师才提示小学生尽量利用整数的加减来提升整个计算的效率,因此一些学生最后还是发现:57+23+89+21=210。这样类似的教学行为就是基于数学探索的习惯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索的习惯。

四、基于数学问题的探究性,设计具有探究交互的习题设计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应用题目中,数学老师可以设计出同一个题目的不同变体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问题深度的能力。例如:工厂了有80 个零件需要完成,第一天完成了总工作量的20%,第二天完成了总工作量的15%,问如果按照两天的平均速度来完成这批零件的话,最少还需要几天?变体:工厂里面需要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了21 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完成了三分之一,如果剩下的两天每天完成15 个,还剩一个零件需要完成,请问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设计练习题目可以非常好地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课堂互动的气氛,提升他们探索问题的深度。

猜你喜欢
圆周率数学老师小学生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说说圆周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圆周率,你可能不知道这些
迟到
我是小学生
魔力数学老师
我的数学老师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