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

2021-02-13 02:47蕉岭县教师发展中心王欢婷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育儿共育家园

文/蕉岭县教师发展中心 王欢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进入幼儿园和家庭,微信已经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载体,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创设了新的沟通形态,使家园之间的互动变得快捷而高效。因此,认真研究和探索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显得意义重大。

一、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优势

1.信息的即时性。 微信在家园共育中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很大程度解决了老师和家长因为工作忙或是路程远无法面对面沟通的问题。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较小,需要老师的关照会多一些,利用微信,老师可以随时地发布小朋友的在园生活,家长可以随时地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方便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园教育。

2.载体的多样性。 微信具备强大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流功能,因而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发布幼儿的在园情况,向家长提供全方位、多感官的视听感受,让家园联系更直观、具体、形象。

3.沟通的隐蔽性。 传统面对面的沟通,家长会对一些敏感话题(如心理成长等)选择回避,但在微信平台中,一些不便于面对面说的话可以通过微信私聊窗口沟通,这样既尊重了家长,保护了幼儿,又可以让每个家长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沟通做到无距离,从而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二、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

1.展示幼儿活动风采,双向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在园,家长最想获知的就是孩子在园的状态,包括其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向家长或微信群发送幼儿在园日常活动的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发展。

2.传播家庭教育经验,共同提升育儿水平。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引领家长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推荐一些短小的教育类文章、教育类书籍或是家庭教育网络链接,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第三,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引导家长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当家长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的教育困惑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家长一起积极支招,分享自己的做法,为其他人指点津,也让更多的家长懂得育儿知识。

3.推送幼儿园公众号,搭建家园沟通桥梁。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窗口,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借助公众号,幼儿园一是可以发布幼儿园的相关资讯,如幼儿园教育理念、办园特色、招生政策、收费标准、教师风采等,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二是报道幼儿园开展的相关活动,将幼儿园组织的活动进行呈现,如节日主题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三是传播育儿知识,如育儿宝典、名家讲堂等,让家长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

三、 微信在家园共育中注意事项

1.制定规则,明确交流方向。建微信群之前老师应先给班群制定好群规则,告诉家长建群目的是为了家园交流、育儿交流,不能在群内发广告、抢红包,要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沟通,如有特殊情况,可以私信老师或电话联系。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成员都应自觉遵守。家长明白群规则后,都能“高度自治”,这样既方便老师管理群,又能让班群灵动,散发生机,充满活力。

2.言辞得当,平等友好互动。在平时的家园面对面交流中,教师很容易在语言、肢体上表现得威严,甚至居高临下,让家长感到压力,不敢表达自己不一样的育儿思想。而在微信平台上,老师应注意言辞,通过一些动画表情,亲切称呼,以平等友好的姿势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摆脱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敞开心扉,大胆交流,拉近家园距离。

3.科任加入,齐心协力管理。幼儿的在园生活并非只接触到班主任一位老师,所以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时只有一位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各科任老师加入到微信群中和家长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探讨,从而实现更好的家园共育。

猜你喜欢
育儿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