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

2021-02-13 02:47陆丰市湖东镇湖南小学陈丽霞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文课外阅读班级

文陆丰市湖东镇湖南小学 陈丽霞

语文不仅是文化之根,而且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点与新课标的规定,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语文既是工具性又是人文性的统一。依我看来,当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迫在眉睫,但是培养人文素养又不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阶段抓起,有的放矢地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久而久之,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依托教学“主阵地”,深挖“人文素材”

比如我讲授课文《雷锋日记》时,就深度挖掘了日记中的一些人文情境。设计了小学生扶盲人过马路这一情节,安排了两名同学,一位扮演盲老太太,一位扮演雷锋,亲身体验扶盲老人的感觉,表演后借机会告诉学生,一要尊敬老人;二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学生们默许的神情告诉我,这次活动,起到了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这也说明只要合理运用,采取寓教于情的方法,人文素养就会潜移默化注入到小学生的心田中。

二、培育优秀的班级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有人说,班级文化是立体的;有人说,班级文化是多彩的;还有人说,班级文化是无声的;而我认为班级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科书,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首先,是创建班级“环境文化”,可设“个性展示台”,设计有“我要露一手”“我的地盘,我做主”等栏目,还可设“专题黑板报”,可安排“我的愿景”“文明礼仪”“安全伴我行”“孝顺敬老”“新年祝福”等内容板报,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高尚的文化熏陶,对小学生来说,能起到很好的示范警醒作用。

其次,班级“活动文化”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来进行。如“如何培养学习习惯”“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向旅游陋习说再见”等,比如“向旅游陋习说再见”活动时可以先借助现代科技等手段,用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列举国人在言行举止上存在的种种坏习惯,再让学生联系本校、本班和自己的实际,说说身边人或自己有没有这些坏习惯,前后展开讨论,谈如何帮助人们改掉坏习惯,并付诸行动。这些具体可行的做法,都会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课外阅读量是关键

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平时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我始终扮演着“引导员”“激励员”“示范员”“评价反馈员”的角色。比如指导课外阅读活动中,上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些预习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注意到文中的人文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课堂上,我也会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人文素养的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并加以吸收。课后,指导学生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写一点心得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实实在在给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帮助不少。

四、提高语文素养,离不开语文风格的学习

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语言风格的学习,我始终把训练小学生语言个性化的风格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学习了的知识没有在实践中运用,就等于所学的知识做了“无用功”。比如课文中一些诙谐、优美、清新的语言;委婉、豪爽悲壮的风格;人性化的展示表达等都是培养语文素养的“素材”,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有意识去挖掘这些“素材”,学习并运用它,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慢慢地提高。

当然,只通过短短的六年小学语文教学,就想小学生养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较快地提升语文素养,这是极难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尝试,因为每前进一步,我们就离目标近一步了。

猜你喜欢
人文课外阅读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