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2021-02-14 05:13罗虹冰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健康教育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对广西20多所区直、市直中职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总结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建立家校双赢合作创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015-04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与学生健康状况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当前,在中职学段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关键形式与重要载体。在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不管是体育健康课程还是健康教育课程,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下,对广西20多所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健康中国战略”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會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今后教育发展重点和着力点之一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目前广西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各中职学校虽然都开设有体育、心理与生理健康等课程,但大多数是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也没有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因而教学效果欠佳。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近年来努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水平,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仍不尽如人意。据统计,2017年,该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质测试人数为4116人,达标人数2673人,达标率64.94%,优秀率0.04%;2018年该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质测试人数为3879人,达标人数2646人,达标率68.21%,优秀率1.29%。无论是达标率还是优秀率,该校学生体育测试数据都不理想。

(三)广西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西中职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很多学生长期处于高频率使用手机的状态,导致其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不浓、健康意识不足,并由此引发各类疾病,如脑部供血不足、胸腔狭窄、肩颈部僵硬、心脏疾病等。开展健康教育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课与健康教育更好地结合,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广西中职学生健康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先后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钦州市、北海市等六地级市以及灵山县、合浦县、横州市等三县(市)的26所区直、市直、县属中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共有7952名学生参加。主要针对学生的健康观念、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需求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见图1)。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等,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提炼共性问题。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体近视率为23.4%,经常生病及偶尔生病的为23.3%;在过去的一年内出现连续15天及以上时间情绪不佳的占比为9.8%,近视率城区高于县区;严重肥胖者男生相对高于女生;因为心理或者情绪原因不能正常参加基本的教学活动的学生比例县区高于城区,各对应组别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对健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需求,依次为青春期健康常识、基本健身技能、灾难逃生技巧、体检相关知识、体重达标方法、传染病应对及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中关于膳食营养搭配、食盐摄入学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艾滋病传播途径、肺结核传染及消防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4.2%、41.5%、50.7%、60.2%、71.7%、56.4%。数据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健康行为持有率中,每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为26.1%;熬夜现象比较普遍,占比46.1%;55.23%的学生遇到身体不适时首先到校医务室就医;42.5%的学生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学生现有的健康知识储备获得渠道及来源位于前三位的分别为学校、家庭、网络书刊;学生认为个人社交能力一般的占比71.86%;学生最喜欢的健康教育形式是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游戏形式教学模式,占76.1%。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广西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参与调查的中职学校教师全部认同“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促进改善学生的健康认知与行为”这一观点。有2所学校在教学设备添置中考虑学生用眼健康因素,购置了可调式设置的学生桌椅,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使用能更好地保护视力的学习用品。大部分的中职学校能联合市场监察、食药监督局等部门,对学校周边临时设置的快餐摊贩及零食销售进行检查。在所调查的学校当中,大部分学校能使用体育与健康教材开展教学,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由体育教师兼职。有6所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校医进行集体统一授课。有7所学校将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相结合开展组合教学,有1所学校将校本课程作为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有1所学校没有配备专职校医,原因是专职校医招聘难。在农村地区的职业学校存在人均运动器械配备不齐全、人均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不足等不达标情况,体育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同时缺少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支持。

参与调查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师资团队职责不分明、教师健康知识更新滞后、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健康教育课程无法有效落实、专业教材缺乏、缺少专业机构支持、专职校医职称晋升难等问题。

四、广西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策略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倡导对中职生渗透德育,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行业发展情况融入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生长发育与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健康教育”部分涉及心理、生理、化学、政治等其他学科相关内容,部分体育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感觉底气不足、无从下手。笔者结合上述调查研究,就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指导文件。在此基础上,各地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自治区级、市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整体设计针对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发展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具体的量化标准,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落实分级负责工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工作,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积极推广中职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督导。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相关学校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各行政管理部门对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学校加强指导,对可操作、可借鉴的相关经验进行推广,引进专业机构加大对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指导。

(二)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团队的专项系列培训基本空白,相关教师的专项培训未得到落实,健康教育师资整体水平亟须提高。加强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议考虑增加以下培训内容:(1)开展健康教育专项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师资培训活动;(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公开课、听评课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3)开展健康教育微视频、微课程数字资源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等。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习制度和健康教育管理办法,在深入分析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及健康需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源,如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工作时站立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结合该专业特点,多向学生普及如何在久站之后有效恢复和形体拉伸的知识,避免出现静脉曲张等职业病。

(三)提升健康教育课程质量

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掌握健康生活的知识,了解健康生活的方法,拥有健康生活的能力,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教学时,应以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健康教育教学。

1.正确选择,引导学生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容易获得,但是网上的各种资源品质参差不齐,需要教师进行辨别后加以使用。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其预防》时,针对“踝关节急性扭伤的处理”,教师在网络上搜索视频资料,发现有些视频资源制作过程顺序颠倒或者画面不完整,甚至字幕出现错别字。因此,教师必须对网络资源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对其进行筛选后再运用于教学中,确保把正确、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和选择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2.重点突出,适合学生

健康教育课程提倡“一课一得”的教学形式,教师针对知识点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调控健康情绪的意识。这样的课更受学生的欢迎,课的完整性、连贯性更好,重点也更加突出。如教学《篮球运动中团队合作如何进行情绪调控》,教学主题是篮球运动,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其克服情绪变化。若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篮球的个人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整节课与健康教育中的情绪调控关联度不大,那么重点不够突出。教学应该主要围绕篮球运动中与团队合作相关的内容展开,在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环节可做以下安排:讲解篮球运动的赛制;阐述团队合作中会产生的正能量;教授学生面对胜负时团队成员情绪调控的方法等。

3.结合实际,服务学生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乐于追求美好的事物。健康教育教师应给中职学生播下美好的种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类的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服务学生。一年级阶段应侧重于健康方法的学习和使用,二年级第一学期阶段应侧重于健康习惯的建立和养成,二年级第二学期阶段应侧重于健康意识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例如,中职一年级阶段可以“身体健康知多少”为主要内容,学习与各种常见疾病预防相关的个人卫生的知识并注重行为习慣的养成;二年级第一学期阶段可以“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认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传染病”为主要内容;二年级第二学期阶段则需要加强“参与志愿活动,普及宣传传染病的知识,不恶意传播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为中职学生即将走上实习岗位,服务社会而做相应准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呈现由表及里、螺旋上升的样态,而学生也能在每个阶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帮助身边人。

(四)建立家校合作双赢创新模式

健康教育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职业学校应以健康教育为契机,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建立家校合作双赢创新模式。

1.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学校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学校可通过邀请家长参加或观摩校运会、课外体育竞赛、班级活动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提升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办法,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定期向家长进行疾病预防及卫生知识宣传,建议家长关注相关的健康知识公众号,同步更新家长健康观念、提高家长健康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健康学校建设,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

3.开展家校合作下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过去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寒假,停课不停学让广大学生、家长、教师都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进行线上学习,学生从开始的好奇、认真到后来的懈怠、烦躁,甚至厌学、家庭大战,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个时期,家校沟通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举行《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为主题的教育讲座,通过结合真实的案例,指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讲座不仅表达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同时也进一步表达学校对各位家长的期望,通过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从容走向职场。

综上所述,在本次问卷调查研究中,从学生健康观念、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等三个方面,了解当前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向,以及卫生健康、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在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积极的参考。中职学校应根据“健康中国战略”指导思想,结合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方向、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毕业生市场的需求进行中职学校健康教育改革与实践,即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套餐”方案建立及实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力争形成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具有可行性的“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方案,应用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建议各部门通力合作,制订相应的专项培训管理和健康教育促进办法,包括跟进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健康教育水平、增强学校卫生健康服务、加强校医队伍建设等,更好地提升中职学校的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守慧.健康教育要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J].中国学校体育,2020(5).

[2]王晨光,苏玉菊.健康中国战略的法制建构:卫生法观念与体制更新[J].中国卫生法制,2018(4).

[3]马珊珊.“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健康中国战略’视野下中职学校推行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编号:GXZZJG2019B013);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套餐’方案在中职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编号:GXZZJG2018B12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罗虹冰(1973— ),女,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学士,正高级讲师,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开发及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责编 田 青)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健康教育中职学校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