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21-02-14 05:13朱彦云常娟娟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高中历史

朱彦云 常娟娟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历史课堂中对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从趣味情境创设、趣味多元引导、趣味生活调度和趣味创编改写等不同层面,提出启动学生求知欲求、彰显学生个性心理、引发学生理性认知、延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以期使学生在趣味教学中构建起崭新的认知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 趣味教学法 课堂升级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084-02

历史学科研究内容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通过对史实的研究和剖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民族观。高中历史学科内容丰富,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学生的畏惧心理呈现加剧态势。将趣味教学法运用于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激活学生群体、构建高品质课堂有积极帮助。教师要创新切入视角,将多重趣味因子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脱离枯燥乏味,以积极主动的态势投入深度学习中,为学科能力成长做好铺垫。

一、趣味情境创设,启动学生求知欲求

课堂效果如何,与课堂生命活力指数关系密切。而学生是决定这一指数大小的关键点。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起点。传统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化态势,这样的状态自然难以激发课堂生命活力。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入趣味因子,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快速启动趣味课堂,彰显教学活力。创设趣味化情境则是构建趣味课堂的第一步。高中历史本身就是历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体,只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其历史性的挖掘,而往往忽视了趣味因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吸引学生关注,发挥其学习主体的动能,教师不妨创设趣味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感知、体验中启迪智慧,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资源被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对这些新型资源的感知度更高,非常乐于接受。教师要把握住这一有利因子,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教学人教版历史必修1《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有更清晰的感知,教师没有单纯讲述这节课的知识点,而是站在宏观角度考量,以数轴展示的形式启动学生认知。教师展示1878年美国宪法颁布的图片资料,同时提出思考问题:“同一时期,各个国家处于何种状态?”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观看欲求更加强烈。教师顺势播放这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状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多媒体资源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是强烈的,它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以图片、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更具吸引力。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将其与教学导入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不一样的体验情境中,增强其学习动力。

趣味情境创设形式多样,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因子,因地制宜,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找到独特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身心受到触动时,学生的学习思维自然全面启动,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

二、趣味多元引导,彰显学生个性心理

学生是课堂学习最活跃的因子,其主体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也是为其服务的。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即使到了高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差异性依然明显。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很难在短期内消除,要想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不妨从引导的角度出发,展开设计。教学引导是教师借助一定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的过程。一连串的问题轰炸是最为常见的教学引导方式。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看似完成了思维升级,其实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意识。真正高效、智慧的课堂不是由教师操控的,而是融合教师主导和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开放式场所。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知,摒弃传统问题引导的方式,增强引导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引导方式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如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之“金田起义”时,教师发现学生群体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这时教师设计的引导策略难以顺利施展,于是教师将引导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进行自主设计后继续学习。学生瞬间提起了精神,积极商讨学习策略。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决定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辩题为:金田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选择阵营,然后搜索相关资料,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有力支撑。课堂活跃度远胜从前,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辩论结束后,学生的观点和态度相对统一,教学自然更顺畅。高中生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对某件事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径,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引导参与中跨越认知障碍,使学习活动在浓郁的氛围中逐渐进入高潮。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利用多种引导手段展开趣味教学。当学生感受到的是指导、点拨而不是强制性的指引时,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会自然迸发,学习体验也会上升到崭新的层级。

三、趣味生活调度,引发学生理性认知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课程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教师要将生活经验、生活感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中寻找学习灵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生活与历史学科是紧密相连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贴近生活的历史,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也才会从中获得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单纯讲述知识点,而完全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深度探索的热情,提升知识学习品质。

如关于《抗日战争》的学习,学生通过抗战影片、故事等对这段历史有了基本了解,但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刻,很多认知依然停留在表面。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教师从现实生活着手进行切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90年。历史一刻也不能被忘记。面对今天的繁荣盛世,有的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日本敢不敢再次挑起事端,再次发动战争,第二次抗日战争会不会出现?”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没有阻止学生探讨,而是用“事实”说话,播放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大会的视频。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不如视频观看来得真切。在观看中,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他们显得异常激动,时不时地欢呼、鼓掌、呐喊,仿佛他们就在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学生的表现看,调动效果显著。激动过后,教师让学生稍微平静心绪,再次思考问题。有了前面的内容作为铺垫,学生自然有了思路,表述起来也头头是道。知识学习就是要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热点问题进行衔接,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其教学效果比单纯按照文本讲述要好得多。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做好了铺垫。

四、趣味创编改写,延展学生逻辑思维

教学的趣味因子不仅要体现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渗透到实践训练活动中。游戏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还能将学生潜在的学习动能完全激发出来,实现教学因子之间的多重互动。高中历史实践活动有多种选择形式,教师要不拘一格,从历史学科特点着手,优化设计。历史教材中有很多起到关键作用的事件,如果没有这些事件,结果会如何,历史会不会改写?教师不妨让学生展开趣味创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了让实践活动更丰盈,改写活动也可以融入其他内容,如角色演绎等。在多种实践活动的激发下,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可以上升到崭新的高度。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李鸿章能够正确指挥,充分利用北洋舰队的优势条件,与日本决一死战,或许就不会签订《马关条约》。针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教师布置趣味性探索任务:“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找切入角度,对历史进行‘改写’,将你心中清政府的样子勾勒描绘出来。”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陷入了深思,他们积极寻找独特视角。当然,在改写过程中要注重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天马行空,必须从各国真实实力着手进行设计,改变的也只是应对策略。教师将学生的众多创意收集起来,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针对“改写的历史”进行角色演绎。历史学科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教师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多维想象,将他们的认知引向了深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很多历史现实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知识学习变得更真实、可感。

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历史意识培养、人文素养升级、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这些都是历史学习的要义所在。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从综合素养升级的角度展开训练设计,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游戏参与过程中夯实了历史知识,学会了用辩证思维考虑问题,做出精准化判断。

趣味性教学手段的运用符合历史学科的属性,能够对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是比较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法。教师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趣味情境创设、趣味多元引导、趣味生活调度和趣味创编改写等不同层面展开切入,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在趣味因子的吸引下,学生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迅速感知知识点,并在教学法的助推下对文本展開深入研究,在获得新鲜体验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构建崭新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曾超.立足高中历史课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9).

[2]龙恒位.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论坛,2021(19).

[3]高景峰.分层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中学融合希沃易+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实践研究”(编号:GS〔2020〕GHB143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彦云(1981— ),男,汉族,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陇西县首阳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常娟娟(1987— ),女,汉族,甘肃陇西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陇西县首阳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地理教学与研究。

(责编 唐玉萍)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研究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
趣味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