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心理认同探析

2021-02-14 16:44李衍栋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亚文化

摘  要:互联网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改变着知识的学习及传播方式,推动了生活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各类非正式组织,也出现了网络亚文化。文章从心理学视角解读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教育及其衍生的亚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等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心理认同基础上的价值认同,以需要引领课程分众传播、动机激发、兴趣小组和实践互动,以期为网络通识教育在高等学校实践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认同;亚文化;分众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7-0022-03

科技进步、网络普及缩小了地区、城市间教育差距问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出发点的网络课程伴随着教育变革的需要应运而生,以其丰富的教育内容、新颖的教育形式而日益发展,网络教育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经济浪潮下,各种社交媒体软件、搜索引擎、网络音乐和即时通信工具广泛使用,自媒体平台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社会群体中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作为重要新生力量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已开始深度融入这一前沿领域,并推动其迅猛发展。在自媒体大潮席卷下,更多以寻求新颖独特、追求浅层次感官觉知的娱乐消遣内容出现,信息不完整、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批判质疑、二元对立等认知思维混杂[1]。

高等教育在将网络课程纳入课程教育体系的同时,面临着来自网络自媒体、亚文化现象的冲击,由于过程执行力度不足、结果考核重视不夠,使得教育管理过程缺失、考核形式单一、思想准备不足与心理认同滞后等问题出现,一部分高校因忽略学生群体特征、片面追求效益导向,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育的功利取向无益于提升学习动机,直接导致了更低的学业成就,学生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亚文化发展现状

与主流媒体文化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不同,自媒体更加倾向于平民化、市场化运作,参与门槛低,通过对信息传递方式进行整合重塑,将以往的被动接收转为主动输出,人人均是参与者,个个都有话语权,对信息广泛传播产生推动作用。

与自媒体传播应运而生的还有自媒体空间亚文化,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社会群体,其中一些具有亚文化符号的内容值得重点关注、引导,诸如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颓废主义、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这些亚文化现象在现今社会广泛存在,且不为大多数人的意识所觉察,与主流价值文化碰撞交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将可能停留于这些快速变化、传播迅速、充满不确定性、富于批判色彩的感性网络亚文化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更具差异性、多样化的群体社会组织。

话语权的中心位移是自媒体亚文化的形态之一,这是影响力转移的有力证明[2]。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网络大讨论中,将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呈现在他人和社会中,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集聚效应”,网络思想的认同扩散呈现爆发式增长,话语权位移改变也往往会产生两个对立面之间的激辩过程,带有一定的斗争色彩,形成普通大众之间、精英与普通大众之间、精英与精英之间的争辩,形成一种主流价值被接纳认可。

因自媒体产生的网络亚文化往往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左或对立的认识观点及价值判断,批判性韵味强烈,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价值文化,由此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网络亚文化根植于快速变化的现实生活,认知失衡、对现实不满的压抑情绪以及个体人格和团体的相互影响,导致转移至互联网中爆发宣泄的不良行为居多,带有泄愤的成分。生活中存在的义愤填膺者或者“躺平”族,通过自拍文化传递“被忽视”的个体存在、以消费表达对“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下”个体空虚的排解、以个人颓废放纵寻求自我认可、以“毁灭破坏”得到自我满足等,不论是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颓废主义抑或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3],都有指向于现实生活的印记,是对现实的反叛与偏离。这些都普遍表现在现代人广泛的情绪焦虑中。

二、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网络通识课程教育

自媒体背景下,经济社会加速融合,在处于社会主流价值文化指导下的高校中,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单一知识路径的接受者,开始借助互联网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新事物中,扩展自身的视野,碎片化的网络知识学习方式出现并快速发展,主动探索发现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自媒体出现以来,在与社会主流价值碰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宣传网络亚文化为代表的大学生自媒体人,每个人都在为争取自身的权益发声,位移话语权中心,此时作为教育社会前沿阵地的传统授课方式下的高等学校受到冲击。

对于高校而言,在掌握传播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话语权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群体的认识便显得意义非凡,应在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新突破。从社会场的概念出发,尤其是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个体都处于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中,其角色多样化,在社会中具有多重身份,只是其在各类“场”中发挥作用强度各异[4]。

处于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教育,又同时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网络两种“场”的双重影响,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社会主流价值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核心观念,通过作用于意识层面,决定个体在现实环境中的时常性表现;由于受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影响,个体的潜意识和网络群体“场”作用同样异常强大,在两种力量的较量中形成价值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意识层次、动机水平、价值观念等决定了其注意总会集中指向于特定的事物,形成有意识的觉知。当人们被其中一方吸引或者主动投入某一层面时,自然会忽视另外一些,因此就会出现个体满足于现有场的吸引、思维认识也固化其上的现象,这也导致显性现实世界与隐性虚拟世界里“双面人”的出现。

大多数时候,受潜意识影响,个体往往沉迷其中却未能觉察。一般而言,潜意识在“力比多”的推动下遵循快乐原则,以释放压力、完全满足个体的感性需求为根本目的,这些都与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亚文化中的泛性、享乐、泄愤、颓废不谋而合,造成了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焦虑、迷茫与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成效。现阶段,网络通识课程涵盖学科门类众多,但面对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学生群体以及特定的年级差异等,青年学生的学业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尤其在低层次院校中,学生真正投入课程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本研究在教学中发现,课堂中普遍存在“刷网课”现象,学生的网络通识课程学习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观看,沉淀较少,学习效果堪忧。尤其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课程学习压力及追求自主时间的需要增加,认真学习网络通识课程的学生比例呈断崖式下跌。在角色定位清晰的学生时代如此学习,又如何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呢?

三、心理认同在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应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体心理产生重要作用,群体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离不开心理认同。社会作为熔炉,成为思想碰撞的大型“心理场”,这个“场”潜移默化影响着个体社会认知、情绪、思维变化和行为习惯,人们所观察到的沉迷网络游戏、热衷自我宣扬的青年大学生,一方面受外在环境影响,因压力下的不良情绪无处宣泄而逃避社会,一方面表现出因虚拟网络对个体的压力释放获得更多的心理认同。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朋辈团体、非正式组织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异常突出,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

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接受社会影响的个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价值冲突影响着意志行为[5]。这与个体的成長经历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许多成长挫折较多的个体往往不能正视现实,更高比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自己印象最深刻、影响最大的事件”列举中写出了负性生活事件,进一步要求思考正性事件时,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甚至难于想起,这些经历都使得个体选择借助虚拟网络逃避社会。

随着互联网教育科技进步和自媒体网络平台的优化,网络通识教育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将继续发展变革,将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网络通识课在自媒体时代、亚文化背景中的实际效用,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策略研究[6]:

(一)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提供网络课程进行分众传播,寻找价值认同

素质教育理念是国家实施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已经深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骨髓,但以往“填鸭式”灌输教育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发现学习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应在强调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高等学校教育应顺应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兴趣爱好,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对课程的宣传力度,有选择性地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受众进行分众传播,设置初阶、中阶、高阶渐进式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认知认可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通过营造更具价值的自媒体平台,或借助朋辈群体的传递,形成良性的网络心理“场”,在价值认同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7]。

(二)发掘潜能,激发动机兴趣,实现注意向意志行动转移

针对网络亚文化中存在的“丧”文化、自拍文化、消费文化、泄愤文化等消极文化,通过与学生思想中碎片化的亚文化进行有效的思辨辅导,帮助学生分析亚文化特征,认清主流文化,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潜能,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激励,在积极关注基础上恰当反馈,建立对自媒体网络亚文化的意识觉察,实现注意力向意志行动的转移[8]。

(三)引入实践,强调互动参与,寓知识价值于实践行动

高校应通过认知维度下的思辨形成的心理认同需要在实践中修正与强化,把对系统化的网络通识课程知识应用于与自媒体网络亚文化的实践碰撞活动,并在自媒体平台加强对通识课主流价值的宣传,通过实践互动和过程参与强化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与情感认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寓知识价值于实践行动,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学生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的认同感[9],最终实现网络课程的真正价值。

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以特定的方式在社会中存在发展。在深度的社会变革中,如何突破现有教育体系束缚,融入新生事物进行教育创新,仍是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不变的思考话题。自媒体是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产物,高校借助网络媒介,寻求建立广泛的通识教育心理认同,对达成通识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汪忱. 社交网络中青年“丧文化”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8.

[2] 黄俊,董小玉. 论自媒体空间的四种青少年亚文化[J]. 今传媒,2015,23(02):49-51.

[3] 张紫薇. 基于场效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 陈志琴. 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行为及改进策略研究——基于南京F大学“尔雅”通识课学习情况的调查[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40-42.

[5] 李衍栋. 浅谈心理访谈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2(04):37-39.

[6] 赵霞,厉小军.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6:208-216.

[7] 周晓虹. 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 新闻界,2011(04):20-22.

[8] 危磊. 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析[J]. 科教文汇,2018(11):1-3.

[9] 任红娟. 浅议青少年亚文化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心理的影响[J]. 成才之路,2009(16):2-3.

(荐稿人:舒跃育,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亚文化
出圈: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的互相靠近
亚文化是读懂年轻人的有效方式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传播的本土视角:从媒体异视异色(vice中国)、透明人看亚文化的延伸
亚文化的力量
虚无的抵抗,模糊的收编
“二次元”渗透下电影的审美趋势
场景传播对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影响
把脉“腐败亚文化”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