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2021-02-14 08:25哈小瘦
金秋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练武习武比试

◎文哈小瘦

在西安市环城公园,提及田智育的名字,很多热爱武术的人都点头称“知道,知道,就是那位身有绝活的游龙掌掌门人嘛”。无论阴晴,每天田智育都会来到环城公园,教授指导一帮徒弟练习武术。不少弟子,年龄比他还要大,都会发自内心地尊称他为“田师傅”。

“你可以试着来袭击我。”

趁其不备,笔者连连偷袭田智育两次。一次拳头直捣面门,田智育并不躲闪,而是握住袭击者的手腕,借力朝前一送,笔者感觉自己“像是要飞出去”。另一次忽然抓他胳膊,田智育轻巧施展“反关节”术,近似于“反擒拿”,只是动作更轻盈一些。笔者服气了,面前这位68岁的老人,他说自己“身上一直带着功夫”,并非虚言。

1953年,田智育出生于一个世代习武的家庭,往上数好几辈都是走镖的。在江湖走镖,没有一身硬本事便寸步难行。纵使田智育出生在新中国,在他有记忆起,早上一睁眼,大院里一大家子人都在忙着练功,拔筋的拔筋,站桩的站桩。家人个个习武,却反对田智育练武,原因是要培养一个腹有诗书的文人后代。

家庭的熏染与家人的期盼,成为两股完全相反的力,田智育如果听话,就该遵守家训,但每日耳濡目染,家人个个都练武,唯独对他一个小孩实行区别对待,他不服气。更重要的是,在懵懵懂懂的五岁年龄,田智育已经模模糊糊察觉到一件事了:自己身上“长着功夫”。武术的敏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犹如携带的遗传密码。田智育开始有意识地偷学功夫。到了八九岁,他淘气得要命,爱在学校里找“高手”过招,以此来证明自己“偷学成材”,并且一遍遍印证自个“自带功夫”。

一个叫刘新刚的少年,大不了田智育几岁,却让他栽了跟头。

田智育是在放学路上拦住刘新刚的,他听说刘新刚也是“练家子”,便缠着一定要和人家比试比试。刘新刚不愿意,田智育就耍了小孩的无赖,死活不准人家走。刘新刚被迫比试,连续让了田智育十二招,却在这种情形下还赢了田智育。刘新刚擒住田智育问:“服不服?”此刻田智育已心服了,嘴巴还较劲道:“我不服!”刘新刚微微一笑,放开了他。两人不打不相识,刘新刚成为田智育人生第一位武术老师,开始传授他一些招式。

学了一段时间,刘新刚带着田智育去拜见了自己的武术老师邵忠义。邵师傅是在解放市场钉皮鞋的,深藏不露,有一身好功夫。有刘新刚和邵忠义的指导,加之自个根基不错,田智育的功夫进展得极快。他又是少年心性,喜欢和人切磋,于是越打名气越大,很多人都远道而来向他挑战。他开始还瞒着家里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田玉龙”。但陕西民间武风极盛,习红拳者众多,随着田智育胜绩日增,人们尊称他为“南郊小育”,来南郊找“小育”比试功夫的人越来越多。

田家世代习武,家传“游龙掌”,掌门人代代传承“七星剑”。当时这剑握在田智育爷爷手中。爷爷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行路如风。

田智育年少轻狂,将找上门挑战的人一一击败,便以为自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竟骄狂地向爷爷提出挑战。于是,壮小伙小育手握铜棒,爷爷手拿茅草秆,爷爷竟用茅草秆,轻而易举赢了孙子。此次比试虽是败绩,对于田智育却是意义深远,爷爷看得很通透:小育天生是练武的料子,硬逼他不习武,浪费了。

在爷爷和父亲的亲授下,田智育掌握了家传游龙掌的诀窍。按照田家传统,武功最高者才能登上掌门之位。通过数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田智育的武功获得了整个大家族的认可,郑重接过祖传“七星剑”,成为新一代掌门人。

1992年,田智育于西安回民精益武馆任教,并带领队员参加“全国首届孙膑拳大赛”取得团体总冠军;1995年,与午子(李正武)一起创办陕西武校兴平分院,并担任总教练;1997年,任西安市中华武校教练。即使他受生计所迫,没有任教武馆,而是做一名普通工人,拿着铁铲铲土,他都能视铲为刀剑,以独特的方式练武。“生活中每个细节都能运用起来,都可以练习武功。”

如果说有人将“活着”视为一场漫长修行,田智育便是将“活着”视为武术的不断精进之旅。他时刻保持着武人的警觉,甚至养成了一套特殊的睡觉方式:他在床上一字马,将身体折向左大腿或右大腿,在常人看来疼痛且别扭,而且万难完成的事,却是能让他酣睡的姿势。

“像普通人一样睡觉不行吗?”

“不行。躺下去睡,筋就会回原,身体会丧失它的柔韧度。”

于是,朝也练,暮也练,从稚子练到快要古稀,武痴田智育,将一生给了中华传统武术,无悔无憾。

猜你喜欢
练武习武比试
好玩的题
施氏和孟氏
比试
吹“牛”大王
探析木兰秋狝
习武与自强不息之精神研究
练武可治愈青少年弱视的发现
为让女儿坚强,我差点犯大错
吹牛的衙役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