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读者

2021-02-21 00:57胡芷溢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博览群书潜心

胡芷溢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窃以为,善读书者不应止于“三到”,还要有“四道”有博览群书之道、入木三分之道、反思回味之道,躬行于世之道。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静思。唯笃志潜心。

王安石“自诸子百家之书,至于《六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可谓博览群书也。然则岁月须臾,倘或不分良莠,皆精细读之,虽阅书之多,其效却差矣。择其优者而读之,拓其类者而略之,方为博览群书的不二法门。略读以观世界,寻志趣,精读以专所长,强己身,如此精略穿梭交叉,方能遨游于书海,徜徉于天地。

古有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一笔即成,读书与写字不尽相同,也须入木三分,却非一遍之功。许多人将读书与打仗作比,以为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蜻蜓点水般了解书的大意后,便失了再读、又读的兴致,数日后,可能连最初的印象都已消退,更不必再言其他。这显然与“精读”的目标相悖。“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唯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转变。熟读而精思,终与书融为一体。古有学士反复诵读“四书五经”,使儒家经典烂熟于心;今有周汝昌潜心《红楼梦》,挖掘曹雪芹先生笔下之精髓,让文化瑰宝闪耀光芒。对于我们青少年,初读相识,再读相知,又读相惜,每一次邂逅都有别样的喜悦涌上心头,直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醉于其间,难以自拔。

也许有人会抱怨,书本里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无法为己所有。窃以为,何必为己所有?为己所用即有意义。毛主席青年时期读文章一直坚持做笔记,一本不厚的《伦理学原理》就写了万余字的评语;无独有偶,同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马克思、列宁都习惯于写眉批、读书心得。我们从中略窥一二,可知读书要内化于心,须及时反思,与作者产生共鸣。共鸣并不是照本宣科地重复作者的理论,更应跳出书本,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著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在《科学发现纵横论》一书中写道:“读书应做有心人,要善于逐渐搜集对日后有用资料,把它们写成日记。”对有用的资料进行改进甚至创新,并时常回顾、回味,书本上的知识方能真正为己所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善读书者应是善行者,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不应把书本知识奉为圭臬。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代有一类学子,表面勤勤恳恳读书,却毫无成效。我认为他们的谬误之处尽信书,死读书。不能在实践中实现知识应有的价值,究其根本在于没有真正地读懂书。书越读越薄源于理解,书越读越厚始于运用。善读者无须多言,早已将书本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将自身的实践体验反射到书本中。“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读通读透且躬行。

其实,不论读书有多难,起点都在于一颗爱书的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自古圣贤,皆以心为本。忠于内心的伊始之声——悦读之声,有道亦是无道。可能一个爱书者,善读者无法说清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只怀揣一份缘于心底的热爱,便可抵纸上的万字箴言。

于善读者而言,书也不应止于白纸黑字,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无一不能够为我们所览,读万卷书时亦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世界这部“大书”,用双眼发现世界的“美美与共”,虽无字,却蕴涵着万千书本的本源,如此天书,我们何时又能说尽?

每一次阅读,都是读者与作者的倾心交谈,善读者与书彼此成就,探寻更好的自己。书海无涯,行者亦无疆。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博览群书潜心
陈佑昌
给作文时思路阻塞的学生开个“处方”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以画当窗,潜心再学
基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学探究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好词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