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需要性心理咨询 偏离常规的心智和失控的性欲望

2021-02-21 05:42李心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自我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常态

文·李心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去年到现在,娱乐圈很多明星的“人设”纷纷崩塌,如罗志祥“多人运动”被女友控诉,吴亦凡涉嫌性侵被抓……而他们人设崩塌的背后都与“性”有关。

学术界的“性”不只是“性欲”,也是性命、性情、性的生生不息,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比起用肉眼看,心理咨询有一套更严谨的判断标准:判断一个人的性发展是否偏离常规,要通过观察他的性对象(如审美偏好)和性目标(如繁衍后代)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偏离常规的性对象

某些人对性对象、性行为的不良偏好,俗称“性癖”。比如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仪表堂堂的男士,却痴迷足部,这是“恋足癖”;有人痴迷女性的衣物和鞋子,这是“恋物癖”……性对象千奇百怪,不受控制。所以,有的男性对某类对象特别执着,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这类人,而是因为无法喜欢上除此之外的人。就像北京大学的学生吴谢宇,他是所有人眼里的“暖男”、乖孩子,可他却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且在逃亡路上不断嫖娼,向对方求婚,因为他对其很执着、痴迷。性对象偏离常规,不会自己回归正常,除非我们找到根源,再花费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它。

异于常人的性目标

性发展是否偏离常规的另一个标准是性目标。

正常情况下,我们渴望与相爱之人做相爱之事,但有些人的性目标并不符合逻辑。我有一位来访者,他是典型的“乖小孩”:成绩优秀、名校毕业、工作得体、孝顺父母。但在两性关系中,他喜欢偷窥他人的性活动,结交女友并发生亲密关系后,他喜欢偷窥女友洗澡,性目标偏离常态。

无论男女都渴望牵手爱人,但对性对象和性目标偏离常态的部分人群而言,亲密关系是很大的挑战。他们扮演乖小孩,把好的一面呈现在人前,但内心“坏”的部分投射在“性”上,认为性很脏、很坏。

克莱因学派有一种理论,认为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会经历一个分裂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觉得外界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如果没度过这个时期,孩子即使长大成人,在人际关系里也是不通透的。比如自我四分五裂的人,分不清“喜欢”和“不喜欢”的真实界限。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对方要么喜欢自己,要么不喜欢自己;“性”要么全好,要么全坏。而这些强烈的爱与恨来自被惊吓的童年记忆。

“乖小孩”们不可言说的性秘密

弗洛伊德讲过一个梦:一位男性梦见保姆和司机躺在一张床上。他认为这不可能发生,于是把梦告诉哥哥,没想到哥哥肯定了梦的真实性,并说保姆和司机经常当着他们的面卿卿我我。毫无疑问,幼小的他被保姆和司机吓到了,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份惊吓,而且这份惊吓感一直到成年都没有消失。

婴幼儿很脆弱,容易因惊吓陷入混乱。如果惊吓和“性”有关,性发展就会偏离正常。一位来访者就有过相似经历,他小时候经常被妈妈关在房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透过门缝看妈妈的脚。因为“被关在房里”吓到他了,但看妈妈的脚能给他带来安抚。长大之后他很喜欢收集跑鞋,成了一个“足控”。

精神分析有一种说法:小时候承受过度惊吓的孩子,会“以毒攻毒”地陷入两种极端,要么很恶劣,要么很乖巧。小时候承受太多惊吓,内心的“天使”和“恶魔”会共处一体。如果妈妈愿意安抚孩子,孩子有机会实现整合,不安抚的话,孩子就会极端分裂。比如弑母的吴谢宇,在母亲面前极端得好——成绩优异、温柔待人,在母亲看不到的地方极端得坏——弑母、嫖娼。他很好地诠释了,如果一个人内心极端分裂,那么他不像一个正常人。

撕下儿童性发展的遮羞布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做了一个假设:即使少男少女终于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有机会发生性关系,他们会带着一种不安的心态质问自己“我满足吗”“这是我想要的吗”,这份不安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是持续终生的。对女性来说,性偏离常态会带来束缚。她们屈从于外界对性冲动的压制,对性欲感到诚惶诚恐,以至于婚后无法拥有和睦的性关系,可能会导致性冷淡或性饥渴、出轨、患上精神病。对男性来说,性偏离常态会带来压力。他们同样屈从于压制,但作为两性关系中的既得利益者,社会对男性出轨相对女性包容的态度给了他们更多追求理想性生活的机会,甚至在违法的边缘寻找刺激。

维系亲密关系的前提是男女都有经营幸福的能力,这就像桥梁,让一对陌生男女走近彼此的内心。而对偏离常轨的人来说,桥梁是断裂的,童年受到的惊吓,让他们不能忍受内心被别人窥探,也无法对恋人敞开心扉、真诚以待。但当他们摘下“乖小孩”的面具,与恋人分享内心的“坏”时,其为人处事会更加通透、成熟。

性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虽然我们不可能改变过去,但是,离开错误的环境,我们有漫长的时间去疗愈自己。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常态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多找几个名字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